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都城南庄(1 / 1)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全唐诗》收录崔护的诗六首,而他作为诗人传誉后世,却完全因为这首“人面桃花相映红”。这首诗广为流传当然主要靠诗本身的艺术魅力,而有关本诗的传奇故事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故事是这样的:诗人应试长安,未第。在一个桃花盛开的春日,他来到城南郊外散心,因口渴,向村边一户人家敲门借茶,于是见到了一位美丽的少女。两情脉脉,却未便深通款曲。少女与桃花交相辉映虽然是短暂的一瞥,却给诗人留下美妙无穷的印象,令他回味不已,难以忘怀。翌年同一时日,诗人又来踏寻这一年来让他梦牵魂绕的地方,却见这户人家门扉紧闭,已杳无一人,只有桃花依旧在春风里孤独寂寞地开放。他不胜惆怅,在门上题写此诗而去。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句意为:去年的今日,正是在这个门中,姑娘你美丽的面孔,与红艳的桃花交相辉映。“去年今日此门中”,首句看似平平而起,却分外沉挚。中国古典诗歌,尤其是篇幅短小的律、绝,大都略于对具体时间地点的指示,但这一句却实实在在地交代时间是去年,去年之今日;地点则就是这一门户之中。这种强调性的指实,可以看出诗人对“去年今日”发生在“此门中”的事情已刻骨铭心,隐隐透现出一种怅惘的追忆,从而造成悬念,使读者期待了解,究竟是什么事情,使诗人如此感触深长呢?“人面桃花相映红”,原来是此中一位青春少女。诗人不说人如桃花,而说“人面”与“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庄中所植,人面是庄中之女,是实写;而相映红又化实为虚,庄院丛萃的天天桃花与少女嫩红的脸庞相衬相映,是春桃为少女添美,还是少女为春桃增色?是花映人,还是人照花?一寺人初见少女时的惊眩之感,至此又化作此际追忆时的似实似虚、似真似幻的印象。如果说庾信的原句“面共桃而竞红”,设拟巧妙,得其形相;那么这一句,因着起句深挚的情韵与虚虚实实的写法,更使桃花之神融和到少女之中,花与人已浑然不可分。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句意为:姑娘你美丽的倩影呵,已不知在哪里,只有那桃花依然笑迎着春风。诗人在过了一年之后的今年今日来到庄前,梦想再能看到那如花似玉的人面,但是“人面不知何处去”,寻艳不遇,是多么地令人扫兴。在他面前的只有春风中盛开的桃花。“桃花依旧笑春风”,笑,是开的意思,是唐时的口语。桃花“依旧”开,也“依旧”红,但没有了“人面”的映衬,便失去了灵魂,变成了无感情的“物”。物在人去,而且不知去了哪里,可想诗人的内心该是怎样的怅然若失呀!也正因为这无边的失望,一年前的旧事旧情才显得更加鲜明,更令人留恋,更令人解不开放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