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学与高等教育问题研究(1 / 1)

一、发展阶段高等教育课题研究

(一)高等教育课题开展概况

高等教育研究课题规划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系列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为繁荣教育科学研究、促进教育改革实践做出了积极贡献。我们统计了2001—2018年的课题情况,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各级各类立项课题中,涉及高等教育领域课题的达2560项,占所有课题的1/3以上。这说明高等教育课题研究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对国家高等教育决策和高等教育研究事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和影响,高等教育课题研究的成效对高等教育理论学科化即形成高等教育学学科理论具有重要影响。

我们通过考察2001年以来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发现研究主题集中在高等学校管理、高校师生、高校课程与教学、比较高等教育等方面,体现出实践性的特征。

“十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高等教育学学科组共批准立项课题548项。其中,国家重点课题11项,国家一般课题23项,国家青年基金课题8项,教育部重点课题199项,教育部规划课题79项,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32项,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129项,自筹经费教育部规划课题61项,其他部委课题6项。高等教育立项课题占“十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总数的15.7%,与“七五”“八五”和“九五”同期相比,分别增加4.6、3.6和7.1个百分点,高等教育科研课题立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十五”期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高等教育研究取得历史性突破的重要时期。随着1999年以来高校扩招政策的连续实施,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张,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矛盾,高等教育研究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新任务。“十五”期间,高等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办学体制与内部管理机制改革研究、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研究、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问题和学科建设的局部突破等方面。①

根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网上公布的资料,在“十一五”期间立项的课题中,可归入高等教育研究的课题共计649项,其中,2006年76项,2007年100项,2008年116项,2009年173项,2010年184项。这些数字反映出高等教育研究立项课题几年来在数量上的增长是明显的。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走向纵深,高等教育系统愈加复杂,许多现实问题需要梳理本原,提出应对办法,探索理论的依据与内在规律,高等教育研究因而受到更多的重视与支持。

通过对“十一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高等教育立项课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发展的特征在于:首先,高等教育研究主题明显受到社会热点问题影响,尤其是为政府政策或行政指向所引导,如有关高等教育强国、一流大学的研究、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讨论、教学质量保障、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特色等,而超前的基础理论研究相对稀缺。其次,微观应用研究是当前高等教育研究的主要类别。再次,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研究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中之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以及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对学生的研究必然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重心。最后,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比较薄弱。理论研究课题仅占10%左右,作为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基础分支之一的“高等教育史”课题这5年只有10项。长此以往,有可能会导致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乏力,甚至可能会演变成学科合法性危机。①

进入21世纪后,虽无学者直接进行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研究,但也有关于高等教育发展史的研究。有学者相继申报关于高等教育研究发展的课题。2001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周远清申报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对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进行梳理,涉及高等教育体制、本科专科成人高职教育教学、学位制度与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研究、地方高等教育等领域,为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2006年,深圳大学李均申报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与反思”,从理论、历史、比较等多维视角展开研究,对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学科发展的主要经验、学科发展的主要问题、学科发展的主要对策、未来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道路选择等进行了深入探讨,推动了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发展与研究。

(二)高等教育重大课题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设置国家重大课题,旨在发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示范引导作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服务。我们考察了2015—2018年的重大课题中的高等教育研究,可探究高等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实践的密切联系。

2015年的国家重大课题中,浙江大学徐小洲主持的“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及河南大学李申申主持的“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研究”属高等教育方向课题。

创新创业教育紧贴时代背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潮的背景下,高校作为参与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如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涉及高等教育管理的问题,还涉及大学课程与教学、高等学校评估等,是一个系统的、全盘性的研究问题。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通过在大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锤炼大学生品性,坚定大学生信仰,对大学生成人成才具有重要影响。鉴于此,建立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便提上日程。李申申的课题同样来源于高等教育实践,对高校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涉及高等学校管理问题、大学课程与教学问题、大学生心理学理论等。

2016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陈浩主持的“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标准、实现路径和监测指标研究”成为国家重大课题。随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不断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向好发展,国家适时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此课题与高等教育实践高度契合,从理论上为高等教育强国进行了学理阐释,从实践上推动了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截至2019年4月,课题组召开了5次课题推进会,成果颇丰,已到结题阶段。

2017年的国家重大课题包括:华东师范大学杨小微主持的“我国教育2030年发展目标及推进战略研究”,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胡卫主持的“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制度建设与推进策略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冯刚主持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南京师范大学胡建华主持的“‘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科调整与建设研究”。其中,除冯刚和胡建华主持的课题明确属高等教育方向外,杨小微和胡卫的课题也均涉及高等教育的内容。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该文件强调指出,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在此背景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有助于合理评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找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现实问题,并指导具体实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符合该文件提出的“要健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研究制定内容全面、指标合理、方法科学的评价体系,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的精神。

