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睡不醒(1 / 1)

——嗜睡症

你在不恰当的时间或地点睡着过吗?

你睡着时产生过幻觉吗?

从睡眠中醒来时,你觉得无法动弹或说话吗?

有突如其来的肌肉无力,感觉身体摇摇欲坠吗?

如果这四个答案都是“Yes”,那么恭喜你,你可能患上了嗜睡症。

嗜睡症是一种过度睡眠的疾病,只有不到百分之五的成年人有嗜睡症的困扰,年龄从15岁到30岁不等,因此算一种罕见的疾病。嗜睡症分为原发性嗜睡症、反复性嗜睡症和发作性嗜睡症三种情况。原发性嗜睡症病人过度嗜睡,通常在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里,病人的睡眠时间延长,夜晚有长时间的睡眠,白天忍不住还要睡觉,且没有药物、身体因素和精神方面的困扰。

反复性嗜睡症分为克莱恩-莱文症候群和反复性经前嗜睡。前者多发于青少年之中,男性多于女性,病人突然在几个小时或数天之内嗜睡,有时持续1天,有时持续30天。比较典型的发作周期为4~7天,每隔一段时间发作,随着年纪增长而减少。反复性经前嗜睡和女性月经周期有关,通常月经期一过,嗜睡症状就消失。病人夜晚睡眠正常,但是白天多次入睡。如果持续发作3个月以上,便可以诊断为经前嗜睡。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克莱恩-莱文症候群。

在《格林童话》中,沉睡的公主被女巫诅咒,不小心碰了纺锤,从此昏睡不醒,后来,公主在王子的亲吻下苏醒过来,从此之后,王子和公主过着幸福的生活。童话的结局总是美好得令人向往,如果有人觉得现实中的睡美人也会在王子的亲吻下苏醒过来,就显得太过天真了。

世界上真的有睡美人吗?当然有,不过这些睡美人并非中了女巫的诅咒,而是患上了一种名叫克莱恩-莱文综合征的疾病。前文提到,克莱恩-莱文综合征(Kleine-Levin Syndrome, KLS)是嗜睡症的一种,它还有一个很美的名字:睡美人综合征,这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特征就是嗜睡。病人连续睡上好几个星期,甚至好几个月,其生活除了吃饭、上厕所就是睡觉,吃饭、上厕所时神志不清,方向感错乱,情绪淡漠,发作期间,病人无法学习、工作,无法与人沟通,醒来后,病人不记得沉睡期间发生的事。

17岁的美国少女尼科尔就是一个睡美人综合征病人。尼科尔发病时,一天能睡17~19个小时,持续几天甚至1个月,最长的一次她连续睡了64天。发病期间,她每天的生活就是睡觉,起床之后洗漱,吃饭,上厕所,然后回去接着睡。这并不是最奇怪的,尼科尔还变得非常贪吃,起床后,她像梦游一般走到厨房,打开冰箱门,看见吃的就开始大吃起来,每次都能吃下去很多食物,有一次,她一口气吃了近3斤软糖。

6岁那年,尼科尔第一次发病,连续睡了六七天。父母担心她生病,就带她去看医生。好几家医院的医生都很困惑,无法确诊她到底患了什么病。两年后,尼科尔被诊断为睡美人综合征,是一种周期性嗜睡贪食综合征,它是一种罕见病,全世界仅千余病例,多发于青少年之中。

作为一个睡美人,尼科尔从来没有享受过公主的生活,甚至没有机会遇到她的王子。从6岁第一次发病,10多年里,她无法穿衣打扮,也不能梳头洗澡,由于长久昏睡,10年里,她只过了3个圣诞节。她没办法按照学校的时间表去上课,也没办法交朋友,她错过了人生中很多重要的时刻,也错过了友情和爱情——曾经有一个男孩喜欢他,等她睡一觉醒来后,男孩已经对她失去了兴趣。尼科尔最大的愿望就是成为一个普通人,能够正常地上学,参加朋友的生日聚会和学习活动。

无独有偶,英国一位少女也患上了睡美人综合征。在整个英国,只有65个“睡美人”,伊玛尔就是其中之一。伊玛尔从18岁开始沉睡,第一次睡了10天,之后时好时坏,有一次她睡了足足两个月,她的大部分生活被睡眠占去了。尽管如此,伊玛尔还是从大学毕业,并且获得了心理学学位。不过,睡美人综合征改变了伊玛尔的性情,她每天睡20个小时,需要家人叫她起床、吃饭、喝水,即使起来,她也精神不振,情绪暴躁,显得神经质。

睡美人综合征病人主要是反复嗜睡,贪食,情绪、行为上出现异常。发作时间持续数日、数周或更久,期间情绪暴躁、不安,严重时出现错觉、幻觉和攻击性行为,间隔期恢复为正常人。发病者主要是青少年。一开始人们以为男性是易感人群,后来出现了许多女性病例和年纪较大的病例,目前来看,依然是男性患者多一些,男女比例为4∶1。

