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媒体(1 / 1)

刘翔飞起来了,媒体疯了。用尽了世上所有赞美的词句,铺天盖地,一遍又一遍,怎么说都不过瘾,怎么说都说不够。这的确是个让人发疯、疯了也值得的日子。只是,在这疯狂般的喜庆和自豪中,带出一种骨子里的自卑,每抬一句刘翔必贬一句黄种人:黄种人田径不行,在世界短距离跑道上从来没有出现过黄皮肤……

刘翔参加的好像不是一百一十米跨栏赛,而是皮肤大赛。由于他是中国人,这块金牌的分量就不一般。倘若他是白人或黑人,难道这块金牌就会贬值吗?这么集中这么**裸地通过对黄种人的蔑视来抬高刘翔这块金牌的价值,这是高兴得过头了,还是暴露了某种不正常?别看平时说得那么热闹,原来骨子里并不认为自己是可以和西方运动员平起平坐的,好像另外已经拿到手的二十六块金牌加在一起也抵不上这一块。

可是,我记得真正产生世界男女飞人的大赛是百米大战。我们在报道上淡化从来都非常引人的百米大赛,就等着突出我们占优势的一百一十米栏?这原也无可厚非。可是不要把这个说成是唯一的、最好的。刘翔是公平地有尊严地赢了世界顶尖的百米跨栏高手,成为新的跨栏王。我们对他的称颂和褒奖也要对得起这种公平和尊严,何必在皮肤上做这么多文章?看看外国媒介怎么评价他:“优雅男孩”、“漂亮的起跑”……

我们起哄式的吹捧对得起刘翔的“优雅”和“漂亮”吗?这让我想起在决赛前,我们的电视记者举着话筒几乎问遍每一个参加一百一十米栏决赛的选手:“你认为谁能夺冠?”记者的意思很明白,希望人家都说出是刘翔。可那些外国选手偏不这样说,有的点着自己的鼻子尖说:“是我,当然是我。”老实一点的回答说不知道。在大赛前向选手这样发问合适吗?是用心理战术故意扰乱竞技对手的心境?在闪耀着青春气息的李婷和孙甜甜夺得女子网球双打的金牌后,记者采访竟说出这样的话:“你们真是一对黝黑黝黑的黑马!”又是在广大的电视观众面前,拿两个了不起的非常值得崇敬的姑娘的皮肤调侃。

过去人们一直把奥运会称做“体育盛会”或“体育盛事”,现在没有人这样叫了,国际媒体一致的称呼是:“世界最大的媒体盛事(one of the world's biggest events)。”细想也的确不错,奥运会办得空前盛大要靠媒体炒作。奥运会的主要财源也是靠出卖电视转播权。所以全球每天才能有几十亿的人通过电视观看比赛。在地球的任何一个方位都能对赛场上的每一个细节、运动员的每一个动作看得清清楚楚。别忘了,现在比赛都现场直播,记者的言行也被看得清清楚楚。摄像机镜头能放大人的优点,比如在奥运的氛围烘托下,所有的冠军都很美,这是成功、是精神赋予他们一种光彩。但,摄像镜头也能放大人的缺点,不仅放大被采访对象的缺点,也同时放大记者的缺点。还记得全国的电视歌手大赛吗?歌手常常被问得张口结舌,在全国电视观众面前异常尴尬,主持人和评委的胡乱点评却更出丑。不是随便什么人拿个话筒,就是“无冕之王”、“天之骄子”,别忘了电视对人的文化底蕴和内在气质格外挑剔。

我觉得雅典对得起他们的神,深知“媒体盛事”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一定要让全世界的人在电视里看到一个整洁幽静的雅典,一个严肃干净的奥运赛场,所以把全市两万多件广告牌统统摘掉,赛场无广告,选手的衣服上不得挂广告。而我们的中央电视台,在播放刘翔创造奇迹的节目当中插播广告,刚把“风之子”吹得神乎其神,突然刘翔用跨栏的动作去跟滕海滨抢一罐可口可乐。紧跟着中国乒乓球队的总教练蔡振华出场,手里拿着个什么产品一本正经地宣布:“我能!”

你能干什么?

我们的媒体就是这样对待奥运英雄,操办中国的“媒体盛事”?明星做广告是潮流,无论谁说什么都没有用,但明星们在接广告的时候最好不要光看给钱多少,稍微斟酌一下广告的内容。我欣赏航天英雄杨利伟,他也是不小的英雄吧?就没见他做过有损自己身份和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