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德育原理学科体系多元化发展(1 / 1)

尽管教材体系与学科理论体系有一定的区别,但教材体系及其理论研究水平是一门学科发展的“晴雨表”。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教材建设情况来把握这一时期德育原理学科的发展水平。

一、德育原理著作与教材的出版情况

2002年至今,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出版的德育原理著作与教材主要有:

邹群、马强:《德育原理》,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陈艳:《德育原理研究》,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3。

晋银峰、赵云红:《德育原理》,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

李道仁:《现代德育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

檀传宝:《德育原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郑航:《学校德育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祝春梅、卢百胜:《当代学校德育基本问题》,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7。

赵玉英、张典兵:《德育原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韩传信:《德育原理教程》,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

易连云:《德育原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刘济良:《德育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阎平:《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冯文全:《德育原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

胡金秀、王岚:《大学德育新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0.

高岩:《德育学原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冯刚:《德育新视野》,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

顾昭明、张立华:《高校德育原理》,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戚万学、唐汉卫:《学校德育原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段鸿:《现代德育——理论和实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赵志毅:《德育原理与方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李化树:《现代德育论》,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德育原理》编写组:《德育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景丽英:《现代中学德育论》,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张典兵:《德育学原理》,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4。刘济良:《学校德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赵宏义:《学校德育原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刘慧、李敏:《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王振宏:《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冯文全:《现代德育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王荣德:《现代德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李颖、陈顺刚:《德育》,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易连云:《德育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沈嘉祺:《初等教育德育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从出版情况来看,这些教材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是普通高等学校的德育原理教材,主要供教育学专业学生使用,如檀传宝的《德育原理》、刘济良的《德育原理》、戚万学等人的《学校德育原理》等。第二类是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编写的德育原理教材,如胡金秀等人的《大学德育新论》、冯刚的《德育新视野》、王荣德的《现代德育论》等。第三类是针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编写的教材,如郑航的《学校德育概论》、刘慧等人的《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沈嘉祺的《初等教育德育论》等。第四类是主要供成人教育使用的教材,如阎平的《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等。由于关注的学习对象不同,编写者的学术视野不同,这四类教材在体系和内容结构上有着明显的差异。我们在这里主要聚焦教育学学科视野,介绍第一类和第三类教材的特点。第二类教材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第四类教材则属于成人教育学的范畴。

二、德育原理知识体系多元化分析

就教育学学科的德育原理而言,它的教材也可以分为四种形式,即规划教材、国家精品课程教材、教师教育教材和院校协编教材。

(一)规划教材分析

1.檀传宝的《德育原理》

檀传宝所著的《德育原理》①,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从作者前后的学术研究成果来看,这是继《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之后作者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思考撰写的又一部优秀教材。该教材共有8章,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德育概念;第二节古代德育与现代德育;第三节德育理论的形态及主要议题

第二章现当代德育思想

第一节苏霍姆林斯基;第二节科尔伯格;第三节价值澄清理论;第四节关怀理论;第五节品德教育

第三章德育本质与德育功能

第一节德育的本质;第二节德育的功能

第四章德育对象与德育主体

第一节道德教育的可能性;第二节德育对象的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第三节德育对象的个性实际与道德教育;第四节德育主体及其作用;第五节德育主体的素养及其提升

第五章德育目的与德育目标

第一节德育目的及其功能;第二节德育目的的类型与结构;第三节德育目的的决定

第六章德育内容与德育课程

第一节学校德育内容及其决定因素;第二节我国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第三节课程与德育课程;第四节德育的学科课程;第五节德育的活动课程;第六节德育与隐性课程

第七章德育过程与德育方法

第一节德育过程的特点;第二节两类德育过程模式述评;第三节德育过程的矛盾与德育过程的组织;第四节德育方法概述;第五节德育方法述要;第六节德育方法的应用

第八章学校德育的社会环境

第一节社会环境的德育价值;第二节影响学校德育的诸种环境因素分析;第三节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时代构建

