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挣钱方法与发财3(1 / 1)

生存艺术 杨雪舞 2219 字 1个月前

与权智人交朋友,除了投其所好外,还要注意赞美,所谓“美言一句三科暖”。当然,这种赞美他人的哲学应用到所有的朋友身上,因为人性的根源有股被人肯定、称赞的强烈愿望,这是人类与动物的最大不同点。发自内心的真诚赞美,能打动人心,产生“投桃报李”的效果。不过,对权智人更要注意这个问题,而且要注意赞美到点子上,赞美那些他们最渴望赞美的东西。对一般人来说,似乎任何赞美都可以使他们高兴,因为他们受人赞美的时候不多;而对权智者来说,他们甚至随时都可能处在赞美声中,因此你千万不要重复那些人人都用过的赞美词,而要挖掘他心中最渴望的赞美,选用最新美的词汇来赞美他,使他感到你最了解他的成就。

几乎任何人都爱慕虚荣。各人有各人优越的地方,至少也有他们自以为优越的地方。在其自知优越的地方,他们固然喜爱得到他人公正的评价。但在那些希望出人头地而又不太自信的地方,他们尤其喜欢得到别人的恭维。

人不分男女,无论贵贱,都喜欢听合其心意的赞誉。同时,这种赞誉,能给他们加倍的能力、成就和自信的感觉。这的确是感化人的有效的方法。

然而,颂扬不当,恰似明珠暗投,更有甚者,反而激起疑惑,甚至反感,这便是因为没有掌握好颂扬的诀窍。

赞许,作为一种交往中的语言和行为艺术,绝不是脱口而出的奉承和恭维,也不是溜须拍马之辈的讨好和献媚。它具有一定的原理,还有心照不宣的使用规则,更有耐人寻味的实践技巧。这些,只有在心灵与心灵的撞击中,才能逐渐摸索和把握它的具体内涵。

(1)时间上要及时。生活当中,同事、朋友或家人的优点,随时都可能显现。个别时候还犹如昙花一现。所以,一个会赞美别人的人,总是能抓住时机,奉献赞美,赢得对方和在场者的好感,起到一种征服人心的效果。当你下班后走进家门,看见娇妻已先到一步,已经为你准备好晚餐,你只要深情的望她一眼,说一句“看到桌上的菜我就饿了”,她一定会心花怒放的。倘若你酒足饭饱之后,才说一句,“你今天回来得真早”,那样的效果,已经是雨后送伞耻,她还能感受到你当时就有的那份亲情么?

(2)内容要巧妙。赞扬的形成,在于一般双方都是面对面的,所以,内容上要具体,对象上要分明,有时尽管不直接涉及你所要赞美的客体,但对方早已心照不宣地知道你所指的是什么了。某单位“五一”节组织大家春游,办公室的一位女同事穿了一件非常得体的玫瑰红金丝绒套裙,加上她的气韵和风度,的确光彩照人。这时一位朋友走到她的身边,仅道了一声“今天心情好”,她就知道是在赞美她的着装。嫣然一笑,道一声“谢谢”。扑而而来的,是一股人际相知的春风。

(3)动机要真诚。我们去赞美一个人的进修,是我们所要赞美的人的确有我们值得赞美的地方,而我们赞美的本身,是对别人的膜拜和钦佩。从动机上讲,需要的是纯真;从态度上看,需要的是诚恳。如果我们不是出于真诚,在印象中给人一种虚情假意,人家会怀疑我们居心叵测。我们的赞扬不但不能得到回报,甚至还会招致冷遇和讨厌。赞扬中的言不由衷和人为客套,留给赞美者的有时只能是窘迫和尴尬,也让被赞扬者无所适从,难以下台,与人与己,都是有弊而无利的。

(4)程度上要恰当。赞扬对方的关键是要实事求是,恰当的赞美,是极有分寸感的。《登徒子好色赋》中,“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短。”用到此处,来说明掌握赞扬的“度”,的确是恰如其分的。

