秦叔宝何许人也?答曰:南北朝北齐国济州市委书记秦彝与老婆宁夫人合作生产的独生子是也,按照迷信学家的说法,他乃“上界左天蓬大将临凡”,估计要比猪八戒——天蓬元帅低三两级职称。叔宝临凡那年,他爷爷——北齐皇家保卫团团长秦旭给他取了个乳名,叫太平郎,蕴“祖父子同建太平”之意,由此咱们可以知道,别看那些负责打仗的将士何等英烈,他们骨子里头巴不得和平呢,当代的布什、萨达姆、以色列、巴勒斯坦……他们打来打去图啥?不就是不打仗嘛。
秦叔宝5岁那年,未来得及上学前班呢,祖国疆土就遭邻近的北周国轰得稀里糊涂,那北周的军委主席杨林,“生得面如傅粉,两道黄眉,力能举鼎,善格飞禽,两臂有千斤之力。身长九尺,腰大十围,善使两根囚龙棒,每根重一百五十斤,有万夫不当之勇……大隋称第八条好汉。逢州杀州,逢府夺府,所到之处,势如破竹。”鉴于此,我们便不难理解,缘何叔宝的爷爷、爸爸先后死于杨林之手,而祖、父两代未竞的“太平”事业,也只能交由叔宝奋斗了。
其实秦叔宝的爸爸死得很惨,“被杨林抢入,望咽喉‘耍’的一枪,结果了性命,亡年四十三岁。”做父亲的当烈士去了,留给儿子的遗产是两支金装锏,这也注定了叔宝将戎马一生。此后,做母亲的带着儿子连同男保姆秦安东奔西走,溜到济州城外一条僻静的胡同,恰为程咬金母子所收容,便默默栖下身来。直至十年后,“太平郎长成十五岁,生得方面大耳,身长八尺,腰大十围,河目海口,燕颔虎头。”——该肖像源自《说唐》第1回,文字描绘不可谓不夸张,河目海口,估计是说眼睛奇大,能摄人魂魄之类的;而嘴巴也格外大方,一顿吃它两头鳄鱼该无大碍。至于燕颔虎头则形象易解了,燕子下巴老虎脑袋谁不明白?不过察不出人样罢了。
再往后,由于济州地区闹荒灾,农民粮食欠收,农业税又有增无减,秦母遂告别程家母子,举家搬往山东历城去了。至于秦家为何搬往山东历城而不搬向新疆哈密或广东深圳,则成了古典小说史上的一桩悬案。
如上,秦叔宝可谓高干子弟,惜其命运遭到命运之神的捉弄,原本可以拥有的小康生活被战争摧得一贫如洗;原本可以享受的父爱、爷爱随着战火灰飞烟灭;原本可以接受的义务教育也过早流产……所幸,秦叔宝是个懂事的孩子,他很听妈妈的话,每次在外头跟人吵嘴或斗殴,不管进行到多么激烈的程度,只要妈妈一喊吃饭,他准会没命似的跑回家。妈妈宁夫人一有空就对着儿子痛哭,说什么“秦氏三代,只你一人,不可负气轻生,以绝秦后”,寥寥18个字,却使少年秦叔宝懂得了好好活着、传宗接代的重要性,可见搞好家教的关键在于日复一日啰嗦一个内容,而不在于一次性天南海北夸夸谈个没完。
我们知道,秦叔宝先生武艺高强,后来发展为隋朝第16条好汉,然而他5岁那年便永别了会打功夫的爷爷爸爸,他妈妈又不懂武术,我们不禁要问:他一身本事打哪来?他那两条净重130斤的镀金锏又如何使得开?所幸,这样的问题在《说唐》第8回能找到相当详细的答案,从而可省却我若干公升的唾沫横飞——“当时秦彝(叔宝之爸)见国家多故,社稷将倾,不知这一腔热血溅于何地,所虑儿子尚幼,恐这秦家锏法从此失传,岂不可惜?因见总管秦安为人诚实,可托大事,所以将九九八十一路锏法尽心教传。更有一桩绝技,在阵上杀得人家过便罢,如若杀不过,只消败下去,使出他秦家的杀手锏来,真乃百发百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秦安受此重托,后来传了小主(叔宝),不至埋没秦家双锏。”
像少年叔宝这样的,既听妈的话又有功夫的孩子,无论在当时还是现今的21世纪都很难找,人们找到的往往是:听妈的话但没功夫的孩子、不听妈的话但有功夫的孩子,或最糟糕的既不听妈的话又没功夫的孩子——这三种孩子经常让妈妈叹气,而这三种孩子的妈妈又经常令孩子不满意,我们不禁又要问,这是孩子的妈妈的问题,还是妈妈的孩子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