附录从孽变、学步到自主:20世纪中国德育理论发展历程的文献描述

从内容来看,该教材基本上包含了《学校道德教育原理》的所有内容,但对原来的章节进行了重新组合,新增了“现当代德育思想”一章的内容,同时部分章节还增加了新的研究成果及作者的新认识。这体现了作者不给读者提供千古不变的金科玉律、创设学校德育问题探索空间的理念,体现了作者提高教育工作者专业性认识水平与学校德育实践效果的教材编写宗旨。①该教材还坚持专业性、基础性,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特点,在每一章之后都留有“本章学习小结”"本章习题""本章参考文献"和"本章推荐阅读文献",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思考有关理论与实践问题。

2.郑航的《学校德育概论》

郑航编著的《学校德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是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专家审定的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该教材的目录如下:

第一章人的德性与学校德育问题情境:一次纽约“大审”

第一节道德、德性与德育;第二节德育的功能与小学德育的意义;第三节德育价值的重现与小学德育的基本走向

第二章个体品德发展与学校德育问题情境:保住自己的“裤头”

第一节品德发展概述;第二节品德发展理论;第三节小学生品德发展与小学教育

第三章学校德育目标和内容问题情境:“俭朴”和“谦虚”统统下课新版学生守则让老师“畏难”

第一节学校德育目标;第二节学校德育内容

第四章学校德育手段和方法问题情境:校园“节约之星”=“吝啬鬼”?

第一节学校德育手段;第二节学校德育方法

第五章学校德育的整体构想与实践模式问题情境:“德育最美丽的风景”怎么样

第一节学校德育的两种基本方式;第二节学校德育整体构想;第三节学校德育模式

第六章德育课程与教学问题情境:课改新理念催生课堂新表演

第一节德育课程及其分类;第二节德育课程的编制;第三节我国的小学德育课程;第四节德育课程的教学

第七章其他课程中的德育渗透问题情境:“情感信箱”

第一节各科课程中的德育渗透;第二节学校各类活动中的德育渗透;第三节隐性课程中的德育渗透

第八章班级德育与班主任问题情境:班干部带薪服务受监督有下岗危机

第一节班级及其育德功能;第二节班级德育的内容与方法;第三节班级德育与班主任素质

第九章班级学生指导问题情境:难忘的八个字

第一节学生指导概述;第二节班级群体指导;第三节班级个别指导

第十章学校德育评价问题情境:一个小学教师的困惑

第一节学校德育评价概述;第二节学校德育评价的一般过程;第三节学校德育工作评价;第四节学生品德评价

第十一章学校与家庭、社会的配合问题情境:好孩子十宣传委员=长大后不想当好人

第一节家庭德育;第二节社会德育;第三节德育网络

郑航的《学校德育概论》以道德教育为重心,以德育主体观为指引,立足本科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采用多学科视野来关照学校德育问题。注重小学德育课程的编制与教学、强化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是该教材的亮点。①从内容来看,该教材可分为基础原理与应用理论(实施方法)两大部分。前五章属于基础原理,后六章属于应用理论。该教材每章前面都有学习目标,通过问题情境导入正文内容的学习。问题情境具有激活、牵引的作用,涉及本章的核心概念或主要问题,便于教师理论联系实际讲解教材。这种编写方式比较符合学生的学习特征。该教材在每章的最后突出“四个关键词”,即本章小结、关键术语、阅读导航和扩展学习。特别是阅读导航和扩展学习,为学生深度学习提供了基础。

(二)国家精品课程教材分析

1.刘济良的《德育原理》

刘济良主编的《德育原理》,是其主持的国家精品课程教材,同时还是高等院校教育学类专业课程规划教材。该教材主要包括德育概述、德育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新视阈、德育功能、德育目的、德育主体、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模式、德育环境和当代德育发展趋势10章内容,注重对德育基本理论的系统性阐述。例如,在“德育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新视阈”一章中,该教材对公民教育、生命教育、情感教育、生活德育等问题做了介绍。该教材还增加了其他教材少有的“当代德育发展趋势”一章,把德育研究的时代问题和前沿问题融入教材,体现了教材的时代性和前沿性。①

