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李世民一觉醒来,天已大亮,想到小妹,李世民心里充满喜悦。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的平阳小妹,会成为几万人的主帅。现在,平阳小妹又把这几万部众交给自己,一切都仿佛是做梦一般。大战之前,多有了这几万人的部队,对李世民来说,可真是如虎添翼。平阳妹给了他这么大的好处,他能给平阳的,就是帮她在附近找一个好的住处,让柴绍来与她一块儿住上几日。李世民想到这儿,唤来侯君集说:
“我们这就到隰城去,替平阳找一处好住处。”
言罢,二人登鞭上马,一阵狂奔,来到隰城县衙。入内,只见一中年人,五官清朗,长须飘然,满脸疲倦地捧着一个药罐,正小心地从侧室出来。见到李世民进来,中年人精神一振,迎上前来,问道:
“来人可是右领军都督李世民?”
李世民听了一惊,看这中年人书生模样,似乎象在哪里见过,却一时怎么也想不起来,便点点头说:“正是,不知先生是何人,怎么认识世民?”
“我并不认识都督,只是都督入渭北后,与民秋毫无犯,吏民、豪俊归之如流。都督的大名,早已如雷贯耳。因此,一见都督模样,便能猜得出来。”
“你是……”李世民认真地打量着他。
“我是隰城尉房玄龄。”
“你这是……”李世民看着他手上的药罐。
“喔,怠慢了。家父病卧在床,玄龄这是给他送药去。都督请坐,我把药送去给家父服了,再来陪罪。”
房玄龄本是齐州临淄人,从小聪敏,博览经史。十八岁时,他便考上进士,授羽骑尉。去年初父亲染病,绵历年余至今。玄龄尽心药膳,从未解衣安睡,这才满脸的疲倦。
“侍奉父亲,何罪之有?我与你同去。”李世民看看疲倦的房玄龄,朗然地说。
房玄龄听了,心头一热,认真看一眼李世民,点点头引着他,来到父亲的卧房。李世民进到房中,只见卧室不大,也说不上豪华,但却收拾的一尘不染,就连床前的鞋子,也摆放得整整齐齐。突然间,世民想到自己的母亲。自己小的时候,母亲就是这样要求自己的。无论是居室还是书房,首先是要干净、整齐。母亲说:干净则住着卫生,整齐则住着舒适。这城尉生病父亲的卧房,想不到竟能如此。李世民的心,不由与房玄龄贴近了许多。睁眼看去,见一须发斑白的老者,双目闭着,面朝房门而卧。
“父亲,父亲,都督来看你了。”听到房玄龄轻声地呼唤,老人睁开眼来,看了看李世民,竟然坐起来,点着头说:
“果然,一表堂堂,相貌非凡!英雄出少年,一代人杰,一代人杰啊!我儿一生有所托也。”说罢,望着李世民连连点头。
“你把药喝了。”房玄龄坐在床沿,让父亲枕在自己的左臂上,右手拿着调羹,一勺一勺地把药喂到父亲的嘴里。
李世民见了,心里非常感动。“如此大孝之人,定是忠臣无疑。”李世民心里暗自想到,待从卧房出来时,他们仿佛已是多年的老朋友了。
“我好象在哪里见过你,很久很久以前,就见过你了。”李世民执着房玄龄的手说。
“我也是,一见你就面熟。我想,我们早就神交了。”房玄龄说。
“神交!说得真好,我们早就神交了。”李世民说着,哈哈大笑。待他笑完,房玄龄抱歉地说:“只顾了说这些,我倒是忘记问你。都督到此,所为何事?”
李世民听了,便将要为平阳找一处公寓的事说了。房玄龄听过之后,高兴地说:“这事好办,就在离这县衙不远的清水塘,有一座很漂亮的小院子。我这就带你去看一看。”
说完带了世民与侯君集,没多久来到了一座小院里。世民四处打量着,果然是一座精致的小院。里面家具,一应俱全,且都是新的。又院里除了几个下人,却再无他人。李世民不由得有些好奇,问道:“这院子是谁人所有,为何象是没人住过一般?”
房玄龄听了,吱吱唔唔,说:这小院本是他一生积蓄,为娶妻而建的。妻子选好了,日子也定下了,父亲却突然患病。为照料父亲,婚期一推再推,父亲的病,终不能痊愈,房玄龄担心那女人为自己错失青春,干脆退了婚使她另嫁他人。这小院,也就这么一直空下来,将近两年了。
李世民听后,正要开口推辞,房玄龄却含泪跪下,说:“父亲的病,可能还要捱几年,玄龄在父亲病未痊愈之时,是不可能成婚的。这坐小院,如令妹能来居住,玄龄算是了却一桩心事。请都督,一定要答应。”
李世民听了,这才点头答应。执着玄龄的手说:“我答应你,明日我就让小妹搬来。只是,你也要答应我一件事。”
“什么事?”