赞扬一个人时,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内容要适度,赞扬一个人,不要乱说一气,任意夸大情节,评价失衡,给小人戴大帽子,那样是难以起到赞扬的下面效应的,你言过其实,有城府的人,就会透过你的溢美之词,看到内心的动机。其次,方式要适宜。人与人是各不相同的。赞扬要因人而异。不能用同一个型号的衣服,不分大小,见到谁就给谁穿。比如年龄档次不同,赞扬时语气上也应有所区别。对年轻人应多夸奖,对老年人应多尊敬,对小朋友应多引导。因为施赞,一定会“弹无虚发”的。最后,频率要适中。这里的频率,是指相对时期内,对一个对象赞扬的次数。次数太少,起不到应有作用;次数太多,也会削弱应有的效果。而赞扬的频率是否适中,是以受赞扬者优良行为的进展程度为尺度的。

对于与异**朋友的问题,同样是赞美与投其所好,只是这个问题在后面“求爱”一章中要详细论及,这里就从简了。

总之,想要赚钱的人,应牢牢地记住这一点:社会上的每个人都能帮助你,特别是那些权智者和异性人;你应该广交朋友,多一个朋友就多一条发财的路,多一个发财的机会,就多一份发财的力量。

3、方法技巧

方法技巧来源只可能有两条途径,一是自己去摸索、寻找,二是从前人成功的例子里学习。第一条途径全靠你们自己,第二条途径我有责任给你们寻找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从我有幸看到的发财的例子来看,如果要用四个字就将所有发财方法都江堰市能归纳起来的话,这就是:冒险、投机。尽管发财方法还要许许多多,有些甚至是非常美好的字眼——如勤劳等——来修饰,但任何发财方法中确确实实都隐含着这四个字。我之所以首先在这里提出来,就是希望大家在读我下面介绍的诸种方法和技巧时,不要忘了这四个字。因此,如果你不能接受冒险和投机,你就不可能接受差不多所有发财的方法和技巧。下面先介绍四种方法。

(1)抓住偶然的机会

我的一位朋友86年3月跑到深圳,不到一个月就跑回来,说服父亲卖了家里的房子,加上向朋友亲戚好说歹说,共筹集到12万元在深圳买下一栋平房。当时房子主要要移居澳大利亚,签证的最好出境日期是4月20日,他正好4月18日赶到,结果他到年底转手就赚了18万。这与伦敦大轰炸时那位冒险家相比,当然是小巫见大巫了。这位后来变成百万富翁的冒险家当时常常在一夜大轰炸之后就打电话经经纪人说:“脱下外衣,卷好袖子,出去买吧。你没听到昨夜的轰炸吗?今天早上一定有几笔减价的买卖。”而船王李尔则乘同行因偶然的原因暂处困境时,毫不留情地一下子吞并了对方,从而开创了自己亿万富翁的新纪元。

这些似乎有点残忍和趁火打劫的味儿,然而不少稍纵即逝的机遇却实属这类情况较多。当然也不乏好一些的,只望读者能各凭运气和心机去抓住罢了。

(2)不放过常有的机遇

如果说抓住偶然的机遇主要靠冒险与决断,那么不放过常有的机遇则主要靠胆识与投机。谁都知道这十多年来,金钱一直在搔痒着许多人的心。对一个仅能维持基本生活的人来说,50万元的报答的话,堕入这发财之渊的人一定趋之若鹜。只是大家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人家赚钱的工具,发明这游戏的人才是真正赚钱的人。这是83年在中国流行的“金链条”,参加人都受骗,主要是因为赚钱的消息满天飞,一些人听到有人赚了钱,一些人通过自己的计算认为自己也可以赚到钱。后来流行的购物中奖,到现在流行的有奖销售,都是依据大家的发财心理来制定的发财计划。按理说,这计划是随时都可以赚钱的,关键是如何想出新招来。

