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吹
这是一部童话、小说与散文三结合的集子。
它们既然是不同的体裁,自然而然地各有各的特色。如今把它们编印在一个集子里,读者在阅读时不但不感到单凋乏味,而且又能作比较分析,辨别出各种不同体裁的不同的特点来。
打开这书来阅读欣赏时,由于三种体裁的作品,合印在同一个集子里,就可以随心所欲地爱读童话的就读童话,爱读小说或散文(可惜后者篇页少了些)的就读小说或散文,“**各领”,选读比较方便,有助于促进阅读的兴趣,并获得作品中的效益。
在这里,不妨就三种不同体裁的作品,尝试摆出“卑之无甚高论”的直率的意见,以就教于作者和读者。
作为童话作品,与其他体裁的作品比较来说,它总是奇异而有趣,幽默而又嘲讽,但决不是信笔所至,随随便便地谈天说地,开开玩笑的,此中自有深意在焉。格林兄弟的《狼和七只小山羊》,安徒生的《丑小鸭》,亚·托尔斯泰的《布拉基诺历险记(译作《金钥匙》)》,等等都是。现在这集子里作者创作的中篇童话《虎斑猫和鼠末头》,还不是某一种社会现象的“翻版”吗?短篇童话《小熊借大衣》,则显然是教训光知道外表漂亮,而不重视自己的生活、思想、感情,肯定会上当失败,和祈求的愿望适得其反的象征性的故事。
作为小说作品,共有十篇,在我读来,是这部集子里较有分量,较为优秀的部分,这是因为作者原是一位有经验而又有文学修养的教师,蘸着生活的泉水,然后挥笔写作,写来具有真实感,加上文笔生动,必然会写出撼动读者心灵的作品。这儿且举出短篇《从那一天起……》为例,此文读来情节曲折动人,人物写得有血、有肉、有灵魂,绝不只是一个人样儿的空壳子。作品中的那位白老师,为了爱护学生,行动奇险惊人,在那千钧一发的紧急时刻,把一个“抓车”的学生,从岐路上,不!是从死亡的道路上挽救过来,让他得到了温暖,终于成为一名记者兼作家。而白老师自己,当时正被陷入罪恶的“**”的深渊中,但是她那高度的责任感,无私的热心肠,尽管自己沦落在苦难中,但是爱护学生的思想感情愈来愈强烈,愈真挚,对这种具有“忝为人师”的高尚品德的人,无论哪位读者,也不论年事高低,开卷之后,都会受到感动的。文学作品的力量即在于此,它的教育作用亦在于此。
这里再谈谈作者创作的其他短篇小说。如果对《从那……天起……》,读后感到沉重有益;那么,对《知了叫得欢》就会觉得轻快有趣了。二者同样具有深厚的教育意义。后者的作品描写一个好孩子小斌和一个“坏孩子”阿四,在知了壳上产生了矛盾:阿四抢了小斌的,小斌无力夺回它。可是出乎读者意料之外,小斌辛苦拾来的半袋知了壳,不但没有被抢走,反而赢得了满满的一大袋。这是怎么一回事?原来“坏孩子”阿四早已在丁老师教育之下,转变成为功课优良的好孩子了。作品的结尾,写得非常有风趣,将坏孩子变成好孩子的阿四的名字,谐音成了知了在高树上叫得欢腾的声响,“阿四呀——阿四呀——”这又是作者创造性的神来之笔!
作为散文,很可能作者会受到埋怨,为什么少到只有三篇。这不用急,作者日后会写出更多更好的来。何况这三篇都是佳作,现在且读一读其中的《水冰岸》。粗看起来,这题目就有点儿古怪,不像完整的题式,可是等待认真读下去时,味儿就来了一怎么来着?作者是用写作童话的笔法来写的,所以就显得生动有趣。作品简直是一首洋溢着诗情画意的散文诗;又像是一首科学诗。写来既美,可又有意义。篇中的江岸是“人格化”了的。它有人那样的感觉,作者一而再,再而三地写它那长长的臂膀,先是拥抱着清澈的江水,接着是抱住一片连绵不断的冰层,最后又紧紧地拥抱着清澈的江水,结句笔力干钧地来个“岸是水和冰的母亲和父亲”!一气呵成,蔚然成章,不能不说是篇短而精的佳构。
读完十九篇作品,我很钦佩作者在教课的业余时间里,从事艰辛的文学创作,并且写出三种不同体裁的作品,看来在文学领域里,已经升堂入室了。如果问我喜爱哪些或者哪几篇作品,我会毫不迟疑地这样回答:我爱读小说甚于童话,因为它们写得比较真实感人。只是题材的范围,今后还得扩展些,写出更动人、感人的作品来。对此,我作为一个读者,有厚望焉。
198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