“你一定要来帮助我,共同来创建一番大功业。”
房玄龄激动地点点头,说:“我一直在等着都督,待家父病逾,我即来都督幕府中效命。”
李世民高兴地点点头:“希望伯父早早病逾,我在府中等候你的到来。”
言毕,李世民带着侯君集离去。房玄龄一直送到县衙外面,望着李世民的背影,久久不舍得离去。李世民策马驰出很远之后,想着适才的一幕,忍不住回过头来,只见房玄龄还站在那儿,正万分不舍地望着自己。李世民不愿马上离开,又策马奔回,到了房玄龄跟前,翻身下马,执着他的手说:
“隰城尉,我等你,愿你的父亲能早日痊愈,我们早日相见!”说罢松开手,再次翻身上马。
房玄龄眼睛湿了,一动不动地站在哪儿,望着一路远去的世民。
50、
时间转眼流去了半月,李世民竟然又梦到房玄龄,他大声地对自己说:要成大事,人才为第一。李世民醒来,天色微明,走出营帐,他深深地一吸新鲜的空气。
“房玄龄,怎么还不见来?”他自言自语,举头朗然的长空,但见淡云缓缓,惊鸟匆匆。在飕飕的冷风中,李世民年轻的心,却滚烫灼热,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大战在即,他一点也不紧张,只是没见到房玄龄,他心中有些惆怅。他拔出腰上的长剑,临风舞出几招,吩咐卫兵:
“请左虞侯来。”
不久,侯君集匆匆赶来,李世民见了,大声喝道:
“快拔剑。”话出剑起,直刺侯君集。
侯君集则身一闪,瞬间拔剑在手。俩人你砍我刺,龙争虎斗,好一番撕杀。正尽兴时,有人来报:“门外有一长须中年人求见。”
“房玄龄!”李世民喜出望外,一剑劈得侯君集倒退三步,忙收了长剑,迎出门去。见了房玄龄,一把紧紧地抱住,说:“你终于来啦。”
“来了。”房玄龄高兴地回答。
“伯父可安好?”
“他,去了。”房玄龄眼睛湿了,随即又闪亮起来。说:“从此,我可以一心一意地跟随督都了。”
李世民听了,当即引房玄龄进大都督府,任命他为记室参军,引为主要参谋。然后在都督府内,亲自为他挑了几间最好的房间。一切安排妥当,李世民欲如穷汉拾了个大元宝,好一幅眉飞色舞的样子。侯君集自跟随李世民以来,俩人感情其笃,差不多是朝夕相处,还从未见李世民这么高兴过,忍不住问道:
“房玄龄来投靠,都督为何如此高兴?”
“要成大事,人才为第一。你难道会不知?”李世民还要往下说,只见房玄龄匆匆进来,忙迎上去问:
“可有好事要告诉我?”