2.戚万学、唐汉卫的《学校德育原理》

戚万学、唐汉卫主编的《学校德育原理》,是戚万学主持的国家精品课程教材,包括学校德育的本质、特点与功能,学校德育的历史发展,学校德育的理论基础,学校德育目的,学校德育的主体,学校德育的课程,学校德育的模式、方法与策略,学校德育的社会环境等内容。该教材吸收了国外德育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对德育的理论基础、德育课程用了较大篇幅进行详细而深入的研究,这是其突出的特征。②其实,这些德育研究特点在戚万学的多部著作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③另外,该教材集中体现了学校德育的特点,主要围绕学校德育工作者需要了解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研究。

(三)教师教育教材分析

这类教材是在国家颁布了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以后,一些学者为了配合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而编写的。目前国内的这类教材主要有:

张茂聪、唐爱民:《儿童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

蒋一之:《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刘春琼、王云强:《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北京,北京共和国教育学70年·德育原理卷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刘济良:《学校德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刘慧、李敏:《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王振宏:《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这类教材主要服务于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教材编写体现了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体现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了“育人为本”“能力为本”"实践取向"和"终身学习"的理念。这类教材的内容体系与传统的德育原理有较大的不同,这里主要介绍两本。

1.刘慧、李敏的《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刘慧、李敏的《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以“小学生品德发展”和“道德教育”为逻辑起点,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来组织内容,特别是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从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德性课堂、文化活动等方面论述了小学生的德育问题,注重生命性与生活性、基础性与实践性,比较契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①该教材的内容体系如下:

第一章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的概念与基础

第一节基本概念;第二节生命基础;第三节生活基础

第二章小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与特点

第一节小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第二节小学生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发展;第三节小学生道德行为的发展

第三章小学生品德发展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中国倡导的美德与价值观;第二节美德与价值观的基本含义

第四章小学生品德评价

第一节品德评价概述;第二节小学生道德认知、情感与行为的评价方法

第五章亲子关系与小学生品德发展

第一节亲子关系影响小学生品德养成;第二节亲子关系影响小学生品德养成的机制;第三节借助亲子教育促进小学生品德发展

第六章同伴关系与小学生品德养成

第一节同伴关系对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第二节同伴交往影响小学生品德养成的机制;第三节教师如何引导小学生的同伴关系

第七章师生关系与小学生品德养成

第一节师生关系影响小学生品德发展;第二节师生关系影响小学生品德发展的机制;第三节如何建立良性师生关系

第八章德性课堂与小学生品德养成

第一节认识小学德性课堂;第二节德性课堂促进小学生品德发展的机制;第三节小学德性课堂的构建

第九章校园游戏与小学生品德养成

第一节走进校园游戏;第二节游戏活动隐性影响小学生的品德发展;第三节合理引导小学生在游戏中自主发展品德

第十章仪式活动与小学生品德养成

第一节仪式与小学生品德养成的关系;第二节学校仪式促进小学生品德养成的机制;第三节几种典型的学校仪式

第十一章传统文化与小学生品德教育

第一节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第二节中国传统品德教育的特色与机制;第三节在传统文化中挖掘小学生品德教育的资源

第十二章网络社会与儿童品德养成

第一节伴随网络成长的一代儿童;第二节网络社会是儿童品德发展的“双刃剑”;第三节让网络社会成为儿童生命飞翔的翅膀

2.王振宏的《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王振宏的《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共9章内容,以中学生品德发展规律研究为基础,结合中学生人格情感发展的特点,把中学生的品德培养、道德教育与中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结合起来,从大视野来审视与透视中学道德教育的实际,坚持实践导向,把基础性与前沿性有机结合起来。①该教材的内容体系如下: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品德及其心理结构;第二节品德形成与道德教育;第三节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原则和方法

第二章中学生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信念的形成

第一节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第二节中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特点与道德认识的提高

