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成形阶段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进展(1 / 1)

一、成形阶段高等教育学著作的出版

1984年第一部《高等教育学》的出版,不仅标志着高等教育学学科的正式建立,也为多种版本的高等教育学著作的编写和出版奠定了一个重要基础。1985—1991年,陆续又有几部高等教育学著作问世。这几部著作各具特色,为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以上著作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作者对高等教育学学科理论的研究。

1985年11月,潘懋元著的《高等教育学讲座》(增订本)出版。与1983年的第一版相比,增订本的内容由五讲增加到八讲,补充增加了“高等学校德育过程与原则”等专题,并附录了《高等学校教学原则体系初探《新的技术革命与高等教育对策的指导思想》《关于新的技术革命与高等教育对策的若干意见》3篇论文,以对相关专题的内容进行补充。

1985年12月,由郑启明、薛天祥两位学者共同主编的《高等教育学》出版。1982年,华东师范大学受教育部委托,承担编写培训高校干部用的《高等教育学》教材任务。学校将这一任务落实到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室,并组织本校相关教师共同完成这一任务。1984年年初,《高等教育学》教材大纲编写完成,并于同年2月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了该大纲的讨论会。到会的30多位高等教育方面的专家、教授对《高等教育学》的编写提出了一些意见。研讨会后,编写组在两位主编的组织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完成了教材的编写任务。刘佛年为本书撰写了前言。此书于1988年8月修订再版。

1986年5月,任宇编写的《高等教育学选讲》出版。这部书稿的写作开始于1979年,经过多次修改后,写成初稿。初稿曾先后作为南京工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物理教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的讲义试用,试用过程中,又做了不少修改。潘懋元为本书作序,他说:“这本《高等教育学选讲》具有材料具体充实、反映当前改革及时、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说理深入浅出的特点。”①

1987年2月,中央教育行政学院编的《高等教育原理》出版。出于干部教育的需要,中央教育行政学院在总结了历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于1984年组织力量,集体编写了本书初稿,后对初稿进行了修改和增补。修改稿又经中央教育行政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研究班教学试用后,于1986年春再次修改定稿。该书力求结合当时教育改革实际,探讨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些基本原理,以供高等教育管理干部和教师参考。

1990年5月,山东省教育委员会田建国的专著《高等教育学》出版。该书“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指导下,本着微观高等教育与宏观高等教育相结合、高等教育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相结合和高等教育内部规律与外部规律相结合的大教育观的精神,进行的一次大胆的、成功的尝试。这对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无疑是一个有益的贡献”②。

1991年1月,江西师范大学眭依凡、欧阳侃、李佛铨编著的《高等教育学》出版。该书是高等学校教师岗位培训用书中的一部,主要读者对象是高等学校教师和各级教育管理干部,同时也可供有志于从事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同志们参考。

1991年7月,上海市高等教育研究所杨德广主编的《高等教育学概论》出版。参加该书编写的有上海市高教局、上海市高教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工业大学等单位的有关专家、教育工作者。该书根据高等学校中青年教师和干部培训的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搜集国内外高等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信息,在探索高等教育的规律、人才培养的规律、现代教育思想等方面有新的建树,有较强的现实性、针对性。

1991年11月,华中师范大学孙绵涛主编的《高等教育学概论》出版。该书是国家教委人事司委托华中师范大学中南地区高师师资培训中心编写的一本培训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的教材。作为培训青年教师的高等教育学,无论在体系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应该与一般的高等教育学有所区别,应该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为此,该书注意思想性、科学性、新颖性和教材的针对性,使青年教师真正学有所获。①

这一阶段的多部高等教育学著作各具特色,作者们已经形成了构建中国的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意识,并针对高等教育学学科不断开展研究,产生了多项成果。

二、成形阶段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研究队伍与研究刊物的建设

(一)成形阶段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建设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展开,如何发展高等教育、建设高等学校、培养专门人才,是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眼前的大问题。因此,全国范围内,尤其是在高校层面,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纷纷成立,一大批从事高等教育实践的专家、学者对如何办学开展了系列研究,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些研究也为高等教育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持。

