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他出生的年代正是北宋灭亡后的第十三年。他二十一岁时,组织了一支抗金的队伍,第二年,他带着这支队伍参加了耿京领导的抗金义军。后来耿京为叛徒所杀,辛弃疾亲自率领五十多人袭入金军营中,将叛徒活捉,缚送到建康。他这种英勇的爱国行为,受到了广大人民的热烈赞扬。辛弃疾投归南宋后,屡次向朝廷提出收复失地的主张,都未被接受。
他对南宋统治阶级的庸弱表示愤慨,对沦陷在金贵族统治下的人民表示关怀;他时刻不忘失地的收复,希图根本改变宋朝衰弱的处境。他把自己这种愤激、壮烈的感情,写进了许多词里: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
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
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他责问南宋君臣,有几个真正是治理国家的能手?他指出,国土沦丧,山川风景固然依旧,可是却无人关心受难的北方父老。半夜风起,挂在屋檐下的“铁马”(薄铁片,有风吹动,就相互碰击出声,人们用来测风)铮铮作响,不禁激发起一个具有爱国心肠的人的万千感慨。美丽的山河,“南共北,正分裂”,难道可以允许这种现象长期存在下去吗?“看试手,补天裂”,作者满怀着雄心壮志,发出了多么豪迈的声音!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móu,“兜鍪”为头盔),坐断(占据)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首词借古喻今,表达了作者晚年时对国事深刻关怀的悲愤心情。作者通过对孙权这样一个奋发有为的历史人物的思慕,间接地对南宋最高统治者那种屈辱妥协的行为进行了抨击。
辛弃疾流传下来的词,共有六百多首。他的许多词,在思想内容上和艺术造诣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比辛弃疾大十五岁,但比辛弃疾晚死三年。陆游留下了近万首诗,全面深刻地反映了他所处的时代。他的很多诗篇,充满了慷慨激昂的爱国感情,如“汴洛我旧都,燕赵我旧疆”“幅员万里宋乾坤,五十一年仇未报”等类句子,在他的诗集里,举不胜举。陆游痛恨残暴的金贵族统治者,深刻同情处于苦难中的人民,热切渴望宋朝已失国土的收复。在一首诗里,他这样写道: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古时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诗的大意是:祖国的山河无比雄伟壮丽,在金贵族占领的地区,人民正遭受着无尽的痛苦。可是,南宋政府却从来没有收复失地的打算。人们年年“南望王师”,年年感到失望。
陆游为祖国歌唱了一生,直到临死的前夕,他还念念不忘收复失地的事业,写出了一首感人至深的《示儿》,诗道: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张习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