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火车,必须首先铺好轨道,设好车站,才能正常行驶,否则,开到哪里算哪里的话,火车运行将会乱套;一艘航船,也要事先确定大概的方向,规划好航程,否则,将会在水中迷失,永远驶不出大海。
同样,人的一生也需要规划,才能有明确的方向,才能达到相应的目标。
帮助孩子做一定的规划,孩子才会对未来有一定方向,才能够知道该向何处努力,也更容易达到目标。
英国最新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英国孩子在11岁时进入中学时便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并对自己今后的发展定下明确的奋斗目标。
据《卫报》的一篇报道,英国经济与社会研究委员会曾对一群刚刚升入中学的孩子进行调查,问他们是否打算在中学毕业后继续深造。数年后,那些在调查中表示要上大学的人有80%最终如愿了,而当时就决定毕业后会离开校园的人中有70%也是按照原先的计划行事。主持这项调查研究工作的保罗·克罗尔教授指出,结果表明,许多人在小学毕业时就能对自己的未来做出相对明确的决定。
但克罗尔同时表示,也有不少曾表示不上大学的学生在临近中学毕业时就是否继续深造表现得摇摆不定,这说明他们对自己未来的人生目标并不确定。
可见,及早帮助孩子做人生的规划是有必要的。这样会让孩子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目标实现上。当规划在现实当中一步步实现的时候,孩子也能更有信心去达到自己的目标,更快取得成功。
为孩子的将来做规划,还应做的一件事,就是把一个大目标分成一个个小目标,把目标实现的难度降低,让孩子更容易实现,这有助于孩子增强实现目标的信心。就像跑马拉松一样,如果一想到几十万米的距离,估计没有几个人不发惧,但是如果把它分解成10个1000米,或者20个500米,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去跑,那么跑完全程似乎就容易得多了。
但是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规划”并不是全程代替,未询问孩子意见就按照大人的想法去规划孩子的人生。这里强调的是:你只是“帮助”孩子做规划,但是你不能完全决定孩子未来的人生。因为人生毕竟是孩子自己的,该怎么走,该做什么,还需要他自己做决定。
有个父亲是个成功的企业家。他连续开了好几家公司,生意越做越大。这个父亲只有一个儿子,一心想把他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但是他从来没有问过孩子喜欢不喜欢。于是,在孩子15岁的时候,就花重金把孩子送到美国哈佛大学学习企业管理。结果孩子到大学后,无论如何也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成绩一塌糊涂。
这个父亲的错误在现实中很多父亲都犯过。他们把孩子当成完成自己心愿的替代品或者是继承自己事业的“工具”,却没有考虑过孩子自己适合不适合,喜欢不喜欢。结果,往往导致了事与愿违的结果。
那么,我们如何帮助孩子规划未来呢?这里提供几点建议供参考:
1. 征询孩子的意见
孩子到十岁左右,一般就已经有了自己起码的独立判断能力,并且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对自己的未来也有了大致的勾画。比如,孩子会经常说出:我将来想像姚明一样成为一个篮球运动员,或者我想像郎朗那样成为一个音乐家等。这些构想虽然并不一定成熟,可是却代表了孩子的心声,知道他自己想要做什么。
所以,在为孩子做未来规划之前,有必要先听听孩子自己的意见,知道孩子想做什么,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孩子的条件,做出下一步的规划。
无论孩子说出的决定是什么,作为父母都要知道,这是孩子自己的意见,代表了孩子喜欢的事情。如果你支持并且同意他的想法,他会在这件事上更愿意投入和付出,因而相对也更容易取得成就。比起那些你为他确定的目标来,他要相对投入得更多,更愿意付出努力。
2. 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给出孩子中肯的意见
