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循守旧是思想的沼泽地。
因循守旧者的典型特征是我们抱着自己的老观念不放,不去主动接受新鲜的思维,进行脑力革命。这本身就是思维上的惰性使然。
成大事者必须要时刻学会自己洗脑,摒弃因循守旧,创新求变,才会有真正的成功。我们有很多人常抱怨自己脑子太笨,这是因为我们不开动脑筋,在过去的思维模式中僵化着。
成大事者的路上,因循守旧是我们必须克服的一大障碍。不要指望未来某个不确切的时候“情况将会好转”,而将就着过日子。如果我们不改变因循守旧的习惯,那些转机将永远不会有。事物有一个可悲的趋势,那就是它们永远不会自我转变。靠一个精神上的延期计划生活,总是期望和希望,这是无益的,它将永远不会把我们带到某一个目的地。我们可以检测一下,看是否常常对自己说这样的话。
(1)我希望一切都将朝最有利的方面转变。
(2)我愿自己能在这件或那件事上做些什么。
我们承认正是用这些想法在自己周围建立封锁线吗?我们意识到“希望”和“祝愿”这两个词实际上使得你什么也不干吗?坐等不会给你们带来什么,事实上,我们的惰性可能引起一种情感上的麻痹,使我们不能做出一些重要的决定。
要对我们自己说:“我已经明白”,并且动手干起来。除非我们去促成事物的转变,否则,未来的情况将是依然如故。
的确,要干,就需付出代价和担当风险,我们的努力也可能会遭到失败;如果我们避免干任何事情,我们也可免遭风险和失败。但是,结果会怎样呢?我们避免可能的失败,同时也就避免了可能的成功。
要找出我们身上因循守旧的原因,可试着问自己这样的话。
(1)计划着一些令人激动的事情,但从来不实行这些计划吗?例如去休假,或者观光旅游等。
(2)拒绝做任何对自己也许是一种挑战的事情吗?例如控制饮食,戒烟,或者选修一门大学的课程。
(3)过多地依赖自己的朋友吗?过于沉湎已厌倦的职业吗?过于依靠那些对自己厌烦的亲戚吗?或者过于留恋那已不再令人满意的住房吗?
(4)一旦面临困难的任务或者某个将使自己处于危险境地的场合时,便立即变得忧心忡忡吗?
(5)推迟做那些费力的或令人厌烦的事情吗?如清扫房间、修车、修剪草坪,或者写信。
有这么一些人,他们要做的事情是如此之多,以致分散了自己的精力,周而复始地忙这忙那,整天被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拖累着,使自己离成功越来越远。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可能是属于这类人,那么我们可以问自己这样的问题:
(1)因为有一些“重要的事情”要做而推托自己亲爱的人们的要求吗?
(2)由于首先必须照顾别人或者自己的职业而放弃了自己的幸福吗?
(3)总是忙得没有一点自己可支配的时间吗?
(4)因为家里或者办公室里有那么多活儿要干,以至于放弃了一个休假、一场电影或戏剧演出吗?
认真地考虑这些问题,我们将很容易地确诊出自己因循的根源所在。从根本上说来,因循就是害怕担当风险。当我们对那些熟悉的然而也是有害的信号作出反应时,我们至少能够心安理得地(或者是不怎么舒服地)维持现状。因循守旧确实称得上是生活的防身甲。
克服因循守旧的坏习惯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么困难。我们所必须做的一切便是,我们现在就必须行动,而不是等到明天或者下个星期:关掉我们正在看着的电视连续剧,立即着手写我们的学术论文;放下我们正在读的杂志,去打那些令人担惊受怕的电话;放下那一片送到嘴的饼干,开始我们的饮食控制;立刻参加某一个自去年就吸引着我们的课程学习;现在我们从钱包里取出十美元,开辟一个特别储蓄,以备我们一直期待着的某次休假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