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认为,人们在财富、名望和形象等外在抱负,与建立和维持个人关系等的内在渴望之间存在一个总平衡。一些心理学研究报告指出,集中于前者的人,心理健康量表得分比较低。
美国第一理财大师苏茜·欧曼曾说过:"人是第一位的,金钱次之,事情更次。金钱本身没有价值,人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永远牢记:金钱本身不具备力量。”心理学认为,人们在财富、名望和形象等外在抱负,与建立和维持个人关系等的内在渴望之间存在一个总平衡。一些心理学研究报告指出,集中于前者的人,心理健康量表得分比较低。
著名的心理学家斯蒂芬·李和保罗·韦布利曾提出一个人们对金钱持不健康和强迫心理的原因。他们认为,金钱在我们心理上的作用,很像一个成瘾性药物,这使得它具有驱使我们中的某些人发生强迫性赌博、过度工作和强迫性花钱的威力。
一个心理学家曾经历过这样一件事。她每天上班都要路过一条街道,有一天,她发现在这条街道的十字路口上,一个一元的硬币半埋在沥青里。此时,心理学家萌生了一个想法,她希望不借助任何工具得到它。几天后的一个炎热的下午,她感觉到沥青的松软,于是,她不惜损坏刚刚修剪过的指甲,挖掘到了这枚硬币。她十分高兴,并且在大街上把玩自己的快乐。当她高高抛起这枚硬币的时候,令人沮丧的事情发生了,这枚她梦寐以求的硬币,从手中滑落、滚动,并消失在下水道里。她花了很大工夫才得到的硬币,竟然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消失了。
这件事让她开始用新的方式看待金钱,她想这枚硬币以及金钱本身是那么软弱无力,它等待人们像疯子一样去挖掘它、得到它、使用它、保存它、花掉它,甚至失去它。其实,金钱的命运,完全取决于支配它的人的行为。
金钱本身并不具备任何力量,它不会凭空做出一道晚餐或者种出满园的花草,这些事情事实上都是由人完成的。当一个人以完全开放的心胸完成煮饭、种花,乃至理财等一些大大小小的事务时,所获得的是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这是金钱买不到的。这种完全开放的心胸,散发出来的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一份充实与满足。一个人一旦懂得敬重、信任并且享受开放的心胸,他就能使金钱发挥真正的功能。
被誉为“日本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的经营业绩,举世瞩目。他创立并领导下的松下电器,总资产超过千兆日元,总销售额近5兆日元,员工总数20余万人。对于金钱,松下幸之助有一个生动的比喻:金钱好比润滑油。这正如机器要运转、汽车要跑路,离开润滑油是不行的,但润滑油不是人们追求的目的,机器运转、生产产品、汽车到达目的地才是目的。松下幸之助说:"为了达到目的而工作,为了使达到目的的工作更有效率,就必须要有润滑油。所以说,金钱是一种工具,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人们的生活。”
松下幸之助的为人是敛财而不守财。他认为:一个人不能当财产的奴隶。他说:"财产这东西不可靠,但是,办一件事又必须有钱。在这种意义上说,又必须珍视钱财。但‘珍视’与‘做奴隶’是两回事,应该正确对待。否则,财产就会成为包袱——看起来你好像是有了钱,实际上它却使你受到牵累,这是做人的一种悲剧。”
松下幸之助这种思想是很值得人们深思的,他让人们不要做金钱的奴隶,要时时想到更远大的一些的目标。他认为“明天的生活一定会比今天好”,人们应以此为目标,努力工作,获得相应的报酬(也就是金钱)来改善自己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使明天的生活比今天更好。
在人的一生当中,金钱会不断地流动,会增加也会减少。如果你牢记金钱本身并不具备力量,自身价值并不由金钱所定义的话,那么在你金钱减少的时候,就不会认为自己无能和失败,也不会在金钱增加时,以为自己伟大并陶醉于显示自己的财富之中。一个人要永远牢记,只有自己才能使生活充满活力和富裕,而不是金钱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