水笙从小就贪睡,每次睡的时间不长,醒来过不了几分钟,他就开始犯困。爸妈以为小孩子贪睡,一直也没有在意。水笙上学之后,贪睡的毛病还在,他上课时经常打盹,老师提醒他要注意听课,他一低头,又睡着了。一堂课上,他能断断续续地睡上三四觉。他也想好好听课,但是完全控制不了自己。

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睡觉了,水笙的学习成绩很不好,爸妈以为他对学习没兴趣,才在课堂上睡觉,为此没少责备他。水笙的食欲也非常好,每次能吃1斤饭,不到20岁,他的身高和体重已经相同——170公分,170斤。

由于成绩不好,水笙早早放弃了学业。辍学后,水笙跟着老乡到工地上打工,他饭量很大,干活却不积极,没工作一会儿,就躲在角落里睡着了,为此,大家都以为他偷懒耍滑,不认真工作。有一次,他坐在吊机下打盹,头上的吊机在装卸材料,他却浑然不知,幸好同事拉他一把,他才幸运逃脱。

老乡看他一天天没什么精神,好像是生病了,劝他到医院检查一下,去了几家医院,并没有查出个所以然来,许多医生都没见过他这种症状。最后,水笙在上海一家医院得到确诊,他患的是睡美人综合征。

医生说,他的下丘脑有一处病变,如果通过手术切除和药物治疗,可能会治愈,但也可能不需要手术,几年后自愈,如果避免外伤、危险性的工作,睡美人综合征并不会危及生命。水笙拿到诊断书后,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第一时间给家里打电话,告诉爸妈说,“我不是因为懒才爱睡觉的,都是睡美人综合征惹的祸”。

睡美人综合征至今尚未查明病因,不过有相关的促发因素,比如感染、外伤、丘脑、下丘脑和垂体病变、精神因素、代谢紊乱、自身免疫因素等。有一半的睡美人综合征病人在第一次发病前有轻微的病毒感染,像水笙的情况则属于丘脑病变,此外,脑震**等头部受伤也可能引发下丘脑出血或栓塞。

而人们经常讨论的嗜睡症是发作性嗜睡。并非因为睡眠不足,可是白天睡眠过多,从睡眠到清醒状态的过渡时间变长;在1个月或1个月以上的时间里每天发作,明显影响了日常生活;并没有猝倒、睡眠麻痹、入睡前幻觉、睡眠呼吸暂停等现象;没有器质性病变,也没有精神障碍或者服用某种药物。如此便可诊断为发作性嗜睡症。

2010年,英国有一位35岁的女博士克莱尔·艾伦患上了嗜睡症。嗜睡症让她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在她的大脑清醒时,身体却进入了深度睡眠。一旦经历恐惧、惊讶或者大笑,艾伦就会发病。每次发病,最短30秒钟,最长5分钟。最糟糕的一次,她一天发作了100次。5年时间里,艾伦从来没有睡着超过一个小时。

2013年,英国一位15岁女孩克洛伊患上了嗜睡症。一天之内,克洛伊频繁地打瞌睡,有时直接昏倒在地,一不留神,她就会把自己搞得遍体鳞伤。由于嗜睡症,她不能单独吃饭,也不能一个人坐公交车,连上厕所时都要开着门,因为她随时随地会昏睡过去。原因是她接受了猪流感疫苗的注射。在注射猪流感疫苗的儿童中,平均55000人中会出现一位嗜睡症患者。克洛伊的家人为此向英国劳务和退休金部申请抚恤金,最终获得了赔偿。

发作性嗜睡症引起无法抑制的睡眠发生,而且多是在不合时宜的地方,比如正在和人聊天,说着说着就睡着了,吃饭时、驾车途中、会议进行中,都有可能发病。病人本身无法控制睡眠状况,有时候,病人清醒,但是身体无法动弹,一天之内出现好几次,有时毫无预警地倒头大睡。当嗜睡发生在从事某种活动的阶段,比如驾车、高空作业时,就会有危险发生。

32岁的司机济科因为嗜睡症险些造成一次交通事故。济科身高175公分,体重却有140公斤还多,他患有肥胖性无意识嗜睡症,偶尔会发生神志不清、嗜睡和昏睡的情况。半年前,他在骑摩托车的时候犯困,撞上了路障,车子和人飞出去10多米,幸好没有撞到行人。

由于他的嗜睡症是由肥胖引起的,此后,济科开始减肥,开车时也很小心,但是他开面包车送货,偶尔跑长途都没有再发作,济科以为自己不会再犯病了。这一次,济科像往常一样开着面包车送货,途中,他突然又犯困起来。为了避免发生危险,济科想把车停在路边,先休息一下,再继续行驶。结果车子刚开进辅路,济科就昏睡起来,失去意识,车子失控,径直冲向了路边的公交车站,刮伤了一个路人,导致七八个行人躲避不及时发生了擦伤。