2015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5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7年1月,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2017年9月,《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出台。国家一系列文件的颁布,对于推动国家战略实施、规范“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在此背景下,具体到高校层面,对高校学科调整与建设进行研究,以点带面,全面搭建起科学的学科建设框架,对于高校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的国家重大课题中,虽然没有明确的高等教育方向的课题,但华中师范大学周洪宇主持的“建设教育强国的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研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田慧生主持的“教材建设中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吴遵民主持的“适应老龄社会的教育体系完善研究”课题,均与高等教育有密切联系。教育强国必然要求高等教育强国。大学作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载体,有责任通过参与教材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前构建的终身教育社会强调老年大学的建设,通过落实大学的社会教育责任及社会的高等教育责任来推动教育体系的完善。

开展国家重大课题研究,其旨归不只在高等教育实践,也在完善高等教育理论,从而建设高等教育学,从多方面推动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

二、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

作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主题,这是教育外部关系规律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体现。20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与新技术革命、商品经济、文化传统的关系先后成为研究的主题。1992年以后,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仅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高等教育与文化等老课题继续得到重视,高等教育与知识经济、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等新课题也受到广泛关注。与过去相比,这一领域的理论探讨更加深入,研究视野更加开阔,理论研究与高等教育改革实践的关系更加密切。

(一)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研究

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包括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高等教育与知识经济的关系、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等问题。学者们在这些方面进行了研究。

1.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高等教育事业产生了影响,研究者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关于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研究者大体有3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主张将高等教育纳入市场,提倡教育商品化、学校企业化。

第二种观点主张市场经济会扰乱高等教育的运行秩序,不赞成加速和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主张教育要恪守自身的规律,冷静对待市场

经济的发展。第三种观点主张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高等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商品经济的冲击。

潘懋元是第三种观点的提出者。他指出,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分析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冲击,可以从商品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冲击说起。他认为,商品经济冲击高等教育是符合教育规律的,高等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商品经济的冲击。①

其他研究者针对二者关系,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有研究者认为,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具有积极和消极双重影响。②有研究者认为,对待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明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与发展的特点,明确教育的规律和高等教育的特点,全面理解高等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③有研究者认为,要重视和借鉴市场经济规律对高等教育的作用,利用市场经济规律中的积极因素,解决高等教育领域的问题。④

2.高等教育与知识经济的关系

研究者的研究集中在知识经济的特征、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如何应对挑战等问题。

有研究者认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将会使“服务”领域进一步扩展到“生产”领域,并可能引起高等教育的行业属性及其产业级次的相应变化。⑤有研究者指出,面对经济全球化、市场化、智能化知识经济的挑战,21世纪的高等教育必然更加趋向国际化、现代化、大众化和社会化。⑥有研究者认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发展,应改革培养目标,革新教材、教法,改善教学条件,强化知识创新功能,继续创建高层次的“教育—科研—生产”联合体,推动高校内部管理的深层改革。①有研究者认为,面对知识经济涌动的浪潮,高等教育层面应着眼未来,大力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超前起步,认真抓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产学结合,共同推动工农业领域的科学技术进步。②

关于高等教育与知识经济的关系的研究,1998—2000年成果最多,此后研究成果数量趋于稳定。2010年后,学者们更多地将知识经济作为时代背景来研究,对二者关系的研究不多。

3.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加快,高等教育事业进一步改革与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高等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在各地区得以实现,由此带来了人们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关系的理论研究。

综观已有研究,按研究对象划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研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关系的一般性理论研究;另一类是对某地区的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问题的个案研究。按研究侧重点划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研究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发表在教育学期刊上的文章,该类文章以高等教育为切入点,研究区域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及高等教育的改革策略;另一类是发表在经济学期刊上的文章,该类文章侧重对经济问题进行研究,以高等学校为载体,研究经济的改革与发展问题。按研究方法划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研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运用规范研究方法,即进行理论演绎和归纳研究,多出现在关系类文章中;另一类是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即运用数据分析、调查统计等方法,获取资料信息进行分析,多出现在现状调查和策略类文章中。

研究者对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如区域发展不平衡①、高等教育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程度不高②、科研成果与区域市场需求脱节③、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协同模式单一④等,并根据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以促使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机制。

