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力图使自己的行为看起来合理,因而总是为自身的行为寻找原因。一旦找到足够的原因,人们就很少再继续寻找下去。而且,人们在寻找原因时,总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外在原因。因此,如果外部原因足以对其行为做出解释时,人们一般就不再去寻找内部的原因了,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过度理由效应”。
日常生活中,几乎人人都有过这样的亲身体验:得到亲朋好友的帮助,你不觉得奇怪,因为“他是我的亲戚”、"他是我的朋友",他们理所当然会帮助我们;若是一个陌生人向你伸出援助之手,你会认为“这个人乐于助人”。因为人们无法用“亲戚”、“朋友”这样的外部理由来解释别人的行为,只能追究到他人格内部的原因。
每个人都力图使自己的行为看起来合理,因而总是为自身的行为寻找原因。一旦找到足够的原因,人们就很少再继续寻找下去。而且,人们在寻找原因时,总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外在原因。因此,如果外部原因足以对其行为做出解释时,人们一般就不再去寻找内部的原因了,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过度理由效应”。
“过度理由效应”是由心理学家德西发现的。1971年,德西和他的助手使用实验方法,很好地证明了过度理由效应的存在。
他以大学生为实验对象,请他们分别单独解决测量智力的问题。实验分为三个
阶段:第一阶段,每个被试者自己解题,不给奖励;第二阶段,将被试者分为A、B两组,A组被试者每解决一个问题就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B组依然不给奖励;第三阶段,自由休息时间,被试者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其目的是考察被试者是否维持了解题的兴趣。
结果发现,B组在自由休息时仍继续解题,而A组在能获取报酬时解题十分努力,而在不能获得报酬的休息时间,明显失去了解题的兴趣。第二阶段时给A组的金钱奖励,作为外加的过度理由,造成明显的过度理由效应,使A组被试者用获取金钱奖励来解释自己解题的行为,从而使自己原来对解题本身有兴趣的态度出现了
变化。到第三阶段,奖励一旦失去,态度已经改变的A组被试者就没有了继续解题的理由,而没有受到过度理由效应影响的B组被试者,第三阶段仍保持着对解题的热情。
人们都有为事情找理由的习惯,所以很多商家利用“过度理由效应”,提供给消费者一个可信的、非买不可的理由,大大促进了销售业绩。在维萨卡和万事达卡为用户提供“花旗购物卡”的服务活动中。商家告诉消费者“使用花旗购物卡可以让您享受到20万种名牌商品的最低价”。结果,消费者对此回应寥寥。经过自省后,商家发现了自己的错误,那就是他们为消费者解释了利益,但是却没有为消费者提供令人信服的理由。于是他们在后续的宣传中这样说道:使用花旗购物卡购物可以让您享受20万种名牌商品的最低价,因为我们的计算机一刻不停地监控全国各地5万家零售商的价格,以保证您能够享受到市场上的最低价位。广告一经刊出,注册人数大增,几乎爆棚。
同样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屡屡发生。“过度理由效应”很容易发生在过分讲究“1”和“0”角色分配的情侣身上。例如女孩抱怨自己的男友不懂得付出,只是一味地索取,而男友则认为这是作为“老公”应该尽的责任。原因就在于两人的关系长期陷于单一的流向。一开始,作为“老公”的一方确立了自己“1”的角色以后,为了显示自己男人的宽大肩膀,用心呵护自己的爱人,不断地从各个层面付出。而女方则拼命地体现出自己的“小鸟依人”。久而久之,“过度理由效应”便产生了作用,两人不自觉地将情侣关系的定位留于浅表的“施予和获得”这个利益层面,而忽视了深层次的感情交流、生活适应和个性融合等方面。最后,女方的索取欲望越来越膨胀,而男方往往到最后会变得疲惫不堪。到分手时,男方会觉得女方自私自利,只为了得到好处而和自己在一起,而女方则会一味地指责对方根本不爱自己,或者另有新欢才不再对自己付出。
当亲人和朋友为自己提供帮助时,人们总是会把原因归结为简单的外部原因——因为自己和他们的特殊关系,所以他们对自己的帮助是理所当然。但就是这种简单的理由,使人们丧失了很多被感动和向别人表示感谢的机会。当你明白了过度理由效应的道理之后,就不应该再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而是要适时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懂得知恩图报。这时,你就会发现有很多人在关心和帮助自己,你也会因此体会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