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高权力交替之际,首相徐阶急不可待,匆忙将张居正提拔到礼部副部长的位置。
新领导上任,进行人事调整也是正常的。但调整的是主要位置的主要干部,比如吏部的部长啊,内阁的首相啊,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嘛!至于提拔一个副部长,多数是无暇顾及的。毕竟,当时的事情很多,大行皇帝的丧事要办,新皇帝的登基要办,一系列的程序、仪式,哪里顾得上提拔一个副部长呢?
可是,过渡阶段掌握大权的首相徐阶却在百忙中,趁着大家注意力集中在权力交替上,急急忙忙把张居正提拔的事情给办了。
倘若提拔的是别人,非常时期或者说不是提拔干部的时候非提拔,高拱可能会提出异议,但是这个人是他的朋友张居正,他高兴还来不及呢,不可能去横插一杠拦住的。
所以,翰林院一把手的椅子张居正尚未坐热,就顺利地坐到礼部副部长的位置上了。
那时候,中央部级单位是6+1,一个部两个副部长,总共才12+2个名额,地位与现在的副部长不可同日而语。
但是,徐阶仍然不满足。现在,他急需把张居正提拔到内阁来。张居正尚未到礼部报到,徐阶就开始着手办理张居正入阁的事了。
提拔干部,是有规矩的。制度、惯例都摆在那里呢,正常情况下领导也不轻易公然违反。比如,正常情况下,直接提拔县长做副市长,就不大符合规矩,提拔县委书记才顺理成章;再比如,用干部要“走群众路线”,在一定范围的干部中进行“民主测评”,无记名投票,等等。
那个时代也有类似规定。比如,按照惯例,提拔官员到内阁就需要“走群众路线”,当时叫廷推,即中央中级以上干部和一百多位言官投票推荐。
倘若按照制度操作,很可能办不成,毕竟张居正的资历是很浅的,他的提拔已经够快了。
但是,人治官场,只要领导铁了心要提拔某个干部,总是有办法的。
徐阶火急火燎要提拔张居正入阁,“群众路线”不能走,廷推这个程序要绕过去。
好在,还有特例可循:取特旨。
所谓取特旨,就是不经过法定的干部任命程序,由皇帝直接下诏任命。
过去讲历史一般忽略细节,给人的印象就是皇帝想提拔谁就提拔谁,一句话就行了,其实不是那么回事。比如大明帝国的高级领导干部,像内阁阁员,吏部、礼部的部长,是要经过中央高级干部加言官开会投票推荐的,而且每个职位推荐出三名候选人,报到皇帝那里,由皇帝从中圈定一人。这是正常的程序,但也留了一个口子,就是皇帝也可以特旨任命。
不过这事很少发生。因为这样做,等于皇帝可以不受大臣的监督,就直接任命高级干部,容易理解为皇帝和中央高级领导干部们公开“叫板”。这和儒家反对个人独裁的政治学说是不相符的,会受到舆论的诘难,正常情况下皇帝也不愿意这样做。
但是,正常情况下最反对皇帝特旨任命干部的,往往是首相。因为首相有道义的责任带头反对皇帝以特旨任命干部。但如果首相推荐干部并且提议特旨任命,皇帝为不至于招来批评,也不妨顺水推舟。
要取特旨,内阁里没有强烈反对意见是很重要的。提拔张居正进入内阁,维护徐阶的人不会反对;与徐阶矛盾公开化的高拱也不会反对,他是希望自己的这位朋友尽快进入内阁的,这样,就可以实现他们还在国子监搭班子的时候就曾经憧憬过的携手治国的愿景了。
所以,张居正入阁拜相的事,虽然神神秘秘、仓仓促促,却办得异常顺利,异常高效!就在新皇帝上任刚刚一个月的时候,徐阶拟好了一道任命张居正的诏书:
原讲官、今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张居正,升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着入内阁,同徐阶等办事,如敕奉行,钦此!
这个任命书,是在隆庆皇帝刚刚上任一个月零八天时正式颁发的。这个时候,张居正42岁,离他长期请假后重回首都上班,也不过6年时间,离他被提拔为五品的翰林院一把手8个月,离被提拔为礼部副部长只有10天左右。
想想看,“停薪留职”近6年,重新到单位上班也不过6年的张居正,一年时间连升7级,从一个中层干部提拔成为中央领导核心的一员!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张居正属于坐直升机升上去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