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不要伤害孩子的心灵(1 / 1)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繁琐的家务操劳中,也许你不在意,或者忽略了鼓励孩子的上进心。其实,不论儿童还是青少年,都有上进心、好胜心,也和成年人一样,十分需要树立自尊心、自信心。

我念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有过一次当小记者的美好经历。那年老师留给的暑假作文题是《一次独立采访》。采访谁呢?爸爸说,“就去拜访你二爹吧。”北京话二爹就是二叔,指的是作家老舍,我父亲与他是拜把子兄弟,两家人都是满族,世交。那是八年抗战的最后一年,我们都逃难来到了重庆,为躲避敌机轰炸,住在远郊区。从我们住的歇马场出发,最近的途径,是走20里山路到达北碚的舒家。弟弟也要跟着去玩儿,妈妈不放心,就动员爸爸带我们乘公共汽车一起去。当年远郊区的公共汽车一天只有一趟,上午从北碚开往重庆,下午返回,从我家到车站有8里地,还不如走山路便捷呢。爸爸说,“要是大人带着去,那还算什么独立采访啊?”他鼓励我和弟弟自己走着去,又说,“咱们逃难的时候走过那么多山路,遇见土匪都不怕,现在还怕什么!”

第二天早饭后,我领着弟弟进了山,走羊肠小道,沿途问路,观看山坡上的野花,听着鸟叫,十分得意。来到北碚舒家,已是满头大汗,进门吓了胡絜青二婶一跳,“哎呀,你妈妈也真放心,让两个宝贝儿子自己走着来啦!”此时已近中午,洗洗脸就开饭了,是二婶捏的碎子油(猪网油)韭菜馅包子,我走饿了,一连气儿吃了8个,二爹绷着脸说,“孩子,悠着点儿,咱可还有下顿儿哪。”

饭后,我说明来意,二爹就领我参观他的书房,给我讲“文房四宝”,赶巧看到了他正在写作的《四世同堂》手稿,还让我看了大本纪念册里文友们的题词墨宝。许多草字我不认得,只记住了两句,“换他肉二斤,写稿三千字”。

傍晚和舒家的孩子们一块儿玩,听舒济、舒乙讲他爸爸的笑话儿:一天,家里来了客人,老舍先生要留客人在家吃顿饭,就悄悄地夹了一套旧西服出门,送进当铺,拿着那点儿钱到菜市场去买肉,凑巧遇见个卖猫头鹰的,老舍一家人都爱猫,这猫头鹰也长得十分可爱,他就用买肉的钱把猫头鹰买回来了。孩子们非常高兴,争着喂猫头鹰,可是馒头、白薯都不吃,原来这家伙只吃肉。老舍先生还是绷着脸儿对猫头鹰说,“连我都没肉吃,你请便吧!”就放生了。

回到家,爸爸让我把这些见闻如实地写进作文里。还给予指点,“抗战时期,大文豪如老舍者,生活也很清苦啊。”作为结尾。这篇作文果然得了高分,老师还在课堂宣读,又让我参加壁报社,当小记者,经常采写小稿。这件小事大大增强了我写作的自信心,喜爱作文,也敢于写作,参军后,19岁开始发表小说,甚至影响到我的一生,终于走上了文学之路。

家长只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的机会是很多的,在学习、生活、社交活动中,乃至游戏当中,处处都有这样的机会。譬如,孩子把同学带到家里来玩,你最好让他以小主人的身份出现,让他自主地招待来客。孩子们玩什么,下棋该走哪一步,打扑克该怎么出牌,你都不必干预。让孩子感觉到他是这个家庭的小主人,自己肩头也担负着一份照管家庭的责任,做家务,搞卫生,讲礼貌,他也就有了自觉性,好处甚多。又如,你带孩子到朋友家去玩,你若送给朋友礼物,也要准备一份小礼物,由孩子送给那一家的小朋友,对于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很有益。这份小礼物,若是孩子自己画的图画,自己制作的玩具,或者使用孩子自己的储蓄由他自己买来的礼品,那就更有意义了。小礼物无须贵重,而在于尊重孩子独立的人格。

