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是一笔财富(1 / 1)

四十得子的一对农民夫妇对儿子非常宠爱,儿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从小便爱发脾气做事却毛毛糙糙。儿子上学了,从来也不知道爱惜衣服,回家时不是弄脏了衣服,便是把书包忘在田里,回家后就只知道哭鼻子。母亲即使每天跟在他身后,也没有办法。

一天,父亲拿着铁锹,在儿子回家的必经路上挖了很多坑,又在坑上搭起一座座独木桥。孩子回家时走到桥边,不知所措。田野里没有人,只有风从树林中吹过,孩子想哭,却不知道哭给谁听。没有后路,孩子只好小心翼翼地走上桥,他胆战心惊地走过一座座独木桥后,学会了认真对待小桥。

回家后孩子得意洋洋地告诉父母当天的经历。母亲不理解。父亲解释说:“他走在平坦的大路上,当然不会注意脚下,现在路途艰险,他自然会集中精神走好路了。”这是个聪明的父亲,他明白孩子如果从小能经历挫折,那么他长大后,就不会轻易被困难打倒。

费烈德先生是一位著名的外科医生,他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病人患病的器官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糟,相反在与疾病的抗争过程中,这些器官为了抵御病变,在与病毒的斗争中,功能反而不断增强。他在给一些美术学院的学生治病的过程中,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些搞艺术的学生的视力大不如他人,有的甚至还是色盲。后来,他把自己思维的触角延伸到更为广泛的社会层面,发现了这类现象很普遍。于是,他提出了心理学上的一条定理——跨栏定理,即挫折越多,人的成长就越快。

日本本田机车创始人本田宗一郎说过:“世上的人都知道我的成功,其实都不知道我有99%是失败的,开始搞本田机车,就是搞摩托车,差点做不下去。今天我成功了,那些人只看到我l%的成功,却没有看到我99%的失败。”

许多人的伟大,都来自他们所经历的大困难。而很多具有“大有作为”才智的人,由于一生中没有同逆境搏斗的机会,没有经过苦难的充分磨炼,潜能难以发挥出来,从而终生无所作为。逆境不是我们的仇敌,实际上却是我们的恩人。逆境足以燃起一个人的热情,唤醒一个人的潜力而使他达到成功。

凡是环境不顺利,到处碰壁的青年,往往日后会有出息,而那些从来没有遇到困境的人,却常常“苗而不秀,秀而不实”。同时,逆境也是心灵的刺激品,可以锻炼我们的身心,使得身心更坚毅、更强固。

身为教育孩子长大成人的妈妈,你必须知道,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成功往往是与艰难困苦、坎坷挫折相伴而来的。未经锻炼的翅膀难以搏击人生的风雨,难以在未来的竞争中取胜。要想让孩子成长更快,拥有更强的竞争力,妈妈必须让孩子自小接受艰难困苦的磨炼,让他们学会勇敢面对挫折,锻炼出自己不畏艰难困苦的勇敢精神。其实生活中会存在大大小小的逆境,都可以磨炼孩子的意志和毅力。

但如果有些孩子十分聪明,加上家庭环境优越、经历比较单纯等因素,在生活中遭到挫折的机会可能很少。这种一帆风顺的生活一旦发生变故,可能会造成孩子一蹶不振,对生活失去信心。对于这样的孩子,妈妈应有意地设置一些障碍、制造一些挫折,以训练其对逆境的忍受力,更好地发展其适应能力。比如,可以选择一些有难度的竞争让孩子去参与。孩子可能费了很大的劲却无法获胜,但在遭受挫折的同时,孩子也增强了能力,丰富了经历。这对于培养孩子忍受挫折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在孩子经历挫折的过程中,妈妈要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态度应对挫折,使之长久地保持“我一定能把困难战胜”的热情和信心。对于在生活中遭到的挫折,妈妈要帮助孩子总结,以便从中学到一些经验和教训,为其以后所用,帮助他不在同一个地方再跌倒。倘若做到这点,“跤”就不算白跌,挫折才真正是孩子的一笔财富。若孩子能把总结经验养成习惯,日后的挫折必将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