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庆历年间,契丹国突然大举进犯,扬言要以武力扫平中原。宋王室慌了手脚,赶忙商议派大臣出使契丹求和,可是出使契丹风险很大,朝中大臣多不敢前往。最后,富弼临危受命,作为大使前往契丹。
富弼到达后,见了契丹皇帝辽兴宗,直截了当地问道:“贵国与我朝友好相处近四十年,现在突然进兵,不知为何?”
辽兴宗答道:“是你们先违背了和约,你们关闭雁门关,修治城墙,整编兵民,因此,我的大臣们建议以武力打通关隘,不过如果你们愿意割地求和,我们可以撤兵!”
富弼正色道:“你们怎能忘记我朝皇帝的大恩大德,当年澶渊之战,我们皇上如听从军中将领的建议,贵国难逃一兵一卒。关闭雁门关,是为防备西夏的元昊,维修城墙城壕,登记百姓、士兵等,是修补毁漏,怎么是违约呢!我朝愿与你们友好往来,如果你们坚持开战,战争波及双方人民,那对双方就不会有任何好处了。那些鼓励您用兵的人,其实只不过是为了谋求自己的利益。现在中原的边防线长达万里,精兵也有百万之多,如果贵国要打仗,就一定会胜利吗?如果不能取胜,那么战争的损失将由谁来承担呢,估计不会是下臣们吧?如果两国能够继续友好,那么,每年我们赠送的钱财,全归大王您所有,下面的将领们还会有什么好处呢?”听着富弼的话,辽兴宗不断点头赞同,同时表示:不要钱财,而是要十个县。
富弼答道:“我朝皇帝有言在先:‘朕为祖宗守卫土地,绝不敢把土地送给别人。朕不忍心让两朝百姓遭难,如果北朝愿与我们友好,我宁可多增加些钱币。但是,如果一定要割地,那就是破坏和约,那就没有可以商量的了。’”
第二天,辽兴宗召富弼一同打猎,途中又说:“如果你们能割让土地,我们可以保证两朝永远友好!”富弼说:“你们若以割地为光荣,就应该明白,我们也一定以丧失土地为耻辱了。我们两国如要永远友好,怎能让一个得到荣耀,而另一个蒙受耻辱呢?”
打完猎后,辽兴宗说:“你所讲的荣辱那番话,很有道理,割地的事就算了。现在商量一下两国结亲的事吧。”富弼说:“婚姻关系容易产生新的矛盾,而且本朝长公主出嫁时,嫁妆不过十万钱,哪里比得上每年赠送给你们钱币有利呢?”
辽兴宗觉得这个富弼真是说得头头是道,干脆还是以岁币来结盟吧,不过,这岁币要得比以前多上几倍。富弼听到要增加岁币的消息后,表示这样大的决定要回朝向皇帝汇报,如果皇帝会同文武官员商量后同意这一要求,到时再来签订盟约。富弼回朝后,宋仁宗及大臣们听说北朝不用割地、不用和亲,只要多多的岁币,都同意增加岁币来换取和平。
于是,富弼又再次出使契丹,签订盟约,在书写签约的过程中,两朝不免又有文字冲突。辽兴宗说:“南朝既然同意增加钱币,就应该写为‘献上’。”
富弼说:“南朝是兄,北朝为弟,哪有兄献给弟的道理呢?”
辽兴宗有点生气:“你们既然愿意增加岁币,说明你们害怕我们出兵,既然有所惧怕,又何必在这两个字上较真呢?假如我一气之下发兵南下,难道你们就不后悔吗?”
富弼义正词严地答道:“我朝皇帝爱怜两朝的老百姓,因此,愿意作出一些让步,维持原有的同盟,这怎么能说是害怕你们呢?如果大王您要用兵,那么,是非曲直谁胜谁负,这就不是本使臣所能知道的了。”辽兴宗发现没有办法说服富弼,只得退步道:“那就改为‘交纳’吧!”
众所周知,外交谈判常带有鲜明的功利色彩,如果直露无遗地向对方表明己方的立场,态度强硬,往往会引起对方的逆反心理,导致谈判难以成功;而有意搞点迂回战术,让对方觉得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却有助于达到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