同样重要的是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现摘抄报纸最近发表的几篇文章,供家长们参考。

2002年4月11日阿根廷《民族报》有篇文章值得一读《轻视和羞辱将对孩子造成永久伤害》:

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轻视和羞辱孩子的父母可能对自己的子女造成永久的伤害,父母应该给孩子更多的赞扬和亲吻,而不是尖刻地批评。

美国州立俄亥俄大学儿科教授查尔斯·约翰逊说:“身体所受的伤害还会愈合,但精神伤害却可能伴人一生。”

这份题为《对儿童的精神虐待》的报告是美国儿科学院关于儿童遭受精神虐待的一系列报告的第一部分,报告发表在《儿科》4月号上,目的是帮助儿科医生觉察和重视这种虐待儿童的现象。专家们列举了父母可能对子女造成精神伤害的几种行为方式。

轻视孩子,让孩子感到羞愧,利用、吓唬孩子,对孩子或者他喜欢的人进行暴力威胁,拒绝给孩子以情感回应和言行不一等都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

约翰逊指出,在每年掌握的近百万例虐待儿童案件中,5%~7%与此类精神虐待有关。遭受精神虐待危险最大的是父母正在闹离婚的儿童,父母吸毒或酗酒的孩子,以及大脑或生理有缺陷的孩子。

遭受虐待的儿童今后出现其他问题的危险也较大,例如意志消沉、有自杀倾向、自我贬低、感情失控、饮食紊乱、有反社会行为、犯罪和健康状况差等。

约翰逊强调,除了判断孩子遭受精神虐待以外,儿科医生还应该教会父母教育孩子的适当方式。他说,很多父母都会说:“我爱我的孩子。”但“他们是真的爱孩子本身还是爱他们理想当中孩子的模样”?

教授建议家长们正视孩子的现状,发扬他们的优点,而不是一味地指责他们的缺点。

2002年4月25日委内瑞拉《分析报》发表了题为《保护儿童的心理健康》的文章:

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报告说,世界上20%的儿童有精神健康问题。

专家们指出,贫困和冲突局势引起了儿童和青少年意志消沉和自杀现象明显增多。家庭环境和接受教育的程度是关键。专家们认为,抑郁心理是人所生活的家庭环境造成的。

由于滥用毒品、自杀、受伤和暴力等原因,每年大约有150万青少年死亡。因为精神抑郁、精神分裂症以及神经紊乱等疾病的困扰,造成许多青年走上了自杀的道路。其他不太严重的精神紊乱现象一半都有社会因素,它们是在病态环境和习惯中发展而来的。

对于有些青少年来说,父母离婚后,同养父母及其子女在一起重新组成家庭或者过多地搬家,都是造成精神紊乱的原因。

自杀是在极端情况下的一种“解脱”方式。自杀现象较多地发生在家庭结构解体的家庭中。

造成自杀的危险因素有:毒品、酒精、品行问题、利益丧失、学习失败、冲突家庭等等。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已经达成协议,要求立即加强医疗卫生方面的服务,投资将不仅仅限于医院或卫生部门,还应该把援助送到居民团体和家庭之中。此外,必须开展教育,在青年和成年人之间建立交流关系,并且给予青少年发挥其能力的机会。

2002年6月26日法国《世界报》发表题为《中国一部分青少年面临心理健康问题》的文章:

两个年龄为13岁和14岁的少年购买了一桶汽油。因为他们与位于北京海淀区学院路的蓝极速网吧老板发生了争执,于是下决心要洗刷耻辱。他们报复造成的结果是24人被活活烧死。这两个愚蠢的少年在6月15日星期六夜里放火焚烧网吧,当时里面还有许多大学生。

这一悲剧在中国引起了强烈反应,促使北京和上海的市政府关闭了所有的网吧,以便确认它们的合法性,因为有很大一部分网吧属于非法经营。此外,这场悲剧还使中国面临着青少年犯罪问题。

