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评价的来自马克思《资本的总公式》一节的重要段落如下:
为买而卖的过程的重复或更新,与这一过程本身一样,以达到这一过程以外的最终目的,即消费或满足一定的需要为限。相反,在为卖而买的过程中,开端和终结是一样的,都是货币,都是交换价值,单是由于这一点,这种运动就已经是没有止境的了。诚然,G变成了G+△G,100镑变成了100镑+10镑。但是单从质的方面来看,110镑和100镑一样,都是货币。而从量的方面看,110镑和100镑一样,也是有限的价值额。……110镑和100镑一样,也需要增殖,因为二者都是交换价值的有限的表现,从而具有相同的使命:通过量的增大以接近绝对的富。……简单商品流通——为买而卖——是达到流通以外的最终目的,占有使用价值,满足需要的手段。相反,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流通本身就是目的,因为只是在这个不断更新的运动中才有价值的增殖。因此,资本的运动是没有限度的。[1]
上述引文中使用了一些让人联想起黑格尔诸范畴的术语。[2]非常重要的是马克思的表述——“资本的运动是没有限度的”。这里被翻译成“没有限度的”(limitless)这个术语是黑格尔的逻辑范畴,它通常被翻译成“无尺度”(measureless)。[3]因而可参考上述马克思引文第一句中使用的measure一词——他没有使用limited一词。[4]“无尺度”与“无限进展”的概念相关联[5],后者在《逻辑学》的前半部分“无限”这一标题之下。[6]黑格尔说:“类似这样的无穷进展,并不是真正的无限。真正的无限毋宁是‘在别物中即是在自己中’,或者从过程方面来表述,就是:‘在别物中返回到自己’。”[7]
黑格尔首先引进了不容置疑的观念,即“某物之所以为某物,只是由于它的限度,只是在它的限度之内”。对于这一限度,黑格尔解释说他是指质的限度。[8]通过形成“辩证的”结果,即“限度作为某物的否定,并不是一个抽象的虚无,而是一个存在着的虚无,或我们所谓‘别物’”和“一切有限之物皆免不了变化”[9],观点得以继续发展。正是在这里,无限成为一个范畴:“某物成为一个别物,而别物自身也是一个某物,因此它也同样成为一个别物,如此递推,以至无限。”[10]当然,这是需要被扬弃的“坏无限”(bad infinite)。当某物和别物被理解为同一事物的不同阶段时,坏无限的情况才会发生。黑格尔说,“这种在过渡中、在别物中达到的自我联系,就是真正的无限”,于是形成了自为存在(Being-for-Itself)范畴。[11]
当马克思强调积累是“通过不断地把货币重新投入流通”的方式而实现的时候,他附加了出自加利阿尼(Galiani)关于货币的书中的有趣引文:“事物在直进中没有无限性,在循环中却有。”[12] 尽管从数学的观点来看直线是无限长的,但加利阿尼让我们注意到,在发展的任何既定时刻直线都有着明确的起点和终点。反之,循环路径一旦建立(就像行星的轨道一样),它就没有起点和终点——尽管它有长度。
尽管马克思特意选择另一位经济学家,以为他的观点——资本积累的运动是循环的和无限的——增添权威性,但他在这里也同样很好地引用了黑格尔的观点。因为正如我们看到的,关于“无限”黑格尔说了很多有趣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同样适用于资本。黑格尔也用了我们刚刚用过的隐喻:“人们很正确地把无限当作一个圆形来看,因为直线只会向前伸展,无所底止,它标志着纯粹否定的恶的无限,而不会像真正的无限那样返回到自身。”[13] 黑格尔关于直线运动的分析是十分微妙的。它既是有限的(在任一时刻),也是无限的(在趋势上),因为总是存在超越有限的东西。因此在这种变化中,它从来不会达至完满。但是循环不会超越它本身,因为它的运动会保持在由它自己定义的一系列点之内。它在自身之中即是完满的。所以,运动总会回归自身,并且和自身在一起。[14]
几乎不需要指明:在M—C—M′循环中(其中M代表货币,C代表商品),货币的确是将它与自身联系在一起的。但是马克思在此也指出,资本运动是持续更新的,因为所谈论的目标即价值增殖是无限度的,这里不存在达到结论的可能性,因为每个阶段都存在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实际上是必然性),尽管每个阶段都有着仍需前进的无限路程。
因此,黑格尔关于无限的两个观念与马克思的讨论有关。现在让我们依次探讨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