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无意义的威胁有时与自己的认可也有关,因为生命的有无意义,对自己来说,首先是一种自我认可。有些人遇上了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往往会沮丧,会认为生命无意义,这对人生是极为有害的。
有位青年坐在餐厅的角落里,独自一人喝着闷酒。一位热心人走上有去问道:
“你一定有什么难题,不妨说出来,让我给你参谋参谋。”
青年看了他一眼,冷冷地说:
“我的不如意太多,没有人能帮我的忙。”
这位热心人立即掏出名片,要青年明天去他的办公室一趟。
第二天,青年如约前往。当热心人问其不如意的事时,青年人叹了口气,说:“我在Z公司已做了三年,本来去年就该升职、加薪的,可如今,比我后来的人都上去了,我还在原地踏步。”
热心人听了,也不忙说话,只拉了青年人的手说:
“走,我带你去一个地方。”
热心人用车子把青年带到荒郊野地,两人下了车,热心人指着坟场对青年说:
“你看,只有躺在这里的人才统统没有不如意。”
青年恍然大悟。
人生在世,本来就十之八九不如意,不如意实际上是人前进的催化剂,只要有不如意,就有存活的希望;只要正视不如意,总有求得如意的方法。
我们的身边常有一些长吁短叹的人:虽然在别人看来他们的工作、学习都还不错,各方面情况甚至让人羡慕,但他自己,常为一些不能满足愿望,达到希望值的事情在那里伤心,进而感到生活空虚、内心寂寞。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这是件令人烦恼的事。为了排除忧愁,摆脱寂寞,有人借酒消愁,有人拿别人出气,还有人去寻找刺激……诸如此类,却并不能填补心中的空虚,只会更加地伤了自己。原因是这些人还没有明白:
这个世界就是不如意的世界,是有缺陷的世界,人因为不如意而活着,因为有缺陷而活着,去追求如意与完美,人的生存意义也正在于此。这是极少数睿智者的理解,而大多数人,却不断烦恼在不如意的无意义威胁之中。
无意义的威胁是一种绝对真理的威胁,也是一种绝望的威胁,它是空虚的消极归宿,从后一层意义来讲,解除了对空虚的威胁,即是解除了无意义的威胁;从前面一层意义讲,要消除无意义的威胁又不象消极空虚这么简单,需要转换行动,调整信念。
一个人在步入无意义的威胁之后,便进了一种无所适从的井内,到处都是圆圆的坚硬的墙壁,很难有重新行动的突破口。这圆圆的井是一种全然的理性认识,即其中很有一部分是经验甚或积习的感受所至。要从无意义这怪圈中升腾出来,更强调地是注入新的能量。这新能量从何而来,这就需要学习。
为什么现代人更容易空虚,原因就是学习观念的淡薄。信息时代导致生活的五彩缤纷,电脑的使用让人脑因偷懒而变得麻木迟钝,不愿为精深的思考去绞脑费汁,许多事只图轻松,以为凡事只要按一下电脑的键盘就可以解决问题。而对人生的思考,却只能是人自己的事。人脑里不能装进许多对自身精深的见解,自然不免会空虚起来,一旦离开繁华的喧闹与热烈,自然会无聊、无奈、无意思。
同时,虽然生存中的任何行动,似乎都含有学习的成份。譬如上课是学习,玩电脑、打游戏何偿又不是学习。从对人的身心的锻炼来说,确实也是学习,但作为注入新的能量来说,又只能是指对心智的开启,只能是需要一种对他人的观念、经验、感悟的接受。
人生的大智慧不是几十年能思考出来的,需要许多智者一代代心口相传,就象一些真正的“祖传秘方”一样,在相传中不断深化、完善,最后才得到一种真正能治得“病”的良方。因此,只有对他人,特别是前人的观念、经验、感悟的接受,才可能使自己获得新的能量、重新开启自己充实的生活。
孙中山先生曾劝他的儿子孙科要读有用之书。这是非常有见解的,一个人如果不读书,肯定会是一个白痴;一个人如果不坚持的读书,肯定跟不上时代。读书是听聪明人谈话,是听有经验人谈体会,有研究发现的人谈心得,人之所以能比其他动物聪明、智慧,便是靠了这谈话、体会、心得的一代代口授字传,若不其然,人不过也就与那稍聪明点的动物一般。高尔基说: “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变成轻快而舒适的诗,好像新生活的钟声在我的生活中鸣响了。”
关于读书,旧俄罗斯伟大作家安东·契诃夫在他那篇精美的《打赌》中,讲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故事:
因为死刑和无期徒刑是否同样不道德的问题,大银行家与年青的律师发生了争执而打赌。赌价是:银行家出两百万卢布,如果青年律师能在一间房里足不出户15年,证明无期徒刑更道德一些的话,就可拿到这两百万。
