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浑将军出塞(1 / 1)

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

子孙相承在朝野,至今部曲燕支下。

控弦尽用阴山儿,登阵常骑大宛马。

银鞍玉勒绣蝥孤,每逐嫖姚破骨都。

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吴。

传有沙场千万骑,昨日边庭羽书至。

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

意气能甘万里去,辛勤判作一年行。

黄云白草无前后,朝建旌旗夕刁斗。

塞上应多侠少年,关西不见春杨柳。

从军借问所从谁,击剑酣歌当此时。

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

浑将军,即浑释之,曾为右武卫大将军,其祖先是曾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这首诗夸赞了浑将军出身高贵,本人又骁勇善战,此去定当再建奇勋。这首诗是入律古风,韵式整齐,对仗自然、工整、稳健,有很高的艺术魅力。而且诗中描写的人物是为唐所用的游牧民族将领,言辞颇多赞誉,发前人所未发,更显示了诗人超凡的见识,也可见李唐王朝在其鼎盛时期确是幕天席地,鞭笞天下,其盛况确实非凡。

“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将军族贵,语见《旧唐书·浑碱传》:“高祖大俟利发浑阿贪支,贞观中为皋兰刺史,曾祖无庆、祖大寿、父释之,皆代为阜兰都督。……释之少有武艺,从朔方军,积战功于边上,累迁至开府仪同三司,试太常卿,宁朔郡王。”浑邪王,据《史记·匈奴列传》所载:“浑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降汉。”《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言:“浑氏出自匈奴浑邪王,随拓跋氏徙河南,因以为氏。”句意为:将军您出身尊贵,而且麾下兵力强盛,您的祖上汉朝时已经是浑邪王。起句称慕浑将军出身贵族。

“子孙相承在朝野,至今部曲燕支下。”燕支,山名,也作焉支山,在今甘肃山丹东。句意为:您家世代在朝中都蒙受皇恩,现在您的部属在燕支山一带。意指,君主对你家特别宠信,并将你的部曲引以为朝廷之屏护。

“控弦尽用阴山儿,登阵常骑大宛马。”控弦,引弓,意指士兵;阴山,在内蒙古东部;大宛马,古大宛国多宝马,故用以名好马。意为:您的士兵都是阴山一带的健儿,出战日寸常坐骑好马。此言浑将军兵强马壮。

“银鞍玉勒绣蝥孤,每逐嫖姚破骨都。”蝥孤,旗名。逐,跟随。嫖姚,霍去病,这里指哥舒翰;骨都,本为匈奴侯王名,这里指突厥将领。句意为:您的战马佩着银饰的马鞍,勒着镶玉的肚带,军中飘拂着精美的蝥孤旗。屡次追随哥舒翰将军击溃突厥军队。意即其部队衣甲鲜明,战功卓著。

“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吴。”李广,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李广在战场上身先士卒,勇冠三军;卫青,据史载应是霍去病,因二人同时,故多有误引。《史记·卫青霍去病列传》:“天子尝欲教之孙吴兵法,(霍去病)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句意为:浑将军在战场上像李广一样身先士卒,在谋划方略上和霍去病一样,虽不学孙子、吴起的兵法,也能措置得宜,曲尽其妙。极言他是大将之才。

“传有沙场千万骑,昨日边庭羽书至。”羽书,泛指军事报文。意为:据说边境又有千万敌人的骑兵入侵,昨天边塞上告急文书已经到了。这是全诗的一处转折,以下开始写浑将军要出征的声威。

“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画角,古代管乐器,出自西羌。用竹木或皮革制成.因外加彩绘,故名。发声哀厉高亢,军中用以警示昏晓。意为:城头上画角之声响起,匣中的宝刀日夜都在呜叫。宝刀鸣响意指连兵器都跃跃欲试,要上阵杀敌。这是形容浑将军厉兵秣马将赴前线的情形。

“意气能甘万里去,辛勤判作一年行。”甘,决意;判,拼。意为:浑将军意兴风发,决定出征万里以外;努力作战,准备了出行一年的计划。这是赞其不辞辛劳,并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

“黄云白草无前后,朝建旌旗夕刁斗。”意为:军队前进,扬起的尘土与白草相掩映;早上高举旌旗,夜里则击刁斗传令。这是形容行军迅速,军容整齐,旗帜鲜明,号令严明。

“塞上应多侠少年,关西不见春杨柳。”关西,玉门关以西。句意为:边塞上有很多侠义少年,关外春天可见不到杨柳。意即塞外多杰出之人,您要善于发现、任用;同时塞外条件恶劣您要保重。

“从军借问所从谁,击剑酣歌当此时。”意为:从军应该选择谁呢?击响宝剑高声歌唱正在这个时候。诗人以“击剑酣歌”这一表现落拓之举来指称从军之意,委婉地表达了现在浑将军出征正是从军跟随,出战立功的好机会。诗人以想要跟从浑将军出战侧面称颂他勇武善战,甚得人心,显得不卑不亢。

“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绕朝,战国时秦国大夫。《左传·文公十三年》载:“(士会)乃行,绕朝赠之以策,曰:‘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注曰:“策,马挝。临别授之马挝,并示己所策以展情。”仲宣,王粲字。其《从军诗》云:“一举灭獯虏,再举服羌夷。西收边地贼,忽若俯拾遗。”意为:您将远行,我和您分别,请别轻视我的送别之情,希望您早日平定侵略者,以便及早给朝廷献上获胜报捷的诗歌。这是临别祝福,亦是全诗所寄托之意。

全诗称颂了浑释之出身的高贵,赞美了他极有名将风采,转而言及边塞战事起,浑将军慷慨前驱。最后诗人对浑将军此行报以殷切的期望。诗人虽身在草莽却十分重视时局,对一个少数民族将领亦了如指掌,诗文极富民族风情,如“浑邪王”、“燕支”、“大宛马”等词的运用。同时于细微处诗人亦烛照其详,如“塞上应多侠少年”。这让我们看到诗人在长期的努力探索下已完全具备了出将入相的能力,只是还未适逢其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