(3)利用自己的发财优势

我这里指的是两个方面,即自己的发明创造和名誉地位。能发明创造的人并不一定就能赚钱,许多大发明家穷途潦倒就是很好的例子。尼古拉·德斯拉观赏落日,回忆一首歌德名诗,竟想出直流电变成交流电的方法。他将这发明卖给西屋,得了一批收入,可是由于他不懂生意,却放弃了发电一马力,他还可以得到一块钱的特权,结果他白白损失了1200万元,他死时已是穷途潦倒了。与这位开创家庭用电新纪元的发明家相比,美国的爱温·兰德博士仅发明一具瞬间拍照的像机,就赚进1.85亿左右的财富。因此,当你有了某项发明创造时,切切莫放过应该享受的一切特权。

以前的名气是不值钱的。杜甫穷死在芳草屋里,贝多芬在垂死前还向人乞求施舍……可现在,名气化成钞票是常事。一位有名气的歌唱新秀,唱一首歌可以收入几千,然而更可观的是做广告。美国23岁的泳将巴克·史华兹在慕尼黑世界运动会上赢得一大堆金牌后,立即有人与他签下500万美元的广告合同。美国的批评家面莱克,花了三年时间写出一本讨论电视的书《角落中的镜子》,收到的稿费刚好同他在电视广告中一天挣的钱数目一样。这当然不是他的演出费,而是他名气的价值。关键是要认清这一点,加以利用。

不过有一点应引起注意,利用自己的名誉地位并不限于上面提到的大人物,或中等人物,就是小人物,要发财也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建立起如同名誉地位一般价值的信誉来。我的一位同乡现在已经赚了一百多万。八年前从乡下出来时,他只是一位很不起眼的裁缝。进城以后,生意不好,有时连房租也付不上。他看准行情,做儿童装的生意,买来一些廉价布,自己加工,自己卖,结果赚了些钱,能交上房租了。但是太辛苦,而且这么做下去看不出有发大财的希望。有一天早晨醒来突然想到个生财之道。他手上正好有1000元,他花去900元卖了三块布料,分别给地方大学校长、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地方电视台台长各做一件上衣,然后亲自一一登门送去,结果收回了200元,是大学校长硬要补给的。他就用这退回的200元,和手头剩下的100元到电视台打了个广告,在广告中重点突出了官方上的三位要人都穿他做的衣服。结果,他便开始了自己的发财史,由一个人的裁缝店发展到几百人的服装厂,连市内最有名的裁缝也以加入他的厂子为荣。这时候,如果他要卖招牌的话,当然也是非常值钱的。

(4)利用别人的发财优势

这里指的也是利用别人的发明创造和名誉地位。

譬如我前面提到的那位“我相交流电系统”的发明人德斯拉,他死得穷途潦倒,但是买他这个发明的西屋却发了大财并且在冰箱和其它家用电器用品上永垂不朽。德斯拉是爱迪生的一个工人,他发明了“多相交流电系统”后,爱迪生看不出会带来什么利益,而西屋却看到了,就凭这点,他靠别人的脑汁发了大财。

利用他人的名气发财的事在我们中国近年来也是不少的,一些高干子弟开公司,办工厂,之所以旗开得胜,与他先人的名气不能说是毫无关系。不过,很多好处是别人主动给的,但是如果自己不清楚这一点,不利用这一点,也是发不了财的。大罗斯福的儿子詹姆士·罗斯福一跨出大学,保险业就给他年薪1.5万元的工作,这在1931年确实是很高的薪水。他自己知道这一点,说:“我十分清楚,他们是为我的姓名而付高薪。我刚结婚,我需要那笔钱。”他也善于利用这一点,后来加入伯尼康腓尔的LOS组织,薪水更可观。

在利用他人发明创造、名誉地位发财的同时,还可以利用他人的某些关系。譬如年仅20多岁的苏珊珊·华纳小姐,在英国开始成立商业电视的时候,大家对它的前途都很悲观,华纳小姐却看准这是件发财的事。她筹集了两百万镑来参加这件事。她当时似乎一无所有,凭什么筹这么多钱?原来华纳小姐认识一位很受欢迎的医生,而这位医生最虔诚的顾客中有一位就是华纳商业银行的大股东。于是,通过医生介绍,华纳小姐去找这位银行家,通过游说,她使银行家相信了英国的商业电视前程似锦。结果,她从中赚了好几百万。这位一无所有的小姐就这么凭了个医生的关系,办妥了这么大桩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