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说客到来
山东济南
山东巡抚衙门这里是济南城的心脏地段,历来是山东的权力中心,宋朝曾巩知齐州时于此建“名士轩”,进深三十多步,歇山九脊,翘角飞檐,前为卷棚式,还有很大的红柱支撑着错落的云头斗拱。红柱之间,为落地槅扇,檐角脊端,皆饰吻兽,整个建筑,金碧交辉,宏伟壮观。
魏同年穿着一件清湖色的长衫,正和柔娘在后花园漫步,他们绕过一座假山,穿过一道月门,进了一个小院,这座小院十分幽雅,鲜花盛开,暗香扑鼻。
在几十株鲜花后有一座小湖,这座小湖旁还有一眼泉水正勃勃的喷涌出一道清澈的泉水,泉水喷出来后汇聚成了一道泉池,泉池长四十二米、宽二十九米,周围砌以雪花石栏,岸边杨柳轻垂,泉水清澈如碧,一串串白色气泡自池底冒出,仿佛飘撒的万颗珍珠,迷离动人;泉的西北角有濯缨池,是由泉水汇聚而成,泉水向北流经百花注洲后进入后面的小湖。
感受着清凉的凉意,魏同年舒服深吸了口清新潮湿的空气,不禁诗兴大发的对柔娘说道:“泉从沙际出,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日映之,大者为珠,小者为矶,皆自底以达于面。这个珍珠泉还真不愧为济南三大奇景之一,这可真是一个好地方啊。”
柔娘风今天穿着一身绛紫色长裙。绣着富贵的牡丹。水绿色的丝绸在腰间盈盈一系,完美的身段立显无疑,和魏同年二人缓缓在小湖边散步,听到魏同年吟诗后不禁莞尔一笑问道。
“老爷今儿怎么这么高兴,难道今儿又有什么喜事么?”
魏同年捻须笑道:“没事,今日下面来报,朝栋让老夫帮忙征召的两万新兵终于征召完毕,等到这批新兵训练完毕后,山东的安危就有保障了。”
柔娘噗嗤一声笑道:“现在济南城里可是有数千大军守着呢,老爷还不放心么?”
“诶。妇人之见!”魏同年不以为然的说道:“现在济南城里虽说有一营的士卒守着,但济南这么大,五千人马守卫济南还是吃紧了些,多了这两万士卒。朝栋手中的兵也就富裕了,山东也更安全了。当初老夫带着你初到济南上任,若不是有朝栋给的两千士卒坐镇,恐怕你我夫妻早就命丧黄泉了,还是朝栋说的对,有了枪杆子才有了一切,尤其是恰逢乱世,没银子没兵的谁会拿正眼瞧你,兵多些总是没坏处的。”
“老爷..........”柔娘犹豫了一下后问道:“老爷,朝廷和皇上这么对您和朝栋。将来若是......若是朝廷真要对付您,那您有什么打算吗?”
魏同年犹豫了一下无奈的说道:“柔娘,老夫已过不惑之年,并无其他所求,本来老夫心中念的就是如何报效皇恩,但你也看到了,皇上他对朝栋的猜忌很深,顺带着连老夫也捎上了,你别看老夫这巡抚当得很是威风八面,若是有朝一日朝栋失势。老夫可以肯定,皇上第一个要取的就是老夫的项上人头。”
“为什么?皇上不会这么绝情吧?”柔娘吃惊的捂住了小嘴。
魏同年无奈的摇了摇头,他知道同自己这位小妾谈论国事那就是对牛弹琴。
正当魏同年叹气的时候,却发现柔娘的美目中已经闪现出一片晶莹,她拉住了魏同年的手道:“老爷。现今天下已有乱世之象,陕西已经是流寇的天下。河南也被流寇侵犯,朝廷却无力兼顾。贱妾看得出来,朝栋此人素有大志,他胸怀天下,这个贱妾是知道的,但老爷年已是不惑之年,平日里还是这么劳累,这些日子您可是清瘦了不少,贱妾看在眼里总不是个滋味,您就不要这么拼命了行么?”
魏同年感动的握住了柔娘的小手道:“柔娘,你的心意老夫怎能不知晓呢,但山东是朝栋好不用意拼下的基业,他麾下能打仗的武人虽然不少,可能干文官却是不多,老夫身为他的岳父又怎能不帮他呢!况且老夫虽然瘦了点,但却感觉这精神头愈发的充足了。”
魏同年说的不错,自打当上了山东巡抚后,魏同在济南城里是军政一把抓,虽然比起在青州当知府时是累了些,但他的精神头却是更足了。
正当俩人漫步在湖边时,一名衙役快步跑了过来,双手高举着一张信封般大的名刺来到魏同年跟前高声道:“启禀老爷,门外有人递上名刺求见!”
