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5年,清军从北方大举南下时,下了一道严厉的剃发令,限令在清军所到之处,人民必须在十天内剃去头发,并且规定:“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不许有丝毫考虑的余地。
把全部头发盘束在头顶上,这是以前汉族人的装束;剃去周围的头发,把中间留下的头发编成辫子,垂在背后,这是当时满族人的习惯。这道命令遭到了当时汉族人民的强烈反抗。1645年江阴人民的抗清斗争,就是由此而引起的。
当时,史可法已经在扬州殉难,南明弘光朝的都城南京已经失守。7月中旬,清朝派来的知县方亨到江阴上任。他一到任就贴出布告,要严格地执行剃发令。江阴人民非常愤慨,他们撕掉布告,于7月22日开始起义。起义的人员拥戴典史(官名,比知县低,掌管全县治安的事)陈明遇为领袖,修筑起坚固的防御工事,决心抗清到底。
江阴起义后,清政府立即派兵前来镇压。全县人民奋勇抵抗,在城郊多次打败清军。全城军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坚强团结,死守不二。为了更好地打击敌人,陈明遇派人把前任典史阎应元从城外请进城来,一同协力防守。
阎应元是个武秀才出身的猛将,他进城时,江阴已经完全处在清军的包围之中,但是他丝毫也不畏惧。他和陈明遇通力合作,彻底清查全城户口和库存物资,清除内奸、组织民兵,做好了长期抵抗的准备。
8月底,清军大队人马开到江阴城外,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攻势。阎应元和陈明遇指挥士兵英勇奋战,打退了攻城的清军,并且打死了清军的主将。9月里,他们又主动出击,消灭了许多敌人。
清军久攻江阴不下,就采取诱降的办法。投降清军的将军刘良佐老着脸皮,在城外要求和阎应元答话,想劝说他投降。阎应元声色俱厉地斥责刘良佐,说:“有降将军,无降典史!”粉碎了敌人的劝降计划。在农历中秋节这天晚上,阎应元为了让士兵们欢度佳节,特地举行了祝捷晚会,跟战士们一起在城楼上饮酒唱歌,表示宁死不屈的决心。
清军看到城内坚守不屈,没有投降的意思,又调来了大批精锐的攻城部队。10月10日,清军趁下着大雨,用大炮轰破城墙的东北角,打进城来。在激烈的巷战中,陈明遇壮烈地牺牲了。阎应元杀伤了许多敌人后,投水自杀,没有成功;后来被敌人俘虏,关在一个庙里,第二天也壮烈牺牲了。全江阴的人民,除一小部分突围外,其余都在巷战中英勇牺牲或在城破后惨遭杀害。
(朱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