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分中央部委、省(直辖市、自治区)、高校三级设立。国家教育委员会设立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从宏观层面对高等教育发展进行研究,开展指导工作。省级层面,上海、辽宁等地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开展了系列研究,对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高校层面依托学校开展活动,典型的有厦门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这些高校的高等教育研究所(室)成立时间早,人员配置齐全,研究工作开展得扎实、深入,为其他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起到了示范、引领性作用。

上海市高等教育研究所成立于1980年10月。其前身是上海市高等教育局高教研究室,至1992年,有研究人员22名。该所设有高等教育发展与管理研究室、高校德育研究室、比较高等教育研究室、高等教育史志研究室、编辑室和情报资料室。

该所的研究课题包括应用研究、理论研究、调查研究和史志研究四个方面,以应用研究、现实研究为主。该所编辑出版的杂志有5种:《上海高教研究》(季刊)、《思想理论教育》(双月刊)、《高教信息与探索》《高教评估信息》和《全国高教研究报刊文摘》。该所是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上海市高校思想理论教育研究会秘书处、上海市高等教育研究协作委员会秘书处所在地,是上海市高等教育研究网络中心。①该所同时为高校提供咨询服务以及高等教育方面的情报资料、研究成果,通过开办研讨会、培训班和专题系列讲座等,与其他高校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根据全国高等教育研究发展的客观形势,结合本所的主客观条件,制定了从建所到2000年的总体战略。其共分三个战略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1984年,以建立高等教育学新学科为基本任务,促进建所

工作;第二阶段,从1984年到1990年或稍后一两年,以培养人才为主要任务,开展科研工作;第三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2000年,进行较高水平与较广泛领域的科学研究,建成名副其实的全国重点学科点。①1984年,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被批准改为高等

教育科学研究所,第一部《高等教育学》公开出版,宣告第一阶段的任务完成,并随即进入第二阶段。

1988年7月,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经国家教委批准为全国高等教育学重点学科点。至1991年年底,全所有专职科研人员21人,兼职科研人员44人,设有4个研究室:高等教育理论与高教史研究室、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室、心理学研究室、外国高等教育研究室。学科比较齐全,初步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学术梯队和以专职为主、专兼职结合的科研队伍。

该所在20世纪90年代的主要研究方向与任务是:研究中国和世界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发展改革动态;研究青年心理和高等教育管理;建立与发展高等教育学学科、青年心理学学科和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培养高等教育学、青年心理学和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研究重点是高等学校教学理论和大学心理学。从1992年起,该所从原来的以培养研究生为主,逐步转移到更多更好地推出科研成果上来,积极促进高等教育学、青年心理学和高等教育管理学领域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为我国和世界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和学科建设做出了贡献。①研究重点的转变,表明1992年后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进入第三发展阶段。

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于1984年由高等教育研究室正式改所后,各方面的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研究力量不断壮大。截至1991年,全所有在职人员22人,其中专职教学科研人员17人;资料室藏书6000余册,期刊700余种。“全国高等教育情报网”于1988年成立后,总站设在该所,负责组织情报网成员的情报搜集、整理、编印及交流工作。

在高等教育研究方面,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在“六五”"七五”计划期间承担了教育科研国家级项目5项、部委级及其他各类课题多项;编写、出版著作10多部,其中,《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和《教育经济学研究》获全国首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是20多年来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之一。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建所10多年,逐渐形成了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经济学、比较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史和高等教育评估等几个主要的研究方向。同时,该所重视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承担了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总办事处委托的研究项目各1项;与美国、日本等国有关大学合作的项目有3项。②