(二)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研究

综观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不论在哪个年代,都离不开政治的引领;反过来,高等教育政治功能的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高等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政治服务,高等教育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有研究者指出,发挥社会主义政治职能是由我国高等教育的上层建筑属性决定的,发挥高等教育为政治服务的职能也是高等教育历史发展的必然。他还指出,高等教育是多职能的,要全面发挥其人才培养职能、经济建设职能和政治服务职能。只有发挥高等学校的多种职能,才能使我国高校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健康发展,也才能使我国高校在国际“双重挑战”(新技术革命挑战和意识形态挑战)中培养和造就大批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道德的、有高深科学文化知识的、有创造能力的大学生。⑤

有研究者指出,高等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必须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服务,而且体现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性质。因此,社会政治上层建筑或政治结构必然决定高等教育的根本性质。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制度形式和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政治属性决定着它具有独特的社会政治功能,包括生产的功能、行为导向的功能、控制的功能、社会化的功能、传播的功能、创造的功能、整合的功能,因此要正确处理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①

有研究者指出,国家的政治体制决定高等教育的政府管理模式;国家的政治价值观规定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并干预和指导高校的教学实践活动,以实现政治社会化的功能;不仅如此,国家或地方权力还对高等学校内部管理活动进行或多或少的、直接或间接的渗透和干预,高等学校的自主权相当有限。②

有研究者指出,理论和现实的证据表明,高等教育在受到政治决定和影响的同时,也具有自身独特的政治功能和强大的影响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我国政治建设的进程中,高等教育要承担更大的历史使命,主要是:提高公民政治素养,加强政治理论创新,培养优秀政治人才,加强国际宣传和国际理解教育。③

(三)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研究

20世纪90年代,有研究者开始研究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进入21世纪后,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对文化产生了影响,研究者开始重视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问题,并开展了系列研究。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是研究者至今仍在不断探索的问题。

通过研究,研究者对高等教育与文化研究意义的认识更加明确,对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理论探讨更加深入、细致和完善。相关理论研究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实践发挥了积极作用。

有研究者对开展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研究进行了论述,认为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研究的理论意义首先表现在教育学,特别是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上,即摆脱苏联教育学模式,使其形成完整的并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同时,这也有利于人们加深对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理解,更进一步说明和论证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客观性与科学性。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还能推动和深化人们对教育与政治、经济关系的理论研究与认识。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研究的实践意义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上。①

潘懋元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分析,把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简约为“两种关系”“两重作用”"两大功能"。"两种关系"即外部关系和内部关系。作为社会子系统的文化系统,对高等教育起外部的制约作用;同时,文化又以知识为形态,以课程为载体,进入教育过程中,构成教育内部的基本要素。“两重作用”即直接作用与中介作用。无论外部关系还是内部关系,文化都对教育起直接作用;同时,文化又是经济、政治对教育起作用的“中介”,即经济、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作用一般要通过文化的折射。“两大功能”即传承与创新。普通教育对文化一般只有选择与传承的功能,而高等教育还具有批判与创新的特殊功能。②

有研究者在理解潘懋元观点的基础上认为,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表现为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一方面,文化制约和影响高等教育的目标、模式和内容等;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又通过文化的传播、选择、批判、改造和创造等,促进或阻碍文化的发展。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相互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或地域又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特征。③

有研究者认为,文化与高等教育的关系是一种潜在的、深层次的联系。比起经济和政治因素来,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制约影响较为迟缓且不明显,却是较为久远和深刻的。中国高等教育不仅仅是经济形态的产物,也无法仅用政治体制的制约来解释,还应探寻较为深隐的传统文化因素。①

有研究者认为,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是一种潜在的、深层次的、互动的关系,它与政治、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相比,后者是显性的、表层的,容易为人们所觉察和把握。而文化作用的方式是潜藏于人类主体行为之后的,是难以被发现的,它与高等教育的关系是互动的,即相互影响的潜在关系。②

有研究者指出,文化与高等教育密切相关,高等教育负有重要的文化使命。中国高等教育在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代中国正处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已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要目标。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文化使命就是通过发挥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交流等功能,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发展目标的实现。③

关于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研究,除有文章发表外,还有一批著作问世。这些研究成果推动着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进展,从而推动着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

三、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

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工作开展顺利。学者们对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并推动了实践的发展。

(一)高等教育改革研究

这一阶段,学者们对高等教育改革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总体而言,1992—2000年,学者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高等教育改革;2001—2010年,学者们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国加入WTO及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研究高等教育改革;2010年至今,学者们重点对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进行研究。

在20世纪90年代的高等教育改革中,学者们分析了时代背景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的思路和举措。

有研究者认为,高等教育要解放生产力,必须建立起适应竞争、充满生机的办学机制。①高校要建立起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运行机制,全面提高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质量,必须改革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尤其应把重点放在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上来。②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5种主要形式有共建、合作办学、合并、转制、产学研结合。③以转变教育思想、深化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三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的全方位、深层次改革,反映了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④

