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期,魏国国土范围很小,国民也少得可怜。然而,魏文侯知道国家强大的关键是人才。
子夏是孔子的学生,世人都说他是个人才。为了能够经常学习治国之道,魏文侯亲自前去拜他为师。子夏被魏文侯的诚意深深地打动了,便不辞劳苦把家搬到了魏国西河。子夏有培养人才的能力,他培养的学生很多都具备经国济世之才。因此,他到了西河后,人们对他十分景仰,很多士人纷纷尾随而来。魏国从此人才会聚,学风浓厚。
魏文侯多次向子夏请教经书和礼乐,虽身为国君,但态度十分恭敬,子夏也毫不保留地向他传授为君之道,分析古乐与今乐,劝其躬行尧舜之治,施行仁政爱民,改变自己的坏习惯……魏文侯一一听从子夏的劝告。
段干木不仅有高尚的品行,学识也很渊博。魏文侯赐他官做,但段干木根本就不感兴趣。魏文侯亲自上门邀请,段干木实在不愿意做官,就翻墙逃跑了,魏文侯因此更加敬重他。为了表达敬意,就连经过段干木草房的时候,也要起身扶着车前的横木。魏文侯的侍从对此很不理解,魏文侯说:“段干木面对权势也不改变自己的节操,这是君子之道;隐居于贫穷的里巷,却贤名远播,我怎敢不对他表示敬意呢?我们同样都荣耀,可是他是因为有德行,而我是因为有土地;他拥有‘义’,我拥有‘财’。两相比较,地不如德,财不如义。我要向他学习啊!”后来经过再三求见,段干木才终于与魏文侯见面。魏文侯听他讲课,听很久很累也不休息一下。
此外,魏文侯还把颇负盛名的田子方也请到魏国来。一次,魏文侯邀田子方饮宴。席间乐人奏出的钟乐左边音高,右边音低。魏文侯发现了,严厉地申斥乐师们。田子方不以为然,当即批评他不该将心智用在这些琐碎之处,并说:“现在君王您对声乐这些琐事这么仔细,我担心您在朝廷之上对大臣的意见就不会这么认真了啊!”魏文侯听后,很虚心地接受了田子方的意见。魏文侯之子也经常受到田子方的教诲,一次,田子方跟他说:“富贵者不得骄人!”他转述给了魏文侯,魏文侯听后十分感叹:“如果不结交贤士,我们怎么会听到如此的金玉良言!”魏国人听说魏文侯如此礼贤,很是赞赏。有人编了歌谣歌颂他:“我们的国君爱好正直的人,对贤者十分尊敬;我们的国君爱好忠信的人,对待贤者的礼节十分隆重。”
由于魏文侯善用人才,不久,魏国就成为当时最强盛的国家。
秦国曾经想对魏国兴兵,司马唐雎这样对秦王说:“魏国国君非常尊敬人才,崇德尚礼,所以魏国人才云集。像这样的国家,恐怕不是能用武力征服的吧?!”秦国国君觉得有道理,就撤了兵。
魏文侯对仁人贤士以礼相待,积极吸纳治国济世的思想,并屈己待人、励精图治终于使国力强盛。同样的道理,唯才是举、礼贤下士,不拒小流以纳百川,也是公司老总、组织领导人必备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