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刘武周原是河间景城人,年青时候便“交往豪侠,骁勇善射。”一次为帮朋友报仇,与人欧打,遍身是伤,回到家中,哥哥刘山伯见了斥责他说:“你如此**朋友,将来一定要连累我们家人。”刘武周由此负气外出。因为一身武艺,不久便得马邑太守王仁恭敬重,让他住在自己家里。结果,刘武周私通了王仁恭的侍儿,因担心事情败露,设计暗杀王仁恭,自己做了马邑太守。
李渊举兵后,忙于西图长安,顾不了刘武周的事情,却还是担心刘武周与突厥勾结南侵太原,在领着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俩西取长安时,特委任李元吉率重兵镇守太原,以防刘武周偷击。刘武周在马邑起兵后,虽不直犯太原,却也四处征战隋朝城镇,竟然连连告捷。他攻陷定襄郡后,回到马邑,自立为皇帝,以妻沮氏为皇后,建元为“天兴”。就在这时候,宋金刚率四千人来投靠,刘武周见了大喜,封宋金刚为宋王,委以军事重任。
宋金刚原为河北易州地方武装,因被窦建德击败,无奈之下来投刘武周。俩人惺惺相惜,宋金刚见刘武周如此重用自己,便也倾心回报。先是休了原妻,取刘武周之妹为王妃,然后是劝说刘武周南攻太原,与李渊争夺天下。刘武周自然欢喜万分,立即任命宋金刚为西南道大行台,率二万精兵,进驻黄蛇岭,欲取太原。
黄蛇岭为太原北面屏障,与太原仅在咫尺之间。守卫太原的李元吉见宋金刚率二万精兵进驻黄蛇岭,忙令大将张达前往御敌。两军相遇,立即开战。宋金刚勇猛异常,又有突厥兵相助,没打多久,张达全军覆没。宋金刚趁势南下,夺榆次、陷古州、取平遥,将太原团团围住。负责守卫太原的李元吉,趁夜逃出太原,来到长安,将战况报告给李渊。不等天明,李渊派出左武卫大将军姜宝谊,太常少卿李仲文前去迎战,结果又是全军覆灭。李渊急了,只得派出右仆射裴寂为晋阳道行军总管,前去讨伐刘武周。裴寂到了介州,刚刚安营扎寨下来,就被宋金刚断了水源,然后突然袭击。唐军又饿又累,全无战意,两军刚一接触,就溃败逃亡,且一直退到太原城内。宋金刚占据了山西除太原与西河之外的整个地区,不久便攻占了太原,进而又攻克了翼城与绛县,将裴寂逼到山西西南部的秦州与虞州这样的小地方。
坏消息一个个传来,李渊听得心惊肉跳。单是刘武周的进攻,已经使他非常担心。就在这时候,又传来萧铣派兵溯江而上,企图攻取唐王朝峡州、巴、蜀等地的消息,心中更是大惊。他心里明白:事情再发展下去,就意味着他的皇位有可能出现问题,便下旨曰:
“贼势如此,难与争锋,宜弃大河以东,谨守关西而已。”
手谕正要发出,李世民大败薛举,亲率得胜之师,从陇右前线凯旋归来。听了此事,李世民大惊,急召集僚臣商议。杜如晦说:“太原,乃王之基业所在,属国之根本;河东富足,为京邑所需物资供给之地,倘若都放弃了,对唐皇朝来说实在是巨大的损失。今后若要夺回,谈何容易!”
众人听了,意见都与此相同。李世民听了,最后把目光转向房玄龄。房玄龄坦然地迎着李世民的目光,说:“为今之计,只有秦王前去晋见皇上,请战刘武周,方是万全之策。”
李世民无可奈何地摆了摆头,说:“众将军与士兵刚经历了生死决战,还未曾得片刻歇息,却又要奔赴沙场。唉,真是苦了你们啦!”
“为国效命,是为将为兵者理所当然之事,元帅何故提辛苦二字。”侯君集说。
众将听了,都一致说:“请元帅迅去晋见皇上,请战刘武周,让我们再建功勋!”李世民双手一揖,谢过众将,来到大殿,问李渊:“听说父皇想放弃河东的这个地区?”
李渊点点头,说:“刘武周叛乱,率众南下,李元吉、裴寂都不能敌。现如今,晋州等地都已经失守,刘武周气势汹汹,正猛烈地进攻河东地区。更何况,萧铣也趁势溯江而上,要取我峡州、巴、蜀等地。所以,朕如今只有放弃河东的这个小地区,才可以分兵去抗击萧铣,以确保我大唐的安逸。”
李世民听了,连连摇摇头,说:“河东是富庶之地,也是京城的重要依托,还是父皇起兵之地,是我大唐的根本。河东若失,人心惶惶,影响实在太大,我大唐也再难能有所安逸。为此,河东万万不能放弃。”
“战之不利,放弃不能,如之奈何?”李渊心忧万分,冲口问道。
“孩儿愿意率胜利之师,再战刘武周,夺回被他们占领的土地。至于萧铣,实不足道。孩儿可使李靖领兵前去抗击,定保峡州、巴、蜀等地无虞。”
“李靖?”李渊问道:“他在消灭薛仁杲战事中表现骄人?”
