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名琰,是东汉末年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她博学多才,记忆力很强,尤其对于音律有极高的造诣。《后汉书·列女传》李贤等注引刘昭的《幼童传》说:她小时,有一次听父亲夜里鼓琴,忽然断了一根弦,她只听声音就知道断的是第几根。父亲不相信她真的能辨别,认为是偶然猜中的,于是又故意弄断了一根来试她,结果又说得一点不差,这才知道她是真的能辨琴音,并不是瞎猜。
她一生的遭遇是十分悲惨的。她幼年时跟随父亲亡命在外,吃尽苦头;后来回到洛阳,嫁给河东卫仲道。192年,父亲在长安遇害,接着,母亲和丈夫也相继死亡,她一个人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她为南匈奴骑兵俘虏,被迫嫁给南匈奴左贤王。她在匈奴留居了十二年,生了两个孩子。但是,她日夜思念着自己的家乡,正如她自己所说,“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
十二年过去了,中原地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曹操先后打败了各地的军阀,统一了北方,基本上结束了北中国的战乱局面。曹操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政治家,他想统一全国,希望人民能过安定的生活,国家能够富裕繁荣。他不仅注重积极发展生产,而且注重努力提倡文化建设。他周围汇聚了多方面的人才。蔡文姬是蔡邕的女儿,曹操和蔡邕是很好的朋友,蔡邕被王允所杀,只有蔡文姬这个女儿。加上文姬本人又是才女,曹操同情她的遭遇,更爱惜她的才能,因此决定把她接回来,好让她为文化事业做出一番贡献。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派遣使者,携带着厚重的礼物,到匈奴把蔡文姬赎了回来。至此,流落匈奴十余年的蔡文姬,终于回到了故乡。文姬归汉后,曹操问她:“夫人家中原先藏有很多古书,还能记得内容吗?”文姬回答道:“从前亡父藏书四千多卷,因流离散失,一无所存,如今还记得内容的才四百多篇。”曹操说:“很好。我派十个人,夫人口授,让他们记录。”蔡文姬说:“不必。我自己缮写好,再给您送上。”果然,她凭着自己的记忆,默写出了四百多篇古代珍贵的典籍。
蔡文姬很有才华,她不但懂音律,而且诗作得很好,据说有名的长篇抒情诗《胡笳十八拍》就是她的作品。
(唐赞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