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白纻歌》曰:质如轻云色如银,制以为袍余作巾。今世人丽妆,必不肯以白纻75为衣。古今之变,不同如此。《唐六典》:天子服有白纱帽。其下服如裙襦袜皆以白。视朝听讼,燕见宾客,皆以进御。然其下注云:亦用乌纱。则知古制虽存,未必肯用,习见忌白久矣。”读此,便知忌白的由来。按染色之法,见于《周官》天官染人,地官染草,及《考工记》锺氏,其发明亦不可谓不早。但其能普遍于全社会,却是另一问题。
绘绣之法,见《书经·皋陶谟》(今本《益稷》)《疏》。昔人误以绘为画。其实绘之本义,乃谓以各色之丝,织成织品。见于宋绵庄《释服》,其说是不错的。染色、印花等事,只要原料减贱,机器发明,制造容易,所费人工不多,便不得谓之奢侈。惟有手工,消费人工最多,总是奢侈的事。现在的刺绣,虽然是美术,其实是不值得提倡的。因为天下无衣无褐76的人,正多着呢。
疑难字词的注音与解释:
①橧[zēng]巢:古人用柴薪架成的住处。②范[fàn]金:以模子浇铸金子。
③炮[páo]:烧,烤。
④燔 [fán]:烤。
⑤亨[pēng]:古通“烹”,煮。
⑥醴酪 [lǐ lào]:甜酒和奶酪。
⑦荦荦[luò luò]:(事理)明显。
⑧彘 [zhì]:猪。
⑨薮[sǒu]泽:指水草茂密的沼泽湖泊地带。
⑩果蓏[luǒ]:瓜果的总称。
11豳[bīn]:古地名,在今中国陕西彬县、旬邑一带。
12捭[bǎi]:分开,掰开。
13污尊:指古代掘地为坑当酒尊。
14抔[póu]:用手捧东西。
15蒉桴 [kuì fú]:用草和土抟成的鼓槌。
16釜甑[fǔ zèng]:釜和甑。皆为古代炊煮器名。
17镬[huò]:古代的大锅。
18稗[bài]:一年生草本植物,长在稻田里或低湿的地方,形状像稻,是稻田的害草。籽实可酿酒,做饲料。
19熚[bì]:本义爆裂声,作者注为当即捭字,为分开、掰开的意思。
20綦 [qí]:极、很。
21殽[yáo]:古同“肴”。
22粝食 [lì shí]:粗恶的饭食。
23觯[zhì]:古时饮酒用的器具。
24角[jué]:古代盛酒的器具。
25散:酒器名。
26荼 [tú]:苦茶。
27槚 [jiǎ]:茶树的古称。
28荈[chuǎn]:茶的老叶,泛指茶。
29甪 [lù]。
30水厄[shuǐ è]:三国魏晋以后,渐行饮茶,其初不习饮者,戏称为“水厄”。后亦指嗜茶。
31綦毋 [qí wú]:复姓。
32淡巴菰[gū]:烟草。
33暹罗 [xiān luó]:泰国的旧称。
34槎 [chá]。
35苜蓿[mù xu]:一种生长广泛的重要的欧洲豆科牧草植物。
36缁撮[zī cuō]:黑布制成的束发小冠。
37茭[jiāo]:用竹篾或芦苇编成的缆索。
38屝屦[fèi jù]:草鞋,常泛指行旅用品。
39黻[fú]:古代礼服上绣的半青半黑的花纹。这里指绣有这种花纹的礼服。
40皮弁[pí biàn]:古冠名。用白鹿皮制成。
41緂[tián]:搓麻。
42裼衣[xī yī]:覆加在裘上的无袖外衣。
43絺绤[chī xì]:指粗葛布衣服。
44纩 [kuàng]:丝绵。
45韠[bì]:古代朝服的蔽膝,围在衣服的前部,用以遮护膝盖。
46襻[pàn]:用布做的扣住纽扣的套。
47裈[kūn]:满裆裤,特指**。
48胫[jìng]:小腿,从膝盖到脚跟的一段。
49襞绩 [bì jì]:衣服上的褶子。
50打裥[dǎ jiǎn]:方言。做服装时在需要有伸缩处做折叠而缝合其一端。
51旒[liú]:古代帝王礼帽前后下垂的玉串。
52緌[ruí]:帽子上或旗杆顶上的缨子。
53笄[jī]:古代的一种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
54缁纚[zī xǐ]:束发的黑帛。
55紒[jì]:束发为髻。
56髻[jì]:盘在头顶或脑后的发结。
57帻[zé]:古代的头巾。
58?[tāo]:巾帻。
59韤[wà]:袜的繁体。
60镫[dèng]:挂在鞍子两旁供脚蹬的东西,多用铁制成。
61跣[xiǎn]:光着脚,不穿鞋袜。
62偪[bī]:绑腿,裹腿的布带。
63行縢 [xíng téng]:绑腿布。
64鸐鹆 [qú yù]:八哥。
65跦跦 [zhū zhū]:跳行的样子。
66褰 [qiān]:古代称套裤。
67舁 [yú]:带,载。
68襕[lán]:古代一种上下衣相连的长袍在下摆所加的横幅,后多指这种样式的服装。
69襈[zhuàn]:衣裳的边饰。
70圉[yǔ]:养马的地方。
71襔 [mǎn]:丝棉袄。
72螣蛇[téng shé]:古书上说的一种能飞的蛇。
73鞮[dī]:古代一种皮制的鞋。
74紬[chóu]:古同“绸”。
75纻[zhù]:苎麻纤维织成的布。
76褐[hè]:粗布或粗布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