魏同年上前一步从衙役手中接过了名刺一看,这是一张紫黄色一旁鎏金的名刺,名刺的落款上龙飞凤舞的写着“一介儒生”四个大字。
魏同年一看到这四个字,不由一惊,道:“难道是介孺公来了!”
柔娘在一旁也看到了这几个字,不禁奇怪的问道:“老爷,这是谁来了,您怎么这么惊讶?”
魏同年长吸了口气道:“是介孺公,也就是吕维祺吕老大人。”
看到柔娘还是一副懵懂的样子魏同年不禁失笑起来,给柔娘这位平素里足不出户的妇人解释这些她又怎么能懂呢,魏同年赶紧对这名衙役道:“快将来人请到后院小厅奉茶,告诉来人待老夫更衣后立刻过去。”
“是!”
衙役恭敬的行了个礼后赶紧快步向来路走去.......
当魏同年换了一身朱红色的官服赶到后院的小厅时,就看到一名年约五十许人,颌下留着一律长须,长得面容清瘦老者正端坐在靠东面的位子上,在他的一旁还做着一名年纪和魏同年差不多,长着一张国字脸的中年人。
魏同年连忙快步走了上去,来到俩人面前面带惊喜的拱手道:“哎呀,原来是青阳兄来了,这位一定是介孺公吧,同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啊!”
“哈哈.......,隆盛兄咱们好久不见了,今日为兄冒昧来访请勿见怪啊。”
李仙风笑着走了上来,对魏同年爽朗的笑道:“今天小弟和介孺公可是来向隆盛兄求助来的,隆盛兄可莫要拒绝啊。”
魏同年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赶紧上前对吕维祺拜了下去道:“介孺公,您的大名下官可是仰慕已久,今日终于得见真实三生有幸。”
魏同年脸上的神情倒不是装的,吕维祺在崇祯元年复官,曾任南京兵部尚书。后又因“剿寇”不力,归居洛阳,设立“伊洛会”,广招门徒,著书立说。吕维祺著述丰厚,有《明德堂文集》、《孝经本义》、《孝经翼》、《节孝义忠集》等传世,说他是明末的一代文学宗师也不为过,无论是从官职或是声望上来说都当得起魏同年这一拜。
吕维祺倒是没有什么架子,伸手扶起了魏同年含笑道:“魏大人不必如此,老夫早就不是什么兵部尚书了,现在只是一个闲散之人,可当不起魏大人这一拜!”
魏同年恭敬的说道:“老大人莫要折杀下官,老大人乃天下有名的大儒,也是天下读书人的楷模,下官怎敢不敬。”
虽然嘴上如此说,但吕维祺看到魏同年对自己如此恭敬,心中还是大为舒服。
“来来来......大家都入座吧!”看到魏同年和李仙风都站在自己跟前没有入座,吕维祺只好喧宾夺主的招呼大家入座。
众人入座后,侍女赶紧上前为魏同年奉茶,魏同年端起茶杯品了口香茗后笑着问道:“难得吕老大人和李兄来一趟济南,魏某怎能不尽地主之谊啊。不过济南虽然比不得洛阳的繁华,却也有几分景致,不如同魏某一游此处的后花园如何啊?”
吕维祺和李仙风对视了一眼,吕维祺缓缓一点头,李仙风才笑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此时已到七月,仨人静静的行走在珍珠泉旁的小湖旁,珍珠泉旁为一座清雅的庭园,松柏苍翠、杨柳低垂,泉池楼阁错落有致;园内罗锅桥西侧,有一株高五、六米的宋代海棠,至今有千年的历史,相传是济南太守曾巩所栽。
吕维祺看着眼前精美的景致不禁诗兴大发,吟诗道:“泉从沙际出,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日映之,大者为珠,小者为矶,皆自底以达于面。”
魏同年赞道:“吕老大人真不愧我吾辈楷模,这首词真是道尽了珍珠泉的景致。”
“呵呵,不敢当,随意之作而已。只是此时我大明内忧外患,吟诗作对却显得有些霏靡了。”吕维祺摆摆手,随即神态暗淡下来叹道:“魏大人,实不相瞒,老夫和青阳此次前来是有事要求魏大人的。”
魏同年不动声色跟在吕维祺身后半步,并不答话,久经官场的他虽然很是敬仰吕维祺,但感情并不能代替一切。
吕维祺说完后偷偷打量了一下魏同年,看到对方并不吭声,心中暗叹了口气,看来今天要谈妥这件事难度不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