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这一时期,作家的趋向却向“优雅”的方面走去,把文辞修斫得异常的整齐、美丽,不但曲文是“择句务求其雅”“选字务求其丽”,即宾白也骈四俪六,语语工整,其甚者如《浣纱记》,如《祝发记》,乃至于通剧无一散语。当时大多数的作家俱跟随了这个新的倾向,虽然有一部分的作家未必是如此,却也多少总不免受有些影响。这个倾向,当然不是怎么样的好,然其娟秀的风格、丽雅的辞句,却能使之在文坛上占了很久、很稳固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