第三章中学生道德情感发展与培养

第一节道德情感概述;第二节中学生道德情感发展特点与培养

第四章中学生道德行为发展与培养

第一节道德行为的习得与发生;第二节中学生道德行为的发展与培养

第五章中学生人格发展与道德教育

第一节人格发展概述;第二节人格发展理论;第三节中学生人格发展特点;第四节中学生积极人格与道德人格的培养

第六章中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

第一节中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第三节文化对中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第七章中学生品德不良行为的矫正

第一节中学生品德不良行为及成因;第二节中学生品德不良行为的矫正

第八章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有关影响品德发展的理论;第二节家庭对中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影响;第三节学校对中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影响;第四节社会环境对中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第九章中学生道德实践与道德教育

第一节中学生的道德实践;第二节中学生道德实践教育的原则与途径;第三节中学生道德实践教育的方法与策略

(四)院校协编教材分析

1.易连云的《德育原理》

易连云主编的《德育原理》,是作为“21世纪教师教育课程规划教材”而编写的。这是一部特色鲜明的教材,它一改传统的德育原理体系,以“大德育”观为基础,以“生命·实践”为学校德育理论的基础,注重传统德育资源的挖掘与开发,强调德育活动中师生角色的互动与转换。该教材以当代学校德育的境遇为开端,直接关注德育的现实问题,通过师生互动,解决“教”与“不教”的问题。该教材结构简单,问题集中,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同类教材相比,该教材还对德育原理学科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探索,如对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问题、德育本质问题等进行了综述与反思①,这也是进入21世纪以来德育原理教材在内容体系建设上的一个特色。该教材的内共和国教育学70年·德育原理卷

容体系如下:

第一篇变革与困惑:当代学校德育的境遇

第一章学校德育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社会变迁与社会道德;第二节冲突与融合中的价值理念;第三节个体道德发展的矛盾

第二章学校德育面临的冲突

第一节德育理想的失落;第二节德育与生活的背离;第三节德育中师生关系的失衡;第四节德育评价的失调

第三章德育原理课程建设回顾与反思

第一节德育课程建设的回顾;第二节德育课程建设的反思

第二篇谁是教育者:学校德育中的教师与学生

第四章教师的角色审视及德育修养

第一节学校德育中的教师角色;第二节学校德育中的教师修养

第五章学生的身心特点及道德发展

第一节学生道德发展的生理基础与心理特征;第二节个体道德发展的观念论;第三节个体道德发展的相关理论

第六章学校德育中的师生关系

第一节学校德育中师生关系的理论;第二节学校德育中师生关系的性质;第三节学校德育中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

第三篇“教”与“不教”:学校德育的过程、实施、管理与评价

第七章学校德育过程

第一节学校德育过程概述;第二节现代德育过程的特点;第三节现代德育过程的实施

第八章学校德育的实施

第一节学校德育目标;第二节学校德育内容;第三节学校德育途径与方法

第九章学校德育管理

第一节学校德育管理概述;第二节学校德育管理基本模式

第十章学校德育评价

第一节学校德育评价概述;第二节学校德育评价的主要原则与方法;第三节国外学校德育评价模式介绍

第四篇继承与借鉴:传统学校德育及其发展

第十一章中西方传统学校德育比较

第一节中国传统学校德育的历史演进;第二节西方传统学校德育的历史演进;第三节中西方传统学校德育的比较

第十二章传统学校德育的现代转换

第一节传统学校德育现代转型的背景;第二节传统学校德育的继承与创新

2.赵志毅的《德育原理与方法》

赵志毅主编的《德育原理与方法》,由上、中、下三篇共15章组成。该教材的内容体系如下:

上篇理论篇

第一章德育起源

第二章德育现象与本质

第三章德育功能与价值

第四章德育目的与过程

第五章德育内容与课程中篇实践篇

第六章德育方法与模式

第七章德育艺术与教学

第八章德育组织与活动

第九章德育管理与制度

第十章德育评价与品德测评下篇拓展篇

第十一章东西方德育哲学观

第十二章品德结构观

第十三章道德学习观

第十四章德育生态观

第十五章公民德育观

与其他教材相比,该教材增加的“拓展篇”是新内容,重点介绍了东西方德育哲学观、品德结构观、道德学习观、德育生态观和公民德育观。该教材的第一章对德育起源问题进行了探索,也是其他教材中不常见的内容。①该教材对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度诠释,对现实问题进行了总结回顾,体现了学术性与历史性、批判性与建构性的统一。②同时,正如书名一样,该教材的编写坚持“原理”与“方法”的联姻,也是其一大亮点。

