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完璧归赵(1 / 1)

赵惠文王得到一块世上稀有的美玉——楚国和氏璧。

秦昭王听到这个消息后,派人送信给赵王,表示愿意拿十五座城池来交换这件宝物。赵王同大臣们商量,感到很为难:若是答应,怕上秦国的当;若是不答应,又怕秦国逞强。大家商议了半天,还是想不出一个好办法。

赵王心里十分焦急。这时,身边的一个宦官说:“我家里有个客人,名叫蔺相如,是个挺能干的人。我看,叫他去秦国一定合适。”

蔺相如应召而来,向赵王建议说:“如果大王实在没有人可派遣,我可以去走这一趟。如果秦国真愿意拿城来换,我就把璧给秦;否则,我就完璧归赵。”

赵王很高兴,便派他去办理这件事情。

蔺相如到了秦国,秦王在王宫召见他。蔺相如把璧捧上去,秦王接过来,左看右看,喜得得意忘形,顺手把璧递给左右的侍从和文武大臣们传观。大家看了都称赞不已,齐声向秦王道贺,高呼“万岁”。

蔺相如站在一边等了好久,看到秦王根本不提换城的事情,他想:秦王果真存心霸占这块玉,便走上前对秦王说:“这块玉上面还有一点小毛病,不容易瞧出,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信以为真,把玉递给了蔺相如。

蔺相如接过玉,退到柱子边,向着秦王,义正词严地说:“大王要用十五座城交换这块和氏璧,赵王为了这件事,召集群臣商议,大家都主张不要答应。但是,赵王听了我的话,不愿意和秦国伤和气,同意用这块玉和秦国交换十五座城。赵王为了表示郑重,恭恭敬敬斋戒了五天,才派我把玉送来。可是大王却随随便便把玉递给这个看,递给那个看,未免太不郑重了。我看大王并没有真心拿城交换的意思,是以我不得不把玉收回。假如大王一定要存心威逼,那我就拼着头颅和这块玉一同碰碎在这根柱子上。”说完,真的举起玉,就要朝着柱子猛砸。

这一下可把秦王急坏了,这真是太出乎人的意料。他没办法,只好向蔺相如道歉,并且命人把地图拿来,指点给蔺相如看,说:“从这儿到那儿,一共十五个城,全划给赵国。”

蔺相如心里很清楚,知道秦王绝不会有诚意,他不动声色地改换口气,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闻名的宝物,价值连城。赵王为了送这块玉,斋戒了五天;现在大王要受这块玉,也应该郑重其事斋戒五天。”秦王知道不能强夺,只好忍气吞声答应下来。

蔺相如预料秦王终究会变卦,就在当天夜晚命他的随员化装成平民,抄小路把这件宝物偷偷地护送回赵国。

五天过后,秦国举行十分隆重的仪式,来接受这件天下无双的稀世之珍。一切都按照事先的安排进行,秦王坐在殿上,殿下文武林立,四周一片沉寂,气氛十分严肃。不一会儿,蔺相如空着手,不慌不忙地走上殿来。秦王一见,知道事情不妙,忙问道:“和氏璧呢?”蔺相如回答说:“秦国多年以来,一直不守信义,赵国吃的亏已经不少,我害怕这次又会上当,已经暗中派人把玉送归赵国去了。我欺骗了大王,很对不起,请大王治我的罪吧!”

秦王气得浑身发抖,大发雷霆地说:“我依了你的话斋戒了五天,你竟把玉送回赵国去,这明明是你无理!”

蔺相如面不改色地辩白说:“秦强赵弱,只要秦国先把十五座城交给赵国,赵国岂敢开罪大王不把宝物献出?”秦王听了这话,一时无言以对,最后想了想,实在没法,只好自认没趣,放蔺相如回去。后来,秦国并没有把十五座城给赵国,赵国也始终没有把璧给秦国。

“完璧归赵”的故事,千百年来,一直被传为美谈。至今,人们比喻某件物品的高贵,常说“价值连城”。向人借物,保证原物归还,常说“完璧归赵”。这两句成语,就都是从这个故事中引申出来的。

(王业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