尽管没有指出青少年犯罪的具体数字,但中国媒体大量报道了一些个别案例。如2000年初浙江省一名17岁的高中生用锤子将母亲打死;今年3月18日,北京一大学生用假枪将两名女孩劫为人质;同一天,天津一大学生因杀害自己的父亲和祖母而被捕;3月19日,科学院一研究生被执行死刑,就因为没能成功地**其女友的女伴,该研究生愤而将其女友杀害;3月20日,成都一大学生将一只小狗放到微波炉里烘烤。这最后一个事件与前几个相比确实没有那么严重,但它表明对动物的伤害事件日益增多。今年2月底,北京著名学府清华大学的一名学生因向北京动物园的一头熊身上泼洒硫酸而引起公愤。而据他本人解释,他只是想看看熊对硫酸气味的反应。

很显然,中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在一个充满各种形式的变化的社会里正经受着严峻的考验。专家们认为,有3000万年龄不满17岁的青少年遇到了心理健康问题。在小学和中学,这个比例大约在21%至32%之间。在大学,这个比例介于16%至25%之间。

报纸上刊载了大量的分析文章。《工人日报》谈到了年轻人恐慌不安的5个理由,如日益追求物质享受、过分娇惯的“独生子女”人数增多、父母离婚率上升、媒体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学里和劳动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最后一个因素让一些年轻人感到很受伤害,因为他们普遍对逆境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法制日报》概括说:“我们这个时代的青少年身体营养过剩,而心理营养不足。”

具有超人的竞争力这一想法促使家长想把孩子培养成“学习机器”,而现在已出现了一种对此持否定态度的反映。

2002年6月2日《北京晚报》的一篇报道《铁链锁顽童》引起了许多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文章较长,摘要如下:

深夜,少年脚锁铁链流浪街头

5月14日夜间11时许,江西省南昌市胜利路步行街有个少年一边走一边东张西望,脚还一瘸一拐的,引起了民警的注意。走近一看,民警大吃一惊,这孩子左脚上竟然锁着一根比拇指还粗的铁链……经过民警和记者耐心询问,这孩子才说,“我叫张强,铁链是我爸爸锁的。”原因是家长怕他往外跑,已经锁了好几天,他还是偷着跑出来了。

张强被父母打怕了,不敢回家,所以不肯说清家庭的住址。夜深了,民警只好把他带回派出所,记者给他买来早点,跟他谈心,第二天上午才用车送他回家。

回家,迎接孩子的依然是打骂

一见张强,外婆就想拉他下汽车,并且动手打他。在大家的劝阻下,白发苍苍的外婆禁不住痛哭失声,却还是说着“你没上学,做贼啦”之类的话。

十几分钟之后,正在上班的妈妈闻讯赶回来了,大吼一声“死下来!”随即挥手便打。此时的张强,拼命往汽车的角落里躲,哇哇大哭:“我不回家,我不回家!”

当地派出所的民警也赶来了,认为就这样把孩子送回家,继续挨打,效果不好。他卸掉张强脚上的锁链,把孩子先带回派出所,约请有关方面的人士和家长共同解决这桩家庭暴力问题。

下午,派出所民警,居民委员会干部,张强所在的子弟小学教师,和张强的父母一起出席了一个教育张强的协调会。记者这才了解到“铁链锁顽童”的来龙去脉。张强的父亲是一家酒店的保安员,母亲是纺织工人,他们白天都要上班,很少时间管教孩子。张强在子弟小学读5年级,平时就很调皮,不喜欢上学,常常逃课去玩电脑游戏,有时晚上都不回家。去年,他甚至偷着拿了家里960元钱,一个人跑到了外省,被民警送回来。为了教育好这个顽劣不化的孩子,父母操碎了心,两人还常常为他发生口角。在打骂都不起作用的情况下,父亲只好用铁链锁住儿子的左脚,以防止他到处乱跑,直到上学时才开锁。

