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不知天高的读书人去死吧(1 / 1)

战国终结者 杨雪舞 1380 字 1个月前

人生多艰!这是天下人共同的感叹。这“艰”除了人生旅途中的种种艰辛和苦难,还包含着对死亡的恐惧。

无论是小孩还是老人、是普通人还是杰出的人,在潜意识中,都会有一种对长生的渴求,有一种对死亡的焦虑。正是人的这种对死亡的焦虑,使人变得伟大、也使人变得渺小,让人变成好人、也让人变成坏人。生命的死亡是必然的,无论是谁都必须正视,这是天下所有普通人都能接受的事情。

然而,世事就有这么离奇。聪明睿智、刚毅大、视人命如草芥的始皇帝,却接受不了这件事情。他不想死、他怕死,他十分强烈地渴望长久地活下去!这样的渴望,差不多占据了他如今的整个心灵。基于这样的渴望,他把主要心思和几乎全部精力,都用来追求长生不老。

这样一来,始皇帝的身边,除了徐福、侯生,还有从全国各地召来众多方士。一时间,咸阳宫热闹起来,诸如侯生一般有名的方士,多时达三百人以上。这些人,统统受着始皇帝格外的礼遇厚赏,他们四处奔波去寻求不老的仙药,然后都能够自由地进进出出咸阳宫见到始皇帝。

始皇帝虽然每天都有希望,可昨天的希望又总是失望的。久而久之,始皇帝越来越烦恼,变得越来越现实。朕要不死药,要你们给朕找到不死药!他大声地喊,正烦躁不安时,侯生回来了。始皇帝闻报大喜,连夜召见。

宏伟的大殿上,灯火辉煌。始皇帝高高在上,满怀希望地望着侯生一行。侯生施礼之后,起身坦然地迎着始皇帝的目光,这使始皇帝更感到希望,双眼灼灼放光。那目光分明在说:“快,把不死药给朕呈上来!”

侯生终于低下头去,沉吟半晌,低声地说:“陛下,贫道这次去取不死药,历经太多艰险,反反复复,每次都差点丧命。”

“哦!”始皇帝不想听这些,但还是客气地回应着。

“贫道想问陛下,这段时间的行踪,是不是保密?”

“保密?”

“是啊。”

“朕为一国之君,政务活动频繁,怎么会保密?”

“这也怪贫道,这是贫道的不是,贫道罪该万死。”侯生倒地便拜。

始皇帝吃惊了,不解地望着侯生。

侯生抬起头来,满脸泪水,可怜兮兮地说:“本来,这一次贫道完全是可以替陛下取回不死药的。可是,每次要登上仙山时,总有恶鬼阻在途中,使贫道不能上去。”

“这……”始皇帝睁大眼睛。

“这主要是恶鬼知道陛下的行踪,由此也知道贫道的行踪。所以,贫道恳请陛下,从今往后,行踪一定要秘密。这样一来,恶鬼不知陛下行踪,也就不知贫道行踪。贫道再去一次,就一定可以替陛下取来不死之药。”

始皇帝听了,抬起头来,闭上双眼。他又是失望,又是充满希望,他要好好地想一想。

“朕要如何做,才可以保证行踪秘密?”半晌,始皇帝睁开双眼,温和地问道。

“只要陛下不让大臣们知道行踪,就能保证行踪秘密了。”

“既然这样能取来不死药,朕就依你。”始皇帝鹰眼转动,大声吩咐李斯:“丞相,着你亲自督促,尽快为侯仙师准备所需物资,两日之内,一定出发,再往仙山,替朕取来不死之药。”

李斯领旨谢恩,正要去办理此事,始皇帝又说:“为了侯仙师的安全,丞相,你可派一支精锐的卫队,寸步不离沿途保护侯仙师,以求万无一失。”