此外,我国还有一些比较好的德育原理教材,例如:赵玉英、张典兵的《德育原理》(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高岩的《德育学原理》(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段鸿的《现代德育——理论和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张典兵的《德育学原理》(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4);冯文全的《现代德育原理》(科学出版社,2016);王荣德的《现代德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不一一介绍。总体来看,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德育原理学科发展与教材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初步建构了多元化的德育原理学科知识体系,编写了适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习对象的教材。这些著作与教材为德育原理学科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德育原理学科向纵深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社会发展、社会变革日益加快,新的社会道德问题不断涌现。因此,德育原理学科除了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体系建设外,还密切关注实践,不断拓展新的研究领域,使德育原理学科研究成果异彩纷呈。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德育原理学科的分化

学科不断分化是学科发展与研究不断深入的反映,也是学科走向成熟的标志。这一时期,德育原理学科的分化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是分化出很多子学科,例如德育课程与教学论。代表作品有:吴铎的《德育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佘双好的《现代德育课程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蓝维的《德育学科教学心理学》(人民出版社,2004);卢少军的《中学德育课程与教学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廖静瑜的《德育课程建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胡田庚的《中学德育课程与教学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陈光全的《小学德育课程与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再如,德育管理学、德育政策论、德育评价学、德育价值论、德育过程论、德育功能论、德育模式论、德育主体论、德育职能论、德育资源论等也都是德育原理分化出的子学科。由于这些学科的书目比较多,这里不一一列举。

二是出现了各种德育理论,例如生活德育论、主体性德育论、自主德育论、道德学习论、和谐德育论、交往德育论、制度德育论、理解德育论、比较德育论、希望德育论、情感德育论、体验德育论、生命德育论、关怀德育论、网络德育论、生态德育论、人本德育论、信息德育论、道德情感论、道德认知论等。

(二)德育原理学科的综合

在德育原理学科不断分化的同时,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德育原理与其他学科交叉整合,出现了许多综合学科。

一是德育哲学的形成。代表著作有:张澍军的《德育哲学引论》(人民出版社,2002);金生鉱的《德性与教化——从苏格拉底到尼采:西方道德教育哲学思想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高国希的《道德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孙彩平的《道德教育的伦理谱系》(人民出版社,2005);江畅的《德性论》(人民出版社,2011)。

二是德育心理学的形成。代表著作有:陆永平的《德育心理学》(华龄出版社,2002);郭柏春、韩小林的《高校德育心理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朱仁宝的《德育心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茹秀华的《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与思想品德研究》(中国大地出版社,2008);万增奎的《道德同一性的心理学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杨韶刚的《道德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刘春琼的《领域理论的道德心理学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林崇德的《品德发展心理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赵芸的《心理学与德育》(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李丹的《认知发展视野下的生命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

三是德育文化学的发展。这一时期由于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德育与文化的关系受到人们关注,一些德育文化学的著作得以出版。代表著作有:王殿卿的《文化·道德·德育》(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4);曹世敏的《道德教育文化引论》(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王仕民的《德育文化论》(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郭凤志的《德育文化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戚万学的《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此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网络德育学、德育环境论、德育思维论、德育系统论等众多综合性德育学科,它们同德育分化学科共同组成了德育原理学科群,至此德育科学初现端倪。

(三)德育原理学科的专题研究

这一时期的德育原理学科紧密结合社会实践,不断拓展新的研究领域,逐步向纵深发展。比较有代表性的专题研究成果有:

2003年,鲁洁主编的“中国教育科学德育研究丛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包括杜时忠的《德育十论》、魏贤超的《德育课程论》、檀传宝的《美善相谐的教育》、刘惊铎的《中华美德教育论》等。