这个协调会开得比较好,居委会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帮教小组,一方面耐心做好张强父母的思想工作,引导他们采取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另一方面帮助张强补习功课,争取他早日改掉贪玩的陋习。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张强的父母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承诺再也不打孩子了。5月16日,张强又回到学校上课。

孩子,怎样健康地走向未来

“张强事件”发生后,南昌市民反响强烈,一时间,“家有顽童怎么办”、“怎样才能让孩子健康地走向未来”等问题,成了街头巷尾人们议论的焦点。不少热心人纷纷致电媒体,呼吁广大家长充分考虑孩子的自尊,用温和的教育方法,靠自己的爱心教育孩子健康成长。

第17中学的李老师认为,作为家长,应该对孩子多鼓励、多引导,千万不要在公共场合打骂孩子,因为孩子的自尊心往往也是很强的。当着众人的面打骂孩子,只能让孩子觉得自己很没有面子,久而久之,他就会产生逆反心理,甚至自暴自弃,棍棒底下是出不了人才的。

共青团江西省委学校部部长陈琳认为,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张强的遭遇都是令人同情的,其父母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对孩子的教育,涉及家庭、学校、社会等方方面面,需要社会各界做出共同努力。孩子的可塑性很大,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需要社会各界的关爱。

家里也有顽童的王先生认为,家长动手打孩子是错误的甚至是违法的,弊大利少。那些引诱青少年的黑网吧,应该依法取缔了!

2002年6月16日《检察日报》的一篇报道《心理健康教育亟待补课》,说一个孩子12岁被打受辱,16岁杀人报仇,读后令人触目惊心:

今年4月,重庆市潼南县检察院批捕了毒杀同学的高一学生、16岁的犯罪嫌疑人汤某。此案令人惊诧,发人深省。

3月1日是潼南县某中学新学期的第一个周末,当天下午,该校高一学生徐某突然死亡,尸体被凶手扔在学生公寓三楼的楼道里。

16岁高中生暴死,引起了当地警方高度重视,也引起了县、市有关部门的极大关注。经过不到一天的侦察,案件告破。犯罪嫌疑人汤某承认,徐某“是我杀的。4年前我就想弄死他,只是没有机会,现在机会来了,我就把他弄死了。”接着,他不慌不忙地交代了作案经过和动机。

小学六年级时,徐某和他打过架,他被打得很惨,在同学面前丢了面子,他为此发誓:这个仇一定要报。由于初中时徐某与他不在一起上学,他不好下手。高中时两人都考人同一重点中学,又在一个班里,住上下铺,每天看见同为班里学习尖子的徐某,他心里就有股窝囊气,感到很耻辱,便狠下心来要报4年前的被打之仇。

3月1日早自习时,他开始了毒杀徐某的行动。课间,他到街头买了无菌包装的花生奶,将鼠药投进花生奶里。

下午学校放假,他约徐某一起到校外玩电子游戏,打台球,并由他付钱。随后,他又买了麻辣胡豆回宿舍请徐吃,吃完胡豆后,就将下了鼠药的花生奶递给徐“解渴”。不一会儿,徐某感到头重脚轻,他便将徐扶进卫生间说,“洗个澡就会好了”,并将水龙头开得很大,企图让水声掩盖徐的呻吟声。徐某还未脱完衣裤便倒地身亡。

他镇静地将徐脸上的污物擦掉,为其穿上衣裤,然后沿学生公寓的消防通道将徐背到三楼扔在过道里。之后,他到食堂买了馒头和包子,又到校外电子游戏厅若无其事地玩去了。天黑后,他才返回宿舍,将作案工具带出学校扔到小河里,然后打“摩的”回家。后来警察找他去“作证”,他也是不慌不忙,镇定自如。

据办案检察官介绍,像汤某这样的年龄制造出如此大案,且作案手法老道,心态之平静,实属少见。

该校政教处主任得知汤某的恶行后惊得目瞪口呆:汤某虽然生在农村,家境贫寒,但在学校表现不错,语、数、外三门主课成绩都是全班第一名。如果正常发展,考重点大学绝对没问题。现在他犯下如此罪行,叫人不可思议,真是太可惜了。

