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1 / 1)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本诗是一首凭吊史迹、抒发兴亡之慨的怀古诗。诗中咏叹的台城,亦称苑城,在今南京市北玄武湖边上,是六朝故都金陵皇城的遗址。此城最早在东吴时称后苑城,自东晋改为皇城后,一直成为宋、齐、梁、陈四代相沿的都城,这几代中央政府的台省机关也设于此处,所以称为台城。台城历经六朝繁华,既是封建王朝的权力中心,也是帝王将相欢宴歌舞的富贵场所。但到了诗人所生活的晚唐.无情的历史风浪已将六朝的繁华剥蚀殆尽,游踪所及,即目无非“老木寒云满故城”而已。诗人抚今追昔,悼怀六朝的兴盛如梦消逝,感伤唐王朝的衰微已无可挽回,写下了这首千古传唱的咏史绝句。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霏霏,细雨濛濛的样子。句意即:江上春雨濛濛江边芳草萋萋,绵延一片。六朝的繁华像春梦一般消逝了,只有鸟儿在空自鸣啼。诗中所描绘的显然是诗人在金陵某处登高远眺而见到的景致。前句中描绘的是江南春草千里一碧,一如往昔,依旧生机盎然;后句所描绘的则是金陵六朝的往昔繁华已化作历史烟云,不复存在。“六朝如梦”从诗人胸由突进而出,所蕴涵的历史兴亡之感叹令人触目惊心。“江雨霏霏”化用《诗经·小雅·采蔽》“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之句,展示了时间的推移所引发的情景变化。鸟儿是不解人世变迁、不知历史兴亡的,它不时发出的欢快的叫声,更令人感悟到六朝如梦的虚寂。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最无情的还是那台城里无数的依依杨柳,依旧年年吐绿,笼罩着十里长堤。诗人的目光在逐渐转移,移至六朝皇城的遗址。六朝时栽植于御河十里长堤的杨柳依旧如江草含青般绿条垂丝,飞花飘絮,一派生机。但在那霏霏春雨、依依柳丝、蒙蒙飞絮如烟雾般笼罩的长堤内,六朝的宫阙却如梦如幻,似有似无。末两句以景结情,台城春柳、烟笼长堤,给“六朝如梦”的喟叹附丽了可感知的意象,给人留下了无尽的怅惘。六朝繁华已逝,台城之柳却依旧充满生机,这也正是杨柳“无情”之所在。江南草长,春雨霏霏、绿柳笼烟和六朝繁华的过眼云烟在诗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诗情得到了急剧的升华,突出了历史的无情,时光的无情。

触景生情、状景写境,境以景出,情合境中,往往是怀古诗的基本技法,诗人的这首绝句,几乎全为缘情造境之景语,含蓄蕴藉,空灵隽永,犹如一曲咏叹千古兴亡更替的悠悠挽歌,余韵袅袅,流淌着不尽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