听到孩子的未来基本目标之后,父母应该结合孩子自身的看法,对这一构想给出中肯的意见。比如,有的孩子目标是个运动员。但是他自身身体素质并不好。况且父母应该想到做运动员的训练是非常辛苦的,对孩子的毅力和体能都是很大的考验。就要把这些情况都跟孩子说清楚。如果孩子还坚持,说自己可以克服这些困难,那么父母就可以为孩子如何成为运动员做进一步地规划。但是如果孩子自己也觉得运动员不适合自己,那么可以提供几个孩子适合的目标,让孩子自己参考。
3. 适当地磨炼孩子,考验孩子的毅力
孩子有了目标是好事,但是如果缺乏毅力,没有坚持下去的恒心的话,即使你帮他做好了各种规划和准备,他也还是无法坚持,导致前功尽弃。这样,不止是孩子自己的努力白费,父母的心血也白费了。比如有个小女孩,看到同学弹钢琴弹得很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夸奖,很羡慕,回家就缠着爸爸要给她买钢琴,说要学弹钢琴,将来要当一个钢琴家。爸爸觉得孩子的志向不错,于是就花两万元给女儿买了台好钢琴,希望女儿可以有好的条件练习。他还为女儿确定了成为钢琴家的规划:两年后,拿到钢琴六级证书,三年后拿到八级证书并且要参加全国钢琴比赛,五年后到国外深造,十年后成为闻名全国乃至闻名世界的钢琴家……但是怎奈女儿毅力不强,在练习了三个月后,就死活再也不愿意练习了,说弹钢琴太枯燥了,钢琴太难学了……
可见,许多孩子都是三分钟热度,他们普遍缺乏坚持下去的毅力。所以,在孩子说出自己的未来梦想后,做父母的不要立刻为他制定什么规划,也不要立刻花精力时间去栽培,而是应该先用一些方法考验考验他,看看他能否坚持。如果真的能坚持,而且这个梦想本身又对孩子有利,那么家长就要支持。但是如果孩子经不住考验,打了退堂鼓,那么也不至于损失太大。
那么,如何考验呢?可以先把做这件事所要承受的痛苦和压力以及可能面对的困难告诉他,并且设置一定的场景去考验他。因为孩子往往刚开始只看到一个目标成功后风光的一面,却并没有想到这个风光背后艰苦和困难的一面。而当他们认识到一件事情的全部后,也许会打退堂鼓或者会干脆放弃。比如说,有个孩子在“神七”成功发射的时候,说自己长大后要当一名宇航员,他的爸爸听到后,说,“想法是好想法,但是宇航员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当宇航员必须体能好,而且有丰富的航天知识,起码学习成绩要好,尤其是数理化,而且宇航员训练很艰苦很严格,你能坚持吗?”这个孩子立刻就打起退堂鼓了……
4. 确定目标后,咨询相关的专家
孩子如果真的目标坚定,而且经过你的考验后能够持之以恒,那么爸爸就可以给孩子的目标拟定规划了,但是这些规划只是自己的想法,是否在这个行业内行得通,真的能达到,还需要请教这个领域内的专家。根据他们的经验和对行业的了解,对孩子做出一个更合理,更实际的规划。这样,孩子实现起来会相对更实际,也更理性一些。
5. 结合各方意见,帮助孩子做出规划
最后一步,就是帮助孩子制定出规划了。这个过程中,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但是也要提出自己和其他人比较客观的看法。帮助孩子将实现目标所需要的时间、实现目标所需要的过程先做一个大致的划分,之后,再将目标分成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做什么,要达到一个什么水平,都要详细列出来。比如孩子现在十岁,十五年后想成为一个著名歌手,那么爸爸就可以把十五年分成若干阶段,比如三年一个阶段,第一个三年要奠定声乐基础知识,打好声乐底子;第二个三年要学习作曲,谱曲;第三个三年要学习发声、歌唱;第四个三年就要尝试自己创作,并尝试各种演唱机会,已经开始在行业内小有名气,并且开始进入行业领域;第五个三年在领域内打拼,获得成功。孩子在每个阶段有了不同的方向,就可以主攻这个阶段的任务,不至于到时候四处乱撞,慌了手脚。
6. 根据现实情况适当调整规划
规划只是一个构想,并不是定下来后就一成不变的。现实当中的变动因素很多,孩子的目标规划也应该随之做出一些相应地调整和变动。比如说,孩子的目标是成为一名工程师,首先得考大学,拿到大学文凭,然后再接受专业的工程师培训,到工作岗位上经过实习,才能拿到最终的工程师资格证。但是如果孩子中途想出国或者工程师资格证的考核程序有了变化,那么,就可以根据情况把孩子的规划调整一下,以适应实际情况。
总之,为孩子的未来做出合理的规划,会让孩子的行动目标更加明确,每个阶段要做什么也更加清楚,对孩子是一种激励,也可以提高孩子对时间的利用率。而且制定规划,会让一个庞大的遥远的目标变得更加容易接受,让孩子对自己梦想目标的实现有了更多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