当车子停下来,行人准备和济科理论时,济科却一副昏昏然的状态,行人以为他是喝酒喝多了,报警称其酒驾。交警询问后才知道,原来济科是受嗜睡症所苦,根本不知道发生了车子撞人的事情。

发作性嗜睡症病人总是在白天突然入睡,夜晚保持清醒。为此,他们常常抱怨夜晚失眠,或者无法一觉睡到天亮,白天处在迷迷糊糊的状态,时不时陷入昏睡。但是将其所有睡眠加起来,并不比正常人时间长。

过多的睡眠显然令人痛苦,职业、社交能力也会下降,甚至出现认知方面的改变,比如记忆力衰退、思维能力下降、学习能力下降等。嗜睡症病人在打瞌睡时会体验到幻觉,比如梦到被狗咬,病人本身难以区分幻觉和真实情况。如果老板并不了解员工打瞌睡的原因是他患了嗜睡症,武断地判定为他们太懒了,对病人来说实在太不公平了。

长期嗜睡会影响正常的睡眠周期,给身体健康带来严重损害。生活上,可能使肌体协调能力下降,影响工作,甚至发生事故;性格上,让人变得焦虑,易怒。目前为止,人们并未找到嗜睡症的原因。一种说法认为嗜睡症由基因遗传导致的,这种基因导致人体无法呼吸,无法产生足够的神经下视丘分泌素,从而打乱大脑的觉醒状态。

嗜睡症的治疗一般从生活节律上进行调节。训练有规律的作息,能帮助大脑判断何时休息,何时活动。如果情况严重,也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尝试药物。但是,绝对不可以饮酒。被酒精浸泡的大脑会把事情搞砸的,因为它无法判断入睡还是清醒。睡眠专家建议,片刻小睡能帮助嗜睡症病人改善一下情况。对于时不时进入睡眠的嗜睡症病人来说,主动睡眠听起来挺奇怪的,不过,一天之内打两次瞌睡,每次不超过30分钟,能帮助嗜睡症病人打起精神来。

另外,还有一种远比嗜睡症可怕的昏睡病。这种致命疾病的罪魁祸首竟然是苍蝇。一只苍蝇能让人昏昏欲睡,甚至夺人生命吗?除非昆虫统治世界,否则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事实却是,每年都有上万人因为一种苍蝇携带的寄生虫陷入昏睡,直到永远都醒不过来,致死率是100%。这种病叫昏睡症。

昏睡症流行在非洲中部,是一种寄生虫感染造成的疾病。昏睡症最早的病例出现在14世纪。当时,马里的一位国王患上了昏睡症,两年后死去。几个世纪后,欧洲的殖民者进入非洲时,发现了昏睡症,得病的人昏睡不醒,直到最后死亡。人们对这个神秘的疾病充满好奇,但是最开始,他们并没有发现真正的病因,认为病人是喝酒过量,吸食大麻过多,吃了变质的食物,或者受到了精神创伤。后来的探险者发现了采采蝇和昏睡症之间的关系,于是,昏睡症也叫苍蝇病。

采采蝇是一种靠吸食脊椎动物血液为食的昆虫,生活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19世纪中叶,一位苏格兰医生到非洲探险,穿越雨林和草原时,他发现被苍蝇叮过的马相继死去,后来,不仅是马,牛、狗也患上了这个病。采采蝇在叮食人畜后,它体内的一种寄生虫便进入动物体内,寄生虫在动物体内繁殖,被感染的人和家畜都出现昏睡的症状,继而昏迷死亡。

20世纪初,英国政府派了一个研究组专门到非洲研究昏睡病,通过尸检,研究人员发现患者大脑中有一种寄生虫,这种寄生虫就是锥虫。锥虫可以寄生在鱼、青蛙、老鼠、骆驼和马身上,好像开瓶器下端的螺旋,动起来也是旋转着的。

现代医学界对锥虫的了解比较全面,锥虫是由雌性采采蝇传播的,人、马、牛感染后会患病,但非洲大羚羊、羚羊却不会患病。锥虫进入人体后,人会发烧、头疼、关节疼痛,伴有发痒症状,当锥虫入侵神经系统后,人会变得反应迟钝,嗜睡。昏睡症最初的治疗令病人非常痛苦,5%~20%的病人在接受治疗后会因为并发症导致死亡。近期,人们从采采蝇携带的共生菌中找到希望,通过改善共生菌的基因,使其释放出抗体,可以杀死锥虫或阻止其生长。

即使如此,昏睡症仍然排在威胁非洲人健康疾病的前10位,被感染的地区都是非洲最贫穷的地方,可能接触到采采蝇的便是这些地区从事农业、渔业、畜牧业或狩猎的人群。由于感染的都是最贫穷的人,即使开发出新药,他们也买不起,无利可图的药厂不会花大力气为他们研发药物,生活在这些地区的人就在疾病、贫穷、饥荒和死亡中恶性循环着,于是,那些在昏睡中失去生命的人渐渐被人们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