汤某父母得知此事后也是大吃一惊,感到不解。案发后,儿子回到家做作业,看电视,看不出丝毫异常。

心理医学专家分析认为,诱使此案发生的原因很多,从心理学角度看主要有两个:

一是在汤某成长过程中,片面追求高分数,以成绩好坏“论英雄”的应试教育现状,使家长、学校忽视了综合教育,使他不懂得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因此,当他遇到委屈或伤害时无法接受,极易产生报复心理。二是在汤某产生报复心理后,无人正确疏导其情绪宣泄。老师和学校则只看重学生的勤学精神和分数高低,忽视对学生的社会行为、情绪表达的正确引导。因此,他在自我狭隘的情感里越走越远。此案是现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典型,是汤某长期以来心理畸形发展的恶果。汤某的扭曲心理未被人察觉,一方面有他的好成绩掩盖,另一方面也是家长、老师与学生交流太少的结果,这使他们难以发现学生的思想包袱。

这不仅是两个16岁中学生的悲剧,也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悲剧。汤某的高智商没有引导他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相反,他却制定如此周密的杀人计划,成为骇人听闻的少年杀人凶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家长、学校、社会应引起高度重视,否则,类似由畸形心理导致的悲剧难免重演。

2004年4月1日、2日,北京《娱乐信报》连续刊载两篇报道,其一是,《15岁少女连刺情敌17刀》:

15岁少女,为了报复抢自己男朋友的好友,竟向好友身上连刺17刀。

2004年2月的一天晚上,家住朝阳区小红门乡的张师傅下夜班回家,经过铁道路口时,听到断断续续的“救命”呼叫声。他循声跑过去,看见一个满身是血的女孩挣扎着走几步又跌倒了……他立即报警。一起有预谋的故意杀人案浮出水面。

15岁的小颖与14岁的小静不仅是同学,还是谈得来的好朋友。小颖在一次同学聚会上结识了17岁的社会青年张某,两人很快产生恋情。小静通过小颖认识张某,此后三人经常在一起吃饭、聊天、唱歌。有一天,小颖发现张某与小静单独幽会,小颖就跟张某分手了。但是看着小静抢走了自己的男朋友,小颖心里很不是滋味。

2月18日下午,小颖带上一把水果刀,邀了另一位好朋友小霞,去找小静“算账”。二人把小静骗至铁道路口,小颖掏出水果刀要杀人。小静平静地说:“我知道你恨我,这样吧,你扎我一刀,咱俩的事就算完了。”旁边的小霞催促小颖:“要不你就扎她一刀,要不咱们就快点回家。”这一催,小颖也就动手了,先刺小静的后背,又连刺她的胸部、腹部。小静身中17刀,躺倒在地。此时有火车从远处驶来,小颖和小霞就把受伤的小静抬到铁轨中间,二人匆匆逃走。小静挣扎着爬离了铁道。

朝阳区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逮捕了小颖、小霞。据负责此案的检察官介绍,讯问中了解到,小颖、小霞平时很少跟父母交流,她们把父母的管教看成一种压力和束缚。检察官认为,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给青少年提供一个心理交流的平台,帮助他们解决自身遇到的情感、生活、学习中的问题,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障碍,避免他们用极端手段去解决问题的事件发生。

其二是,《母亲管教严厉儿子逆反行凶一中学生砍杀生母判14年》:

小军10岁的时候父母离异,他跟随着母亲生活。小军少言寡语,经常一个人跑到网吧,沉浸在游戏的快乐中。母亲对他非常疼爱,但为了使他长大后能够出人头地,在生活、学习上总是严格要求,如果小军不听话或学习成绩不好,就会被打骂。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军对母亲的严厉管教越来越不满,产生逆反心理。2003年11月9日晚,母亲又打骂儿子。小军已经是17岁的高中生了,无法忍受这种侮辱,情绪失控,拿起菜刀砍向母亲的头部、颈部,又用剪刀刺中母亲的背部,导致生母急性失血性休克死亡。然后他就跑到网吧玩游戏去了。

