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顺口溜”(1 / 1)

无须否认,现代社会流行顺口溜,而且已经“溜”成了一种奇特的世俗文化景观。

你说吧,近年来,中国人谁没有听过或传过顺口溜?一提这三个字,人们的脑子里立刻就会蹦出几个精彩的段子……现在还有什么现象、什么领域、什么人,是顺口溜不能编派的?只要是老百姓关注的东西,准会有顺口溜编出来。

它无处不在,无孔不入,通俗上口,广为传播。

顺口溜竟然这么受欢迎,自然是有原因的。装作没听到或没看见,不如正视这一事实,研究一下顺口溜是怎么“溜”起来,并“溜”成气候的?

别看谁听到新的顺口溜时都会哈哈一笑,但人人心里又都很清楚,顺口溜现象的产生并不像表面的逗笑那么单纯,有着更为复杂的社会原因和现代人的心理因素。听起来简单,深咂滋味却不简单,别有意趣存焉。

当然也不可否认,顺口溜作为群众的口头创作,有着大量粗俗不堪的内容。那么作为眼下最红火的网络文学,以及很正规地印成铅字的流行文学,不也有许多低级庸俗的东西吗?又何必苛责不能登大雅之堂的顺口溜呢?

当然也有许多报刊会经常正式摘发一些当下正流行的顺口溜,还有人每隔一段时间就把流行的顺口溜收集整理,编辑成册,正式出版。我至少见过四种版本的《顺口溜汇编》,每一本都很厚,定价不低,销路却还不错。

但是,眼睛阅读印到纸面上的顺口溜,跟用耳朵第一次听到这首顺口溜的味道,可要大打折扣,效果差远了,有些根本就让人笑不起来了,你说怪不怪?世间有许多东西靠耳朵听不行,需用眼睛看才过瘾。而顺口溜为什么看不如听呢?

顺口溜,顺口溜,顺口溜出是为了让你顺耳进去,你听就听,不听就随风而散,查无此据,概不负责。它的魅力,或者它的杀伤力,就在于它的生猛鲜活,以直对隐,以粗对雅,以下犯上。一旦印成文字,必然要加以修饰,让它合文法,不刺眼,太直了要绕一下,太粗的要弄细点……这样一来顺口溜就变成了“顺眼溜”,味道自然也大不一样了。

怪也就怪在这里,正是这样“来无影去无踪”的东西,却以一种无法阻挡、防不胜防的强势,加入到当前的社会流行文化当中。不能不承认,这种顺口溜出来的东西,却对社会时事和权力阶层多多少少起到了一点监测作用。当然是民间的测试、民心的度量。无论是谁,成了顺口溜嘲讽的对象,就离倒霉不远了。俗云:“千夫所指,无疾而终!”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将顺口溜视为群众的一种呼声,口无遮拦,荤素全有,出其不意,以逗笑为目的。其中所有的寓意,包括调侃、规劝、嘲讽、鞭挞,都是通过笑来完成。这是民风所致,国情所致,中国人特有的机敏和幽默所致。老百姓以顺口溜的形式发言,是民意的宣泄,也使社会有了出气孔,不至于闷得发酵而酿成沼气。让生活健康明朗,阴阳调和,平安少事。

故此,真还要感谢顺口溜。

但我翻遍了手边的工具书,却查不到关于“顺口溜”这三个字的出处。或许就是过去人们所说的民谣?《诗经·魏风》有云:“心之忧矣,我歌且谣。”《毛传》解释说:“曲和乐曰歌,徒歌曰谣。”可以称顺口溜就是不配曲的流行歌谣,它的传播广度,绝不亚于现代流行歌曲。

袁宏道《答李子髯诗》称:“当代无文字,闾巷有真诗。却沽一壶酒,携君听竹枝。”竹枝词也是一种民间歌谣,竟被袁宏道评价这么高。顺口溜来自民间,百姓因心之忧、心之忿,“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所以,顺口溜最爽直快捷地表达了群众的情绪,直出肺腑,平实质朴,幽默鲜活,辛辣刺激。无论在什么场合,无论在场的有多少人,无论是些什么身份的人,每听到一首新的顺口溜,都会抚掌称快。

请问,当下还有什么作品,能有这样的社会效应?如《四大闲》中先把“大款的老婆”和“贪官的钱”摆在了前面,是大款们制造了“现代多妻制”,养二奶、包情人、带小蜜,“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办公室有好看的,身边有发贱的,远方有思念的。”据报载,广州等一些发达大城市的郊区都出现了“情妇村”,其四周挤满美容院、健身房、歌舞厅、酒吧等娱乐消闲场所。

贪官的钱“含金量”最高,“工资基本不用,老婆基本不碰”。有些贪官出了事,家里犄角旮旯都藏着钱,闲着没有用。他们贪,不是因为缺钱,而是一种心穷的病态反映。

顺口溜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谁也无法知道作者是谁。这些年社会上流传了那么多顺口溜,简直可以车载船装,特别是在盗版盛行、版权纷争不断的今天,竟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抢哪一首顺口溜的版权。

顺口溜的创作讲究切中时弊,又要自然流畅,好的顺口溜甚至很严密,漏掉一句或改动一句味道就变了。有时你在向朋友们转述一首新顺口溜时忽然忘了一两句,自己若想临时现编几句补上去,那可就难了,怎么编都不是原来的味道。哪怕是请在场的人一起帮着编,大家当场可以凑出许多句子,却每个人都觉得不怎么顺,不如人家原汁原味的顺口。

而顺口溜首先就要“顺”,要有一种自然的流畅感和幽默感。可见,能够流传开来的顺口溜,创作时是经人下过功夫的,或集多人智慧反复推敲和锤炼而得。

那么,这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呢?这才叫创作不为名利,“万人如海一身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