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下跪的事比较频繁。山东济宁市副市长李信,为掩盖劣迹向举报人下跪。劣迹没有掩盖住,反而被曝光了。重庆一家企业的三男一女四白领,因业绩不佳,自罚在公共场所下跪一小时。他们选择在早晨上班的高峰期,“齐刷刷跪在电梯门前,对着出入电梯的人鞠躬问候:‘早上好!’让人躲避不及,被吓一大跳。”
跪着怎么“鞠躬”?应该叫磕头才对。难怪有人会被吓一跳,平白无故受人磕头,按民间说法是要折寿的。如果说折寿是迷信,折跟头、掉乌纱帽是很有可能的。据《新京报》载,二〇〇五年六月,河北绳油村数百名村民为了政府征地的事向定州市委书记和风下跪,和书记极其傲慢,以嫌弃和蔑视的口吻嘲骂:“别来这一套,这个我见得多了!”
太张狂了,一个县级市委书记真的能经常见到别人给自己下跪吗?果然,没过几天此人就被撤职了。也常见媒体报道,有些老板逼得打工者下跪……一家律师事务所的调查证实,这些苛刻的动不动就逼迫员工下跪的老板,少有成气候或发大财的。
“**”期间被逼迫下跪成风,街头或批斗台上常常会跪成一排乃至一片,可生活很快就颠倒过来,那些下跪者重新站直了,风光依旧甚至成了更为重要的人物。倒是那些用野蛮和暴力逼人下跪者,或被抓、被杀,或不知所终。
这就是说,下跪者常常并非真是弱者。有时胜者、强者也得跪。中国历史上不可一世的秦始皇,就给小小的安陵使臣唐雎下过跪。秦始皇使诈,口头许以五百里之地换取只有五十里的安陵,安陵派唐雎去辞谢。秦王威慑道:“公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曰:“臣未尝闻。”
秦王道:“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问:“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答:“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说罢挺剑而起,直指秦王。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
看来这个“跪”字,还真有文章可做。人的脚,本应撑在底下,有了需要躲到后边晾起来就是“跪”。在远古时期,人的跪不算一回事。因那个时候的人如果不想站着了,就席地而坐,坐得时间久了屁股又凉又疼,会坐的就将尾巴骨垫在两个脚掌上。坐累了身子前倾,屁股离开脚掌,重心移到双膝上,就成了跪。因此跪和坐差别不大。
跪——真的成了一回事,表达某种意义,有了象征性,还是炎黄子孙的老祖宗轩辕黄帝带的好头。《庄子·天宥》记载,黄帝到空峒山向广成子问道,“膝行而进,再拜稽首而问”,问道之后出来时“再拜稽首而退”。于是,人下跪就有了目的:有所祈求时要跪,参禅拜佛、祭奠祖宗、求神灵保佑,以及感谢别人的大恩大德时就要跪下。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跪的味道也跟着一点点地演变。有学者考证,残唐五代以后,椅子从西域传入,跪也随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贵人高坐椅子之上,比跪着的人高了一截,跪者的脸正对着椅子上的贵人之胯。倘是再磕下头去,跪者的脸便只能对着贵人的脚。如此一来,跪就有了明显的低贱和耻辱的成分(左泥《古今跪事略考》)。
谢罪要跪,被砍头要跪……这是不跪不行的。男人下跪一般都没有好事,最普通的是死了爹娘都要跪,即所谓“孝子头遍地流”。一是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二是为父母在生前所犯的过错赎罪,好让他们顺顺利利上天堂。但,古人讲“男儿膝下有黄金”,不是发生大事或万不得已,人是不可轻易下跪的。不要以为受人一跪是很惬意、很争面子的事,即便那些跪倒的真就是生活中的卑贱者、屈辱者和失败者,一般人也是当不起别人一跪的。
世界上最著名的一跪,就是许多年前口碑原本就不错的德国首相勃兰特,代法西斯德国向波兰人民谢罪,在一个重大的外交仪式上竟当众双膝跪倒。他的那一跪感动了世界,使德国很快站了起来。日本现任首相小泉纯一郎,经常参拜他们的“靖国神社”,拜鬼大约也是要跪的,他这一跪却跪出了骂声一片,跪得让整个日本站起来都困难了。
跪——原本就有因敬而跪、真心想跪、胆怯而跪、假跪、智跪、不得不跪等多种多样。
王允给自己的奴婢貂蝉下跪,是要她深入虎口,卖身使连环计,杀董卓害吕布。可谓“智跪”。而现在的一些男人常常会主动给女人下跪,多不怀好心眼儿,正像黄鼠狼在吃鸡之前,前腿一弓,先要向鸡深深一拜,然后一扑一咬,大功告成。连上不了台面的阿Q向吴妈求爱,都会玩儿下跪的把戏。还比如男人在外面拈花惹草,弄出麻烦,最常用的一招儿就是给老婆下跪。被欺负的女人都是“千金难买一笑”,正好一跪能博得女人一笑,岂不等于跪出了千金?据现代医学证实:多跪是一种对身体大有好处的运动。
如此说来,男儿膝下不仅有“黄金”,还有健康。反正现在的男人们已经让妇女界大为失望,失望多年了,不如索性调动膝下的“黄金”,来个大跪,多跪,三拜九叩,既有利于自身健康,又有利于家庭和睦、社会安定。
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