法院审理时,小军表示很后悔,希望得到法律的严惩。

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后认定:小军不能正确对待母亲的管教,竟故意持械非法剥夺其母亲的生命,已构成故意杀人罪,应依法惩处。但鉴于小军是未成年人犯罪及案件的具体情况,依法从轻判处有期徒刑14年。

据法官介绍,本案中的母子平时很少有交流,母亲管教儿子的方法太简单粗暴,结果导致悲剧发生。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有很大不同,未成年人社会心理不成熟,作为家长应该随时与孩子沟通,及时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

公安大学青少年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针对这两起案件分析说,现在很多家长迫于社会压力的增加,对孩子的教育也就更加严格。他们对孩子在生活上百依百顺,但在学习上却是对孩子不断施加压力,而对孩子的情感、恋爱、性教育等问题,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不愿意让孩子接触,但客观上是回避不了的。现在是一个信息社会,孩子的社会信息来源很广,由此导致孩子获得的信息很多很复杂。家长有意回避,孩子遇到的问题也就很少有机会与你交谈,更容易出现错误行为。与其让孩子自己去解决这些困惑,家长、教师为什么不与之交谈,多做些正面的启发诱导工作呢。

针对15岁少女刺情敌17刀的事件,北京教育心理学研究会理事温方老师说,这些孩子属于情感的缺失。首先,现在的独生子女,家中没有同辈人可以交流,而与长辈交流,他们又觉得有压力,因此,将情感的沟通转移到外界,而在外界一旦受挫折很容易采取偏激的做法。其次,十五六岁的孩子已经性成熟,情感容易冲动,处于“易激惹”状态,对外界的刺激反应快、强烈,一旦受挫折会不择手段地进行发泄,根本不会想后果如何,有的孩子会伤害别人,有的则是自残或者自杀。温老师说,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家长除了保护孩子,还要帮助孩子成功进入社会,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对于媒体就此类事件的报道,家长不应采取回避的态度,而是应该抓住这个很好的机会,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

上面几篇文章都是散见于报刊的,收集在一起来看,问题就很明显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必须引起家长们的关怀和重视,不要伤害孩子的感情,不要认为“吃得好,穿得好,功课好”就一切都好。还是与你的孩子交知心朋友吧!做到这一点并非很容易的事。为什么孩子们之间爱说悄悄话,或者几个小同学聚在一起的时候有说有笑,谈得津津有味,而老师或家长一来就不说了呢?为什么孩子有时像个“闷葫芦”似的发傻发愣?为什么孩子有时连续做错事,行为失常?孩子心里的秘密你为什么不了解呢?工作忙,没耐心,轻视孩子的情绪变化,对待孩子的态度简单粗暴……这样下去,你和孩子之间也就产生了隔膜。你与孩子思想感情交流的机会少了,孩子心理健康的问题就会增多。久而久之,即使不发生上述文章披露的那些极端的事件,也会加深入们常说的“代沟”。

社会上不是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吗:“孩子养大了变成狼!”“孩子翅膀一硬就飞啦!”剩下个“空巢家庭”。“如今的年轻人太自私,谁要指望他们孝敬父母,就是天字第一号的大傻瓜!”“美国的老人最可怜,孤独地死在公寓里都没人知道;中国的老人问题也严重起来了”……所谓“代沟”,自古有之,社会在前进,观念在更新,年轻人总要突破现有的一些规矩,才能获得“空前的”发展,从宏观方面来看,“长江后浪推前浪”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从具体的、家庭的、亲情的角度来看,“代沟”可不是什么好东西。老一代视“新潮”为异端;小字辈视“传统”为保守,且自我标榜为“另类”、“新人类”、“新新人类”。其实,不论你如何“新”法,自私自利总不是优良品质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尊老爱幼,重视家庭,赡养父母,孝敬老人,这些观念并不过时吧?为什么有许多年轻人拒绝这些传统观念呢?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孩子从小就与家长缺少感情交流,思想隔阂,也是加深“代沟”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