2005年,檀传宝主编的“当代中国德育问题研究丛书”(福建教育出版社),包括《网络环境与青少年德育》《当代社会问题与青少年成长》等;2009年,檀传宝又主编了“德育新视界理论丛书”(浙江教育出版社),包括《道德教育文本研究》《问题与出路——若干德育问题的调查与专题研究》等。

2009年,杨小微、黄向阳主编的“多元文化与学校德育重建研究丛书”(江苏教育出版社),包括靖国平的《价值多元化背景下的学校德育环境建设》、杜时忠等人的《多元化背景下的德育课程建设》、余维武的《冲突与和谐——价值多元背景下的西方德育改革》、黄书光的《价值观念变迁中的中国德育改革》等。

2010年,戚万学主编的“现代西方道德教育研究丛书”(山东人民出版社),包括饶从满的《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道德教育》、唐汉卫的《现代美国道德教育研究》、赵振洲的《现代西方道德教育策略研究》、周洲的《20世纪英国学校道德教育发展》、唐爱民的《20世纪西方社会思潮与道德教育》。

2011年,戚万学主编的“京师道德教育论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由一批德育博士的学位论文组成,目前出版的有《学校教育“新民德”的百年历程》《制度道德教育论》《庄子道德教育减法思想研究》等。

2014年,钟明华、李萍主编的“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教育与价值重构丛书”(人民出版社),包括刘燕的《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重构》、童建军与许文贤的《价值教育合德性研究》和欧阳永忠的《道德心理和谐及其教育研究》等。

此外,一些中青年学者还撰写了一批德育著作:高德胜的《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易连云的《重建学校精神家园》(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孙彩平的《教育的伦理精神》(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刘铁芳的《生命与教化》(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戚万学、唐汉卫的《现代道德教育专题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李佑新的《走出现代性道德困境》(人民出版社,2006);胡斌武的《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的现代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范树成的《当代学校德育范式转换与走向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李伟言的《重塑我们的道德生活——当代德育价值取向转型的理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李建国的《教化与超越——中国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嬗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冯建军的《当代道德教育的人学论域》(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张正江的《德育科学化初探》(人民出版社,2018);陈桂生的《德育引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四)对国外德育学术著作的翻译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一方面依赖于对本土成果进行开发研究,另一方面向国外学习也是一条便捷的路径。这一时期,学者们翻译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国外德育学术著作。

一是魏贤超主编的“20世纪国际德育理论名著文库”(浙江教育出版社),包括科尔伯格的《道德教育的哲学》(2000)、彼得斯的《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2000)、杜威的《道德教育原理》(2003)、拉思斯的《价值与教学》(2003)、霍尔与戴维斯的《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2003)和威尔逊的《道德教育新论》(2003)等。

二是杨韶刚、郭本禹主编的“道德教育心理学译丛”(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包括约翰·马丁·里奇与约瑟佛·L.戴维提斯的《道德发展的理论》(2003)、唐纳德·里德的《追随科尔伯格》(2003)、拉瑞·P.纳希的《道德领域中的教育》(2003)和马丁·L.霍夫曼的《移情与道德发展》(2003)等。

三是檀传宝主编的“当代德育理论译丛”(教育科学出版社),包括诺丁斯的《始于家庭:关怀与社会政策》(2006)和《幸福与教育》(2009)、纳什的《德性的探询:关于品德教育的道德对话》(2007)、勒格朗的《今日道德教育》(2009)、瑞安与博林的《在学校中培养品德:将德育引入生活的实践策略》(2010)、奥斯勒与斯塔基的《变革中的公民身份:教育中的民主与包容》(2012)、吉利根等人的《描绘道德的图景:女性思维对心理学理论与教育的贡献》(2012)以及洛克伍德的《人格教育之辩:一个发展性视角》(2012)等。

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德育原理研究十分广泛,研究领域不断拓展,许多专题研究都具有开创性。德育原理自身不断分化出许多子学科,同时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产生了许多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德育译丛使我们放眼世界,使德育原理研究水平不断攀升。这最终形成了由许多子学科组成的庞大的德育原理学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