李斯会意,对侯生看了一眼,施礼谢恩,走出殿去。

侯生听了始皇帝最后的一句话,心中大惊;又见李斯投来嘲讽的一瞥,便是惊出一身的冷汗来。这怎么得了,派卫队,寸步不离!这明摆着是监视我。侯生正想着,只听得始皇帝说:“丞相办事利索,你也快回去准备吧,需要什么,只管开口,朕一定会满足你。到时取来不死药,朕一定再重重赏你。”

侯生施礼谢恩,退出殿外。回到住处,惊恐不安。左思右想,毫无办法。直到夜深,还在卧房里来回走着。看来,皇帝的不死药这碗饭是吃不下去了,再呆下去,只有死路一条。罢罢罢,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还是逃命去吧!侯生想到这里,悄悄唤醒几个亲信,带上始皇帝给的金银珠宝,连夜出城,落荒而逃。

李斯第二天中午去找侯生,知道此事,大惊。一面下令紧闭咸阳四门,捉拿侯生等人,一面慌忙赶去报告始皇帝。

“这些方士,竟敢戏耍朕!”始皇帝恼怒了,下旨将咸阳城里的各种方士奇技者统统抓来。三天之后,连同逃亡的侯生等人在内,共抓来了四百六十余人。

“怎么处置他们!”李斯虽然知道该怎么办,还是非常恭敬地请示始皇帝。

始皇帝抬起头来,静静地望着李斯,非常爽快地说:“活埋。”

这时候,扶苏刚从边关回来不久,正好在身旁,听了始皇帝的话,大惊,伏地请求说:“父王,如今天下平定不久,国内百姓都还没有安定下来。原六国不满秦国的人,正在四处造谣生事,以孔子的王道来指责我们。方士大都是儒士,如果活埋他们,恐怕天下更不安定,此事还请父王三思。”

始皇帝听了,大声喝斥道:“侯生这些方士,骗取朕的钱财,还妖言乱政,不杀怎么了得。”

“父王!”扶苏坚持着,抬头祈求地望着始皇帝。

“真是没用!”始皇帝瞪了扶苏一眼,说:“父王令你速速离开咸阳,往北上郡去做蒙恬的监军。没有朕的旨意,不准回朝。”

蒙恬家族世代为将,战功显赫。他打败匈奴,领几十万军队和百姓修筑长城之后,沿黄河河套一带设置了44个县,又派人马修筑了一条从九原到咸阳宽阔的直道,既加强了北方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又方便了军队调动和运送粮草器械物资,具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蒙恬风风雨雨、烈日寒霜,一直驻守九郡,威震匈奴,受到始皇的推崇和信任。始皇帝让扶苏去他那儿做监军,主要还是为了锻炼扶苏。始皇帝自己虽然心胸狭窄,重武残暴,但对于儿子的宽容、善良,心底还是非常喜欢的。只是由于一心想着自己不死,便也就不去考虑立储君的事情。

扶苏北往上郡的当天,那四百六十余方士,被士卒押解到了咸阳的西郊。

始皇帝统一六国之前,纷纷乱乱你争我夺的天下,诸侯各国都知道只有尊重人才,才能得到人才;只有得到人才,才能使国家强盛。因此,对于等同于人才的读书人,都非常敬重,至少是表面上对读书人都非常客气。这样一来,读书人便行成了与各级官员平起平坐的观念;整个社会,都很尊重读书人。也正因为如此,这些读过许多书的方士,到了咸阳西郊,有的还在东张西望。这些方士,大多是儒生,一辈子埋头书里,除了侯生几个败类,大多数还是志向高远的读书人。

难道始皇帝就不怕天下人说他对读书人不敬,难道他还真敢杀了我们!方士们就这么想着,被士卒们一个个地推进早已挖好的深坑,然后在一铲又一铲落下的黑土里困惑纳闷。

他们哪里知道,始皇帝己经再不怕谁了!因为他已自认功盖三皇五帝、唯我独尊,还能怕谁?

其实,始皇帝自己是很喜欢读书、也读了不少书的,可就不知道为什么,他却越来越讨厌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读书人。

去死吧,敢于对我不恭的书生!士卒铁铲落下的每一铲土,似乎都在重复着始皇帝发自心底得意的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