李世民摇摇头,说:“孩儿帐前有杜如晦等军事能人,李靖故无特殊表现。只是以孩儿对他的观察,认定他确实是一位军事人才,若能使其独挡一面,定可建功立业。”
“英雄惜英雄,朕相信我儿的眼力。”李渊说:“朕就调李靖过来,令他前去峡州,与剌史许绍共同迎击萧铣。”
“此举甚好,孩儿相信,这么一来,无论是河东还是峡州都会安然无恙。刘武周与萧铣,猖狂不了多久。”
李渊听了,转忧为喜。派李靖前往峡州后,亲自来到达华阴,在长春宫中为东征大元帅李世民送行。
65、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时短知情重,已闻金鼓声。短暂的相逢,转眼又要分别,长孙氏舒展玉臂,紧紧地抱着李世民,一张雨露桃花的脸,紧贴在他那宽阔的胸膛,久久不忍松开。然而,一切都是意料中的事,公侯家的女人,帝王家的女人,就只能如此!怎可享受平常百姓家女人的团聚?
“愿你此去匆匆,失地遍插旌旗。”长孙氏喃喃自语,松开手来,推着李世民出去。李世民终于去了,朦胧中仿佛看见她眼角的泪,清楚地想到她祝福的话语。“思君令人老,衣带日已缓。但愿君王归来时,从此天下享太平。”李世民忍不住想回头,终又忍住了不回头。
他不能回头,也不敢再回头,他害怕自己看了长孙氏的那张雨露花润的脸,又会转回身去。就这样,他一直往前走,走到了他的将军们面前,走到了八万整装待发的士兵面前。在慕僚、将军们的簇拥下,年轻的李世民率领着他们,迎着凛冽的寒风,往北走去。
北方的冬天,满眼黄沙漠漠的地与天。树枝在冷风中挺着,山泉冻得声音哽咽。这一支长长的队伍,在寒天里急奔,急奔,一直奔到了黄河的岸边。昔日汹涌澎湃的黄河,此刻明镜一般,静静地躺着,那乳黄平滑的表面,梦幻似地隐藏着青苍的寒天。李世民驻马黄河岸,良久,一扬马鞭,策马飞驰于并无裂纹的厚冰上。寒气袭人,战马不停地刨蹄长嘶,李世民心里却非常暖和。
“真是天助我们。”李世民兴奋地大声喊道:“踏冰过河,抢占对河柏壁!”
随着李世民的一声令下,千军万马,踏冰而过,整个黄河,都为之震动。
李世民看着部队登上柏壁,心里万分得意。他认为:刘武周占据太原,宋金刚孤军深入,军无蓄积,利在速战;唐军能够占据宜柏壁,凭险而守,闭营养锐,以挫其锋,待其兵惫粮尽之时,再行出击,必获大胜。这么想着,李世民下令部队安营扎寨。就在这时候,刘武周的大将宋金刚,率领五万精兵直扑柏壁而来。可惜晚了一步,精明的李世民已将弓箭手布置妥当,如骤雨般的箭矢挡住了宋金刚饿狼般扑来的部队。这些就在一个月内曾一再大败李元吉、裴寂的精锐,如今遇上了年青的元帅李世民。宋金刚的如狼之师,在疾雨般的箭矢之下,一个个惨叫着倒下。自古能战的将军,都很爱惜士兵们的生命,宋金刚自然也不例外。他不忍部下无辜牺牲,下令停止进攻,就在柏壁前面,筑起营盘。
两军对峙,李世民不顾沿途鞍马劳累,即刻在大帐中召见他的僚臣,商议对策。
“现如今,宋金刚兵强马壮,因连连胜利,士气正旺,我要用坚壁挫锐的战术来与他对峙。只要我们坚守不出,待敌人锐气日衰,粮草日益不济,到时待机而动,必一战而胜刘武周之军。”
“只是我军的粮草也不丰富,长久对峙下去,我军如何支撑?”殷开山有些担心地问。
“粮草的事,可以在当地征发解决。”杜如晦回答。
“只是,如今附近州县的粮草早被刘武周的军队掠夺一空,民心慌乱,四处逃离,我们恐难再征到粮草。”
“可以先稳定百姓,然后再征集粮食。”杜如晦自信地说:“只要我们发出安民告示,使百姓可以安居,必然前来归附,到时再按市价收粮,可以保证军需。”
“参军的意见,正合我意。”李世民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传令下去,我唐朝军队,万万不得骚扰百姓。安民之事,就请参军与房玄龄共同办理。殷开山、侯君集与我同时主持军中大事,其余将帅,各行其职,都不得有半点差池。”
李世民说完,正要让众人领令离去,只听杜如晦又说:“秦王,臣还有一事要禀。”
“先生请言。”
“如今敌我相峙,粮食已是胜败的关键。因此,臣还有个建议,我军在安民购粮的同时,还应该派出得力战将,由隰州奔浩州,绕道宋金刚的后方,截断他粮道。如此一来,宋金刚粮尽,我军趁势发起攻击,必大败宋金刚于柏壁之下。”
李世民听了,眼睛一亮,称赞说:“先生此计,为釜底抽薪,实在是高明。只是,这一路奔浩州而去,途中艰难险阻……”说到这儿,世民环视他的将军,问道:
“谁人愿意前往?”
“末将原去。”世民的话语刚落,刘弘基上前一步应答。
李世民见了,看着刘弘基,高兴地点点头说:“好!你可去挑选二千能以一当十的精兵,速去浩州,截断宋金刚的粮道。”
“遵命!”刘弘基大声说。
“好!好!大家各行其是吧。”李世民说完,瞅着众人一一离开,走进内室,倒头便睡。倾刻,进入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