在监禁的第一年当中,凭律师简短的字条看来,他感到十分寂寞和苦闷。钢琴声不分昼夜,不断从他的小屋里传出来……第二年当中,小屋里的钢琴声沉寂了,律师送出来的字条上只要古典小说了……到第六年的下半年,囚犯开始热心学习语言、哲学、历史……第十年以后,律师靠着桌子坐定,一动也不动,只读《圣经》一本书……他看完圣经后看神学和宗教史……最后两年当中,囚徒读了许多书,完全不加选择……自然科学,拜伦或莎士比亚的书,化学书、医学教科书,长篇小说、哲学或是神学的论着。
后来,最后的时间快到了,当银行家抱着“要这个人死”的念头走进小屋子时,看到的是刚刚离去的中年律师留下的字条:
“明天十二点钟我恢复自由,有权利跟别人来往了。可是在走出房间,看见阳光以前,我认为需要跟你说几句话。我带着清白的良心如同在瞧着我的上帝面前一样,告诉你:我藐视自由、生命、健康,以及你们那些书里叫做人间幸福的种种东西。”
“十来年来我专心的研究人间的生活。不错,我没有看见人间,也没有看见人,可是我在你的书里喝到过芬芳的葡萄酒,唱过歌,猎到过树林里的驯鹿和野猪,爱过女人。……为了用行动来对你们证明我多么藐视你们藉以生活的一切,我不要那两百万卢布,当初我想望它如同想望天堂一样,现在我却藐视它。为了解除我接受这笔钱的权利,我要在规定时期的五个小时之前走出这个地方,因而破坏了合约。”
这实在是伟大的小说家契诃夫的读书宣言,因为只有他这样的智者才能体会到读书的神奇力量,才能有这种震憾人心的关于书本的感受与感慨。
4、
一个人,只有对他人好的观念、经验、感悟的接受,才能接受新观念,才会有新的动作。因此,对于勇者来说,当他不幸步入无意义威胁的怪圈之中,他所要做的事情,也就是最有效地解除空虚的方法,最常用的有五条:
首先是调整需求目标。心中的空虚往往是在工作、生活中达不到自己选定的目标,在败下阵来之后,预计标准与事实之间产生了差距,人就有了失落感,差距越大,失落感就越强。人们常说,期望越大,失望越强烈,就是这个道理。
只要失望的感觉存在,人就会出现焦虑和抑郁的感觉。认为自己不行、完了,结果怨天忧人,消沉丧志,甚至什么都不满意,什么都不愿干,这不仅于一般人,就是很高层次的人,也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在克里承认在美国总统大选中失败后,他的一些助手们承受不了这一打击,竟然纷纷去找心理医生帮助。虽然能够体会竞选总统失败滋味的只是极少数人,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职场中的诸多不如意,所有为工作打拼的人都会有体会。诸如晋升、加薪、岗位变动或是个人前途选择等工作中出现较大变化时,很多人就会出现焦虑、烦躁不安等情绪。特别是在官场上,看到同事一个个“上”去了,那样焦虑的心情,实在是让人见了也替他难受。在官场有许多“祥林嫂”似的人物,每每见了熟人,就会将自己“当年勇”唠叨一番,说自己当科长时,现任的某某书记还只是办事员。这些“祥林嫂”往往把升官当作生活的唯一目标,焦虑和烦躁不安常常伴了他们一辈子。这是个人的悲哀,也是官场的悲哀。
因此,做生活目标的调整是十分必要的。每个人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生活的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从近期目标一点点做起来,调动自己的潜力,在事情还没有明朗之前,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只尽力把眼前该做的事情一件件做好,在尽力而为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中享受工作的乐趣,就会觉得生活是非常有意义。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努力地来转移生活的目标,明确官位对自己的实际意义,不要把人生的乐趣只放在这些过眼云烟的虚无上。我们可以钟情于绘画、音乐、养花;也可以醉心于山川美景,或者如同前文提到的那位痴迷于象棋的裁缝。总之,人生的乐趣是多样的,不要把升职当官这种最没趣的事当回事,就会使自己困扰的心境平静下来,从空虚的状态下解脱出来。因为只要我们有了新的乐趣后,就会产生一种新的追求,这就逐渐完成了生活内容的调整,从而感到生活的意义,并填充了心理的空间。
其中,最需要赶紧做的是闭门读书,特别是读当代的书。只要能坚持一年,一种新生活的召唤会使他跳出那个“无意义”的怪圈,而进入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圈子之中。这是勇者的解脱之术。
你可以认为一切都无意义,但最终不要忘了读书是有意义的。随时记住这一点,任何威胁就都可以解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