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籍记载里,认为弓箭是在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发明的。其实这一发明比黄帝时代要久远得多,至少在中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使用弓箭了。
在我国各地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各个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了各种各样制工精致的箭镞(zú,箭头),而且数量也很多。这些箭镞有用石材磨制的,有用兽骨或蚌壳磨成的。
箭镞的形式不一:有扁平柳叶形的,有三棱尖锥形的,也有四棱形的,有的镞尾带铤(dìng,箭头装入箭杆的部分),有的具有双翼。另外,在代表北方草原地区的细石器文化遗址中,还有一些极为精致的小石镞,一般长不过两厘米左右,都是用质地坚硬、色泽优美的石髓、玛瑙、碧玉等矽(xī)石类石材制成,颜色有红、黄、灰褐、绿、乳白等多种,还有半透明的,显得非常漂亮。以上这些发现,证明了新石器时代弓箭的运用已极为普遍。
弓箭的发明和使用,有很大的意义:它使狩猎的效果大为增加,给食物的获得,带来了一定的保证。
弓箭是一种利用弹力由弓、弦和箭组合而成的较复杂工具。拉开弓弦,使弓弯曲变形,把所施加的力储存进去;再放开弓弦,给弓以恢复原状的机会,于是它就把储存的力放了出去,这样便产生了动能。利用这一动能,就能把扣在弦上的箭弹射到距离很远的地方。因此,有人认为弓箭的使用,是人类懂得利用通过机械储存起来的能量的第一个事例。
到了商代,我们的祖先已经知道大量使用青铜箭镞,这种箭镞常是一种有脊带双翼的形式。以后,铜镞逐渐改进,杀伤力更强了。到战国时,铜镞的种类虽然很多,最主要的则是一种圆脊三翼的形式,三刃都很锋利,往往在镞尾带有长铤。战国末期,铁兵器出现,但因镞的体积小,不容易锻造,所以还是大量使用青铜镞,不过箭铤改为铁铸。汉代以后,铁镞的使用才日益广泛。到南北朝以后,就再也看不到用铜来做箭镞了。
造弓,很讲究取材,既要坚韧,又要有弹力。据《考工记》记载,有七种材料可以做良弓,以柘(zhè)树木做的弓为上品,其次是檍(yì)木、檿(yǎn)桑木、橘木等。后来做弓多用桦木,《武经总要》里就有“黄桦弓”“白桦弓”等名目。
弩(nǔ)的原理和弓相同,只是力量更强,发射更远。我国大约在战国时,就已经发明了弩。
弩在发射时,是先把弦张在扳机上,射时扣压扳机,弦发箭出;这样弦在扳机上可以有一定时间,能够从容瞄准,射得更准。还有,弓只能用一个人两膀的拉力,弩则可以用脚蹬等办法,储入更多的弹力,不但射得很远,而且力量也很大,甚至还可以同时射出数目较多的箭。
根据考古发现的材料,得知汉代边境防守用的兵器中,以弓、弩为主,尤以弩的使用更为普遍。当时最常用的叫“具弩”,射力有八种不同的强度,其中以六石弩最常见,大约可射二百六十米,约合半华里(1)。
到了宋代,又使用一种威力强大的“神臂弓”,实际也是一种弩。在曾公亮《武经总要》里记录了一些威力极大的“床子弩”,有“双弓床弩”“小合蝉弩”“三弓床弩”等。这种“床弩”,是将几张弓组合起来用绞车拉弦的,每一弩要用五人、七人到十余人拉。最强大的“三弓床弩”,又名“八牛弩”,要用七十人到上百人才能张开;所用的箭,是木杆铁羽,和枪一样粗大。在攻城时,用这种箭按高低依次射入城墙上,进攻的战士可以踏着露出的箭杆爬上城去,故又称之为“踏橛(jué)箭”。这种弩又可以在弦上安铁斗,斗内放几十支箭。这样齐发一次,就可以射中几十个敌人,威力很大。
(杨泓)
(1) 华里:长度单位,1华里=5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