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集,继于宋人平话之后者,在这个时期内也出现了不少。最流行于今者为《今古奇观》。但《今古奇观》是一个选本。在《今古奇观》之前,或其同时,或略后,平话集之出现者,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醉醒石》《石点头》《拍案惊奇初二刻》《西湖二集》《十二楼》,等等。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及《醒世恒言》三书,俱为冯梦龙所编。
梦龙,字犹龙,长洲人(一作吴县人,或常熟人),崇祯中,由贡生选授寿宁知县。曾著《七乐斋稿》《智囊补》,增补《平妖传》,刻《墨憨斋传奇定本十种》,在当时文坛上很有一部分影响。
《通言》今已不传,《明言》《恒言》二书亦不多见。然于《今古奇观》中,却保存“三言”之文不少。松禅老人序《今古奇观》,谓合选“三言”及《拍案惊奇》之文而成此本。今知《今古奇观》44回中,选《拍案惊奇》者凡10篇(第9、10、18、29、34、36、37、38、39、40回),其余32篇俱为“三言”之文(第30回一篇,未详所本)。《醒世恒言》凡40回,被选于《今古奇观》者凡11篇,其余之21篇,乃为《通言》及《明言》之文。在“三言”中,所叙之故事,其来源极为复杂,有重述晋唐小说者(如《恒言》中之《李洴公穷途遇侠客》),有选录宋人词话者(如《恒言》中《十五贯戏言成大祸》,即宋人词话中之《错斩崔宁》),亦有叙写当时之见闻者。大抵重述之文,必不能宛曲动人,叙写近事之作,则都活泼有生气,甚工于描状世态人情。
自“三言”之刻,同时代之作者受其影响极深,相类之作,一时纷起。
《拍案惊奇》凡75卷,载故事75篇,亦多重述前代奇闻轶事之作。作者为即空观主人。以其多秽语,后来列为禁书。书首亦题墨憨斋鉴定。
《石点头》凡14卷,载故事14篇,为天然痴叟作,冯梦龙曾为之作序、作评,文字亦颇生动有情致。
《醉醒石》凡15卷,载故事15篇,题东鲁、古狂生编,所叙皆明代近事,仅第6回《高才生傲世失原形》一篇,为重述唐人小说中李微变虎之事者。
《西湖二集》凡34卷,载故事34篇,题“武林、济川子、清原甫纂”,皆叙写与西湖有关之古今事迹。但称为“二集”,似当有初集,然今不可见。
《十二楼》凡12卷,载故事12篇,皆与“楼”名有关者,每篇各有一题,即以楼名为题名,如《合影楼》《夺锦楼》《三与楼》《夏宜楼》《归正楼》《萃雅楼》《拂云楼》《十卺楼》《鹤归楼》《奉先楼》《生我楼》及《闻过楼》是。事迹多奇诡可喜者,叙写亦甚横恣活泼。题“觉世稗官编次”,实则李渔所作。
李渔,字笠翁,清初人,曾作戏曲17种,其中以《十种曲》为最著名,其诗文杂著,名为《笠翁全集》者,也很流行。
自“三言”及《拍案惊奇》出现后,合之有200事,观览难周,于是抱瓮老人选出其中40篇,编为《今古奇观》一书。今《醒世恒言》诸书,俱不甚流行,独《今古奇观》一书犹最为世人所喜。如《醉醒石》诸书,乃反被书贾标为几续《今古奇观》之名。今所见者,《今古奇观》已有五续,皆无识之书贾,擅改他书之名以为之者,甚至有收什么笔记而亦改名几续《今古奇观》者,其诞妄可知!
所传《续今古奇观》,凡30卷,载故事30篇,即取《今古奇观》选余之《拍案惊奇初刻》29篇为之,再加以《今古奇闻》1篇(《康友仁轻财重义得科名》),以足30之数。
《今古奇闻》凡22卷,亦每卷载一故事,内容也很复杂,其中有《醒世恒言》之文4篇,《西湖佳话》之文1篇(《梅屿恨迹》),其余未知所本。最后乃载太平天国时故事一则,全为文言之笔记,并非“词话”体裁,显为后人所窜入。
所谓笔记小说,承唐人小说及宋人《江淮异人传》之绪余者,在这个时期内并不发达,仅于最后之时,有蒲松龄之《聊斋志异》出现,为较著名之作。
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山东淄川人,老而不达,以诸生授徒于家,至康熙辛卯始成岁贡生,越四年卒,年七十六(1640—1715)。所作于《聊斋志异》外,又有诗文集等。
《志异》凡431篇:一部分是空想的创作,一部分是传闻的记录,一部分则为重述唐、宋人旧文而加以变异者。所叙不外狐仙物怪、社会奇闻,亦有寓作者之愤郁及见解于故事中者。大抵无意义之作为多,然如《婴宁》《林四娘》《香玉》《黄英》《马介甫》《粉蝶》诸作,却很宛曲有情致。Giles曾译《志异》为英文,故在国外殊为著名,或且以此书为中国之民间传说集,实则大半皆作者与其友朋空想之叙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