除上海市高等教育研究所、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之外,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成长、壮大起来的研究机构通过承担研究项目,主办核心期刊,为高等教育学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1989年10月18日至21日,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联合发起组织的全国校际高等教育研究所(室)工作讨论会在厦门大学召开。来自全国高等教育研究所(室)的50多位代表就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会议指出,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1987年对1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不完全统计,高等教育研究所(室)数已逾700个,专、兼职人员数量大幅度上升,创办刊物近400种,在理论研究和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实践方面做出了贡献,高等教育研究所(室)的工作已初步得到社会的承认和重视。但在研究队伍建设、研究方法、研究经费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解决。①潘懋元和汪永铨分别为大会做了总报告和总结报告。潘懋元在报告中提出:要明确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在高校中的性质、任务、地位和作用;促使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在教育实践中起作用,适当吸收干部、教师参加高等教育研究所(室)的研究工作;加强校级高等教育研究所(室)的信息交流。②这些意见对迅猛发展中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建设是有指导意义的。

在这一阶段,还有一些地区性的研讨会召开。1987年10月9日至11日,吉林、黑龙江、辽宁三省高等教育研究首届协作会在沈阳举行,吉林、辽宁两省高等教育研究所和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共35人参加了会议。与会同志就高等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以及高等教育研究所自身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至1991年,东北三省已举办了五届高等教育研究协作会。会议对过去一段时间的高等教育工作和下一步工作的开展进行了讨论交流。各地、各单位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举办的高等教育研讨会均推动了高等教育学理论的建设和研究机构的建设。

(二)成形阶段高等教育研究队伍的发展

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是进行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的载体,研究人员构成了理论研究的主力。高等教育研究队伍的合理发展与质量提升,对高等教育学的理论探索是有益的。

随着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扩大,一方面,高等学校陆续建立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研究人员也在逐步增多;另一方面,高等学校调整师资规模,培养了一批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其中一部分被吸纳进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成为专职或兼职研究人员。至1990年,我国高校设立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已达到750个左右,专职人员将近3000人。①

潘懋元将这一阶段中国高等教育的研究队伍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学校党政领导、管理干部,他们多有长期的高等教育管理经验;一部分是各门学科的教师,他们既有某一学科的理论知识与科研能力,又有或多或少的大学教学经验,有的还有一定的管理经验;还有一部分是近年来从高等教育研究所或师范院校教育系毕业的研究生、本科生,他们有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潘懋元指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队伍的特点是:教育专业科班出身者少,由其他专业或岗位转行搞高等教育研究者多;专职研究人员少,兼职或短期参加研究者多。②

从三部分研究人员的特点出发,我们还可以将从事高等教育学工作的人员分为两类:一类是专职人员,另一类是非专职人员。专职人员是教育学科班出身的教师、学者。他们的理论功底深厚,对教育理论,尤其是高等教育理论知之甚详,并能从这些理论出发来开展研究、指导实践,在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中起引领作用。非专职人员包括从事高校工作的干部和非教育专业出身的人员。他们一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学理论知识学习,但是拥有丰富的高等教育实践经验,并对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的需求更大。这类人员的数量多于专职人员,是从事高等教育建设的主要力量。

对于造成高等教育研究队伍如此特点的主要原因,潘懋元认为,并不是高等教育学的历史短、培养不出专门人才、学科初建期学界参与度不高等。“主要的、本质的原因在于高等教育是一个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又是一门与社会各个领域直接联系的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需要各种学科专家和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的教师与干部合作研究,而这个领域的研究工作对他们也有特殊的吸引力。因此,高等教育研究队伍由多学科专家、有经验的大学教师和行政人员组成,而且多数是兼职或短期参加研究者,可能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特点。”①

这一阶段的高等教育研究队伍发展迅速,也存在从事行政工作过多、理论水平不高、队伍组织管理不当等问题。有研究者认为,建立一支强有力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队伍,是开展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保证。根据我国高校实际,必须建立一支专职与兼职人员相结合,以专职人员为主的研究队伍,坚持发挥群体研究合力的作用。专职人员数量不在多,贵在精。具体而言,第一,素质要高;第二,结构要合理,包括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和能力结构都要合理。②

