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问少师:我听说人生在世,因为每个人的天资不同,性情有刚有弱,身体有强有弱,身形有长有短,所有生理病理的现象,从性质上来说,都有阴阳之别。我想听你说说这其中的差别和针对这些差别应该采取的不同针刺之法。
少师说:人体内部的阴阳,是方方面面的,它们的属性只是相对而言的,阴中还能再分出阴,阳中还能再分出阳,只有懂得并通晓阴阳的规律,才能找到适宜的针刺方法来调和它们。只有了解发病时的病情是属于阴还是阳,治疗时才能有依据。同时,还要仔细察明病因,依据四季节气的变化来掌握病的性质和特点。另外,所采取的治疗方法,在内要和五脏六腑的病症相应合,在外要跟筋骨皮肤的病症相应合,如此才能得到好的治疗效果。不只是体内有阴阳的分别,身外也有阴阳分别。在体内,五脏属于阴,六腑属于阳;在体外,筋骨属于阴,皮肤属于阳。依据这种内外阴阳的关系和病症所发生的部位,就能基本选定取用哪个穴位进行针刺治疗。因此,内为阴,体内的五脏也属于阴,假如五脏发病,也就是所说的病在阴中之阴,就该针刺阴经的荥穴和输穴;同样地,外为阳,体外的皮肤也属于阳,假如皮肤发病,也就是所说的病在阳中之阳,就该针刺阳经的合穴;另外,外为阳,体外的筋骨却属于阴,假如筋骨发病,也就是所说的病在阳中之阴,就该针刺阴经的经穴;同样地,内为阴,体内的六腑却属于阳,假如六腑有了疾病,也就是所说的病在阴中之阳,就该针刺阳经的络穴。至于疾病的征象,发病部位也可用阴阳划分。病邪在体表阳分的叫风;病邪在体表阴分的叫痹;体表的阴分和阳分都有病的,叫风痹。
疾病在外表有形态变化而病人不感到疼痛的,疾病在浅表,此类疾病属阳;疾病在外表没有形态变化而病人却能感觉到疼痛的,病在深处,此类疾病属阴。在体外没有任何病态的表现,却有疼痛感的疾病,这是属阳的体表完好无恙,属阴的五脏六腑发生了病变,应该迅速对属阴的五脏六腑进行治疗,而无需治疗属阳的皮肉筋骨。相反,在外表有病态的反应却没有疼痛感的疾病,是属阴的五脏六腑没有病,属阳的体表遭到了损害,应该迅速对属阳的皮肉筋骨进行治疗,而无须治疗属阴的五脏六腑。如果表里阴阳经都有疾病时,有时会在体表有病态反应,有时会因病在脏腑而在体表没有任何病态表现。如果这时内心感觉焦躁难安,那就是阴病甚于阳病,也就是属阴的五脏病得较重,这时的病情既不完全在外表,也不完全在内里,如果疾病发展到表里阴阳都有病的阶段,就不好治愈了,不久形体也将衰败。
黄帝问伯高:我听说外在的形体和内里的气机有疾患时,发病的先后和发在内或外的疾病都跟病因相合,关于这个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呢?
伯高说:风寒从外表侵入时,一定最先侵袭外在的形体;忧伤、恐惧、激愤等情绪刺激,一定最先扰乱体内气机的运行。气机的运行失调,就会导致五脏不和谐,使五脏发病;寒邪侵犯形体时,会令外在的形体受到损害,同时在肌肤之表出现与之相应的疾患;风邪伤害筋脉时,筋脉就会出现与之相应的疾患。这就是形体和气机受到损伤后,在外与在内相应发病的情形。
黄帝问:该怎样依据患病时间的长短恰当地施针刺呢?
伯高说:已经患病九天的,针刺三次就可治愈;已经得病一个月的,针刺十次就可治愈。不管患病时问是长还是短.都可以依据一病三天针刺一次的原则,来估算针刺治疗的最合理的次数。假如患痹病时间已久却没能治愈的,就该诊察他的血络,在有淤血之处用刺络放血的办法把恶血泻尽。
黄帝问:由外因和内因所导致的不同病症,在针刺时有难易之别,具体情形如何呢?
伯高说:外邪损伤人体,形体先发病而没有传人内脏的,此病在浅表,针刺的次数可在一般标准的基础上减去一半,也就是说,原来得病一个月需针刺十次的,现在只需针刺五次即可;内因致病的,内脏先发病,然后由里到表,使在外的形体也出现相应疾患的,是病在深处,对此,针刺的次数要在一般的标准之上增加一倍,也就是说,原来患病一个月需要针刺十次的,现在需要针刺二十次。这是以患病一个月为标准,来说明治疗由外因和内因所致的疾病时的难易之别。
黄帝问伯高:我听说人的形体有缓急之别,元气有盛衰之别,骨骼有大小之别,肌肉有坚脆之别,皮肤有厚薄之别,如何根据这些来判断一个人的寿命是长是短呢?
伯高说:如果形体和元气相称,内外平衡,寿命就长;如果形体和元气不相称、不平衡,寿命就短。皮肤厚重,肌肉坚实,能够相称的,寿命就长;皮肤厚重,肌肉松脆,不相称的,寿命就短。血气经络满溢充足,比外表形体强的,寿命就长;血气经络衰竭虚空,情况比形体糟的,寿命就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