房玄龄听了,笑哈哈地说:“还真是一桩好事,刚才我只顾忙乎自己的事,竟给忘了。真该重罚。”
“快说是什么好事?”李世民问。
“我要给你推荐一个人。”
“还真是大好事。”
房玄龄点点头,说:“这个人比我小6岁,是京兆杜陵人,名叫杜如晦,字克明。其祖父杜果官至隋朝工部尚书,其父杜咤为隋朝昌州长史。这杜如晦自少聪悟,好谈文史,长于谋断,是个少有的奇才。他因为不满于滏阳尉这样的官职,现弃官闲居家中已有半年。”
“既如此,我与你同去请他来。”侯君集说。
“我希望都督能与我一道前去请他。”
“一个小小的滏阳尉,能有多大能耐,还要都督亲自前往。”侯君集说。
李世民听了,说:“不许乱说,君集难道不闻物以类聚之言?英雄识英雄,参军推荐的人,定能堪当大任。走,我们一道去请他来。”
李世民在房玄龄的引见下请来杜如晦,从此以后,如晦常从征伐,参与机要、军国之事,剖断如流。房玄龄对李世民,更是罄竭心力,知无不为,每攻克一座城市,众人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搜索有用的人才,将他们留在李世民的幕府中,若是致之幕府,遇到谋臣猛将,就与他们结为生死之交,共同为李世民效命。
后来李渊称帝,曾对侍臣说:“玄龄深识机宜,足堪委任。每为我世民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待到李世民夺了他父亲的皇位后的一段时间里,房玄龄与如晦共掌朝政,典章制度皆两人所定。时称如晦长于断,玄龄善于谋,两人配合默契,同心辅佐李世民。后世论唐代良相,首推房、杜。这是后话。
51、
世民自得房玄龄,幕府里很快形成一个由他为首的,包括杜如晦、长孙无忌、唐剑、侯君集等在内的智囊团。每每有事,世民便将他们召集起来,商议对策。
此时,李渊亲率大军,屯兵于长安城东西三门中的春明门,命令李世民引兵赴司竹园,屯兵于原秦阿房宫城;命令李建成领兵西略扶风,往南渡过渭水,屯兵于长安故城。三路大军,共二十余万,将既乏守军、又无援兵的大隋都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面对李渊的大军,十三岁的炀帝之孙、代王杨侑束手无策,只为釜鱼困兽,由人烹煮。事已至此,李渊仍顾念隋王朝的各方力量,不愿作众矢之知。虽下令将隋都围住,却不让部下前去攻城。李世民有些不解,召来房玄龄等人问策。
左虞侯侯君集早盼着攻城,见李世民问及此事,便第一个说了自己的想法:
“而今长安已围了将近两个月,以我们的实力来说,又不是打不下来,为何还要久围不攻,我还真不明白。”
李世民听了,并不言语,只把目光移到房玄龄身上,想听听他的高见。房玄龄因为刚来不久,原想听听他人的意见,然后再说自己的看法,而今见李世民想先听他的意见,便一捋胡须说:
“我认为,对于隋都,唐公之所以围而不攻,主要缘于这两个原因:其一,唐公身为大隋老臣,不忍强攻都城,使生灵涂炭;其二,也是最主要的,唐公想待东都的战局明朗,再夺取长安。”
“前一个原因我可以理解,只是这后一原因,还请参军明言。”侯君集执着地问道。
房玄龄听了,并不言语,只把目光去看杜如晦。那意思很分明:你也该发表一下高见了。杜如晦自然明白房玄龄的意思,朝侯君集看了一眼,缓缓地说:
“要讲清这个问题,先得分析一下东都战况。李密、窦建德等义军围住东都,已有多时。前不久窦建德在河间郡打败了大隋左御卫大将军薛世雄,愿受李密领导。这样一来,李密不但队伍多了,地盘也扩大了。他身旁的谋士徐世绩建议,围攻东都得不偿失,不如‘先西袭长安,执取独夫,号令天下’。如果李密也同徐世绩一样聪明,采纳他这个计策,来攻长安,我们要争天下,可就多了一个劲敌。可是,李密没有采纳徐世绩的建议。东都他久攻不下,若中途退兵,他感到颜面丢尽。这样一来,李密就失去了与我们争天下的唯一的一次机会。如今,隋炀帝更想灭了他。在薛世雄败后,隋炀帝即派王世充为官军统帅,领十万大军向洛口瓦岗军总部进击,欲消灭李密。第一仗:李密大将柴孝和阵亡。王世充的大营几乎被李密端掉。他们双方,各有输赢,各有伤亡,战得正酣。依我看来,李密为了颜面,现已骑虎难下,很快地位也难保?”
“情况既然如此,对我们非常有利,我们马上就可以进攻长安吧?”侯君集又问。
“对,将军所言不差。现如今,唐公派人招降代王杨侑已有近月,还不得要领,看来代王是不想让我们兵不刃血进入长安,而李密与王世充两军鏖战多日,已经两败俱伤。我想,唐公下令攻城,就在近日。”房玄龄接过杜如晦的话说。
李世民见他二人,你一言我一语,把问题分析得清清楚楚,心中大喜,对房、杜二人会意地点点头,吩咐侯君集说:“即刻召来各部军头以上将领,准备好进攻长安的有关事宜。”
就在第二天,特使带来了李渊攻城的命令,同时还带来了李渊的严令:攻城诸军毋得犯七庙及代王、宗室,违者夷三族”。李世民看后递给长孙无忌。
“唐公对隋朝,可谓尽臣之忠心。”长孙无忌感慨地说。
房玄龄听了,低头不语,李世民凑进他耳旁,低声问:“你认为……”
“唐公为得民心,用心良苦,都督一定要严令部下不得有违。”房玄龄也附在李世民的耳旁低声说。
李世民听了,微笑着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