这一阶段学者们对高等教育研究队伍建设的反思,有利于推动研究队伍的科学建设。

(三)成形阶段高等教育研究刊物的出版发行

高等教育研究刊物是高等教育研究工作者发表研究成果的主要阵地。研究刊物的发行数量、质量情况可以反映高等教育研究的情况,也可以反映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建设状况。

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和组织①普遍办有公开或内部发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学术研究刊物。据不完全统计,此阶段全国高等教育刊物超过400种。②可见此阶段高等教育刊物发展之迅速,也反映出高等教育领域工作者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关注,希望通过举办研究刊物带动高等教育的研究发展。

根据研究范围的不同,有研究者提出,高等教育研究刊物大体可分为以下四类。③

第一类,以研究本校教育教学工作为主。这类刊物数量最大,占据全国高等教育研究刊物的主要部分。它们一般由高校的高等教育研究所(室)或教务处、科研处等单位负责编辑、发行。刊物名称种类繁多,以称“高教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教育研究”“教学研究”者居多,不少刊物还在这些文字前加上学校名称,如《南开教育论丛》《中山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汕头大学教育文汇》等。也有不少学校通过主办学报的“高教研究版”或“高教研究增刊”来研究本校的教育工作。

第二类,以研究本地区高等教育为主。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高教学会都有自己的高等教育研究刊物。它们多数由省级高等教育研究所(室)或教育科学研究所具体承办,如《辽宁高等教育研究》(辽宁省高等教育研究所承办)、《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吉林省高等教育研究所承办)、《高教探索》(广东省高等教育研究室承办)、《福建高教研究》(福建省高等教育研究室承办)等;少数委托高校的高等教育研究所(室)具体承办,如《云南高教研究》(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承办)等。这些刊物主要研究本地区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问题,有一定地方特色;多数偏重政策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少数比较重视基本理论研究。

第三类,以研究本行业或本专业高等教育为主。国务院有关部、委、总公司成立的高教学会或研究会以及各种专业研究会,一般都主办了高等教育研究刊物,但大多委托高校具体承办,少数由有关教育主管部门承办。这类刊物一般都冠以本行业本专业的名称,以限定研究的方向和范围,如《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华中工学院承办)、《有色金属高教研究》(中南工业大学承办)、《煤炭高教研究》(中国矿业大学承办)、《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武汉工业大学承办)、《高等职业教育》(江汉大学承办)、《高等师范教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承办)等。

第四类,以研究全国高等教育为主。原国家教委主办的《中国高等教育》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高等教育学报》就属此类。前者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高等教育通讯》和《高教战线》一脉相承,以高等教育的政策宣传和政策研究为重点;后者则明确提出要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进行学术理论研究和交流的共同园地”。该刊创刊号特地刊登了《编者的话》,提出刊物主要刊载“国内外有关高等教育学术研究成果;发表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著作和探讨高等教育未来与发展的文章;介绍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学术流派及其代表性人物,以及新兴学科及其代表人物和著作;报道国内外高等教育学术理论研究的动态等”①。此外,一些大学和地方学会及行业办的高等教育刊物,在公开发行以后,逐渐拓宽研究范围,既研究本校,也研究全国乃至世界的高等教育,并重视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例如,华中工学院主办的《高等教育研究》、上海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上海高教研究》等。

上述四类高等教育研究刊物囊括了高等教育的全部层面,不论是对何种对象开展研究,均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开展和高等教育学的理论建设做出了贡献。

这一阶段,高等教育研究刊物也存在理论性不高、深度不够、创新性不足等问题。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在发展的前期,高等学校能够成立研究机构并创办研究刊物来进行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对本校的发展及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有益处的。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理论研究将向纵深方向前进,质量低下的刊物将自然被淘汰,届时高等教育研究刊物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影响将更为突出。

此外,学界还曾多次举行会议,对高等教育研究刊物的质量提升问题进行沟通与交流。这些会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等教育研究刊物的进步与发展。①

三、成形阶段高等教育学学术组织的建设

在各地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蓬勃发展的同时,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学学术组织也得到了较大发展。

