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话龙(1 / 1)

到农历腊月二十三糖瓜祭灶的时刻,我终于听到了迎新年的第一组鞭炮声。神龙见首不见尾,人们已经感觉到龙年的龙味儿了。

在此之前我曾经担心,人们似乎把全部热情、精力和希望都用在迎接阳历的“新千年”上了:寻访太阳的足迹,争先沐浴新千年的第一缕曙光,连续不断地庆祝,通宵达旦地狂欢,待热闹过后却发现旧千年的最后一刻和新千年的最新一刻并无什么明显的差别,苦的照样苦,难的仍旧难,欠钱的也没有人代为偿还……欢乐过后不免有那么一点怅然若失,还有那么一点疲惫,到了年根底下还冷冷清清没有一点年气。莫非对所谓“新千年”的庆祝透支了中国人过春节的兴头?西方人制造的“千年虫”没给电子世界造成多大的麻烦,难道能咬伤东方的龙年?

多亏是龙,《周易·系辞》里说它是“精气为物,游魂为变”。上下数千年,特立独行,奇气横溢。或从容舒展,吞吐回环;或傲睨万物,俯仰古今。临近年关,突然驭风嬉云,满天响亮,声势赫赫地一扫新千年庆典后的沉闷,舞动金爪把炎黄子孙带进春节的洋洋喜气之中。

这就不能不说说数千年来一直伴随着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龙。华夏祖先为什么要以龙为自己的图腾?龙——又是怎样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大多是选取一种具体的动物。如美国人崇尚白头鹰,俄罗斯民族偏爱北极熊……太具体了就要受那种动物本身局限性的制约,任何一种动物总是有长有短,有优有劣,经不住深追。以此寄托整个民族的情感、文化、历史和理想,难免会有许多尴尬之处。

而龙,“变化非常物,含生类不群。天渊无定在,大小忽相分。万甲尽藏雨,浑身通绕云”(明代陈成的《龙》诗)。最擅长画龙的陈容也这样形容龙:“扶河汉,触华崧,普厥施,收成功,骑元气,游太空。”谁能说得清这是何方神灵?其形体变幻莫测,其身世迷离恍惚,千百年来众说纷纭,未知孰是,这就赋予龙一种诡异奇幻的神秘色彩。

神而秘,就有了永恒的魅力!

古籍曾为我们勾绘出远古时代人龙难分、人龙杂处的生动社会图景。传说的河伯是人面,乘双龙。《淮南子》里说:“雷泽有神,龙身人头,鼓其腹而熙。”《山海经》干脆描述了一个龙蛇的世界,远古时期的神、神人、英雄无不是“人首龙身”或“人首蛇身”,有点像西方的天使都长着翅膀一样。如开天辟地的盘古,东方的天帝、创造万物的伏羲,炼石补天、黄土做人的女娲,统一中原的黄帝,防洪治水的夏禹,火战专家祝融,以及共工、相柳、贰负、烛龙等,无不龙形化,犷悍猛毅,力大无边!

龙——充溢着原始的活力、野性和神圣的威仪。

它代表了一种精神——宽广博大的宇宙意识,忠贞无畏的进取决心,高蹈胸怀,昂扬志气。汉字里形容这种精神有许多词组:猛若蛟龙、龙舟竞渡、龙腾虎跃、龙马精神。

龙——代表了中国人崇尚的一种健和美。在那腾跃而起、飘飘凌云的刹那间,凝聚起无穷无尽的力量,起伏有致,灵动自如,“乘雷车,服应龙,骖青虬,登九天……”何其美哉!是阳刚之美,是飞动之美,充满活力和创造力。

龙——以其独特的精神魅力持久不衰地影响了我们民族文化乃至民族性格的生成和发展。

从古至今,我们的建筑、音乐、舞蹈、绘画、诗歌、体育、服饰等等,更不要说庆典和祭祀,哪一项能缺少得了龙?由此可见,我们的确是“龙的传人”!

即使是在十二生肖中,龙占辰时,早晨七到九点钟,正是一天当中最好的一段时光,据说这个时候最适宜群龙布雨。我们的新千年由龙开道,实在是三千年才能有此一遇的幸事、乐事。

民谚说:“龙抬头,小囤满,大囤流。”年年都有龙抬头,今年可是龙不走——这才是中国人的“新千年”。让我们用全部真诚和热情祈拜这个龙年,祝福龙的子孙生龙活虎,祝福我们的民族在龙年里龙凤呈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