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市似乎在一夜之间冒出了一个新品种:影视文学本。
至少,在我所供职的华东师大影视专业的小小资料柜里,我们所拥有的就有《红色康乃馨》、《大脚马皇后》、《桔子红了》、《好爹好娘》、《刘老根》、《大宅门》、《黑血》、《黑洞》、《背叛》、《寻枪》等等,林林总总地排满了一长格,有一二十种之多。请注意,这些都不是音像制品,而是书,是纸质载体的书籍,是出版社出的文学类作品!
笔者是很欢欣鼓舞的。笔者在教授影视文学创作课程时,曾谆谆教导学生们说,影视文学绝对不是依附于影视作品的可有可无的所谓“脚本”,它应该是或者说已经发展成了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与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剧本一样,具有着自身独立的审美价值。可是理论上是这么说着,可供解读可供佐证的文本却是少得可怜,从图书馆里觅得的,几乎全是二三十年前的、纸质早已发脆发黄了的老版本。即便是这些老古董,也大多是日本的,或是前苏联的,本国文本尤其稀缺。现在好了,一下子冒出了这么多,我们上课的时候,可以不愁没有例证了。
影视文学作为一种新产生的、至今还在不断发展着的文学样式,是一种极富视听形象的语言艺术。与小说相同的是,它用语言材料来叙述故事、刻画人物、描写环境,但它塑造形象,首先是画面形象。它的画面形象,由于具有非直觉的模糊性和具象生成的间接性,被称为准视听形象。在结构形式上,它遵循的主要是蒙太奇的要求。它的语言叙述和描写具有片断性,不完整性,而由语言造就视听形象却又有画面组合的完整性。因此,它是完全不同于其他文学样式的“别一种”文学。当一个影视文学本被作为文学基础拍成影片之后,人们完全可以在观赏影视片之后,再去阅读这个文学本,或者是重温,或者是补充,或者是进一步开拓自己对影视片的欣赏感觉。反之,即使是这个文学本未被拍摄制作成影视片,它仍然可以作为一份独立的艺术产品,供给有一定文学素养的人去阅读、欣赏和体味。
笔者曾在上海的一份大型文学杂志《电视电影文学》上读到过日本电影《失乐园》的文学本。尽管这个电影以及后来又改编成功的长篇电视连续剧我都看过,但这个不过二三万字的文本,由于它文字上的简洁明快、它结构上的时空跳跃、它对白的隽永含蓄、它在字里行间酽酽地蕴含着的日本民族的固有气质,还是给了我极大的文学享受。读这个文本,使我想起了少时读到过的夏衍所写的电影文学本《祝福》。尽管是个改编本,鲁迅原作的高度似乎很难逾越,可是夏衍还是凭借了他的文学功力,将小说成功地化成了另一种艺术形式,使我至今还能记得阅读这个电影文学本时所获得的迥异于读小说时的感觉。
影视文学的这种独立性,应该说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的重视。就全世界范围而言,真正视影视文学为独立文学样式的,好像也就是苏俄、日本、德国罢,我们所能够翻译引进的文本,大多来自这几个国家。当然,也可能可供引进的文本远不止我们已经引进的,如果是这样的,那就只能说是我们自己对此实在是太不够重视,而视野又是太狭窄了。
即使是到了今天,我们虽然突然像是做醒了梦似的,一哄而上地哄出了一阵影视文学本的出版热潮,却也还是难说这都是因为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了这是一个文学的新品种,因而有志于扶植和浇灌。明眼人都知道,《桔子红了》一走红,出版界就一下子出了三个文本:原著的小说,改编的小说,拍摄用的剧本,显然只是出于商业上的目的需要。自然也正是为利所驱,我们的有些作者,也急不可耐地将自己并不精粹的粗糙“脚本”献给了市场,其结果就只能是稀释了影视文学的价值了。至于有些文本,根据它所拍出的影视作品就不是上品,诸如《火凤凰》之类,却也凑着“一鸭多吃”的热闹,将文学本拿出来卖,那就更是只会倒了阅读者的胃口,坏了影视文学的名声了。
话说回来,即使是“鱼龙混杂”,但能有个“大江东流去”也总是好的。优秀的影视文学作品,自会在大量涌现的过程中脱颖而出。对文学有兴趣的读者,倒不妨给这一新兴的文学样式多一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