作为全国性高等教育学学术组织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以后,开展了不少组织管理工作,为高等教育学的繁荣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1984年1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了秘书处,主要负责与各地高等教育学会的联络工作,召开每年一次的各地、各部门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会议,编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简报》,并进行一些调查研究工作。1985年,秘书处创办《高等教育学报》(季刊),并在《中国教育报》上开辟“高教园地”专栏。后该刊于1992年易名为《中国高教研究》,并改为双月刊。

1985年8月4日至10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一届理事会暨学术讨论会在哈尔滨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体理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教育学会负责人以及高等教育界的专家、学者等共220人,提交论文100多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蒋南翔主持会议。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教委主任李鹏专门请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带给会议一封“致蒋南翔同志转理事会全体同志”的信,对大会表示祝贺。他说,理事会的许多同志都是中国教育战线的老前辈,有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理事会的召开,“必能对正在进行改革的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挥重大作用!”①

会议代表学习了中央领导的有关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讨论了“四有”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改革问题。②会议通过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章程》,规定了学会的性质、宗旨、基本任务及其他基本事项。

1987年8月14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产生了第二届理事会,选出理事217人,常务理事50人,选举蒋南翔为会长,何东昌、曾德林、黄辛白、季羡林、唐敖庆、钱令希、于北辰、汪家锡、韦钰为副会长,郝维谦为秘书长,许德贵、汪永铨、肖岩为副秘书长。③会议还举行了学术讨论会,学者们就两方面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①

1988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首次举办了“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评选活动,在各地高等教育学会和各专业研究会选送的146篇论文和24部著作中评选出一等奖3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24个,此外,还确定了表扬奖62个。《高等教育评价概论》(陈谟开主编)、《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郝克明、汪永铨主编)、《比较高等教育》(符娟明主编)3部著作获一等奖。②这3部著作都是高等教育学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体现出高等教育学学科在此阶段已为专家、学者所重视,学科建设成果得到了学术界肯定,对高等教育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统一组织下,各级各类高等教育研究学会、研究会等群众性组织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发展迅速。这些组织可分为三大类。③

第一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的高等教育学会。1983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时,有9个省、直辖市正式成立了高等教育学会,另有8个省和自治区成立了高等教育学会筹备组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后,陕西、山西、福建、吉林、广西、甘肃、浙江、江苏、天津、内蒙古、广东、宁夏、贵州、江西、青海、河南、四川、海南陆续成立了高等教育研究会。截至1989年1月,全国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了省级高等教育学会。(此时除港澳台未统计外,尚未成立省级高等教育学会的有安徽、西藏和新疆。)

第二类,国务院有关部、委、总公司成立的高等教育学会或研究会。1984年以前,只有中国冶金高等教育学会(1981年12月)、教育部部属高等工业学校教育研究协作组(1982年10月)和机械工业高等教育研究会(1983年4月)3个。1984年后,不少部委开始创办各类高等教育学研究组织,主要研究本行业高等教育改革与专门人才培养。到1990年年底,这类研究会达15个,不仅有冶金、机械、航空、有色金属、建材、电子、核工业、煤炭、能源电力、化工、水利等工业部门的研究会,也有公安、商业、林业、中医药等行业的研究会。

第三类,针对不同研究领域的专业研究会或学会。这类研究会在1984年以前是空白。1984年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正式建立以后,随着高等教育学各分支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对各类高等教育问题的深入研究,各种专业研究会应运而生。1984—1991年成立的专业研究会有: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新闻教育学会、高教发展战略研究会、高校师资管理研究会、高等师范教育研究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会、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高校科研管理研究会、高校音乐教育学会、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体育研究会、高校基本建设学会、高教计划管理研究会、高校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研究会、高校招生研究会、产学合作教育学会、美育研究会、出国留学工作专业委员会、高校保卫学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外语教学研究会等。

这一阶段的高等教育学学术组织不论规模大小、研究成果多少,都在根据各自的性质和特点,开展理论层面的研究和高等教育实践,推动高等教育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