20世纪90年代的这些研究为当时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实践做出了重要贡献,有效引导着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

进入21世纪后,学者们对WTO与高等教育改革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主要研究了加入WTO对高等教育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以及加入WTO为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还有研究者对21世纪的高等教育改革进行了研究,认为确立新的理念,完成所有权的剥离、办学权的回归和管理权的回位是高等教育体制和制度的一场变革。①

2010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颁布,标志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文件提出,要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建设现代大学制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高等教育进入综合改革阶段。学者们结合大数据、供给侧、智库建设、军民融合、“双一流”建设等背景开展了系列研究。

有研究者认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路径依赖十分严重,要依法厘清政府、学校的职能界限与活动方式,推进领导权与治理权分置,进行三级改革,落实社会参与治理的机制与途径。②有研究者以相关政策文本为依据,回顾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指出了改革目标、改革对象和主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新时代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③有研究者提出,未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避免隐形的造成极端结果的改革措施;二是改革要尊重高等教育自身规律;三是改革要发挥高等教育这一主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四是改革中要减少计划手段的使用;五是对外国高等教育改革经验要理性看待。④

(二)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高等教育的发展同世界高等教育总体趋势保持一致,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际化的推进,使这一问题成为21世纪初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随着一流大学理念的提出和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关于一流大学的研究逐渐成为近年来的重点。

1.高等教育大众化研究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高等教育界很少有学者注意到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但当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问题的争论已相当热烈。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对于是否要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学者们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最初学者讨论的重点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内涵和指标、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途径等方面。

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该文件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的入学率接近15%,正式吹响了向高等教育大众化进军的号角。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使质量、经费、师资、结构、资源配置、招生与就业等问题成为关注的重点,学者们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质量保障、政府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职责、精英教育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关系、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公平与效率、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计算等问题进行了研究。①

我国学者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探讨虽然起步晚,但取得了诸多成果。这些成果丰富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推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

2.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的增多,尤其是中国加入WTO,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学者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直到今天,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仍在继续,学者们不断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推动着理论的完善和高等教育实践的发展。

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中,学者们对国际化的概念、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中外合作办学、留学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国际化、高职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国际化战略、国际化人才、未来国际化的趋势等进行了研究,成果丰富。①

3.一流大学的建设研究

关于一流大学研究的大范围兴起,始于1999年。查阅中国知网,以“一流大学”为主题或关键词,在1998年只有51篇,1999年跃至102篇,2000年又升至168篇,自此呈不断上升趋势。可以说,进入21世纪后,一流大学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至2016年,“双一流”研究的兴起,使一流大学的讨论进入一个高峰,2017年关于一流大学的文章已达1438篇之多。

笔者通过对一流大学研究的主题进行分析,发现关于一流大学的研究首先集中在世界一流大学这一主题上,具体包括对世界一流大学的介绍、世界一流大学的比较研究、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历史研究和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等;其次是对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的研究,二者共同构成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两条途径。排名其后的“研究型大学”“北美洲”“综合性大学”"本科教育"等主题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对一流大学进行研究,以此助力学科和学校不断发展。

学者们具体针对一流大学的内涵、特征和标准进行了研究,使得这一概念更为清晰。学者们还对一流大学的理念、与其他国家的比较、一流大学内部管理、一流大学的政策文本、建设一流大学的思路和策略等问题展开了研究,成果丰富。相关论文包括:周谷平,《创新:建设一流大学的灵魂》,载《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第1期;潘懋元,《一流大学与排行榜》,载《求是》,2002年第5期;袁本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的政府角色研究:以日本和韩国为例》,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顾秉林,《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与政策建议》,载《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第10期;钟秉林、周海涛,《世界一流大学的校长权力制衡机制探析——世界一流大学校长管理比较研究》,载《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耿有权,《论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初级阶段》,载《江苏高教》,2012年第6期;邱均平、王菲菲,《中国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进展》,载《重庆大学学报年第社会科学版期》,2014年第1期;别敦荣,《一流大学本科教学的性质、特征及建设路径》,载《中国高教研究》,2016年第8期;车如山、邢曙,《我国建设一流大学的历程及展望——基于国家历次高等教育重大战略举措的分析》,载《兰州大学学报年第社会科学版期》,2017年第4期;孙绵涛、郭玲,《知识创新是创建一流大学的关键》,载《高等教育研究》,2017年第7期;施晓光,《一流大学治理:“双一流”建设所必需》,载《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8期;閻凤桥、闵维方,《从国家精英大学到世界一流大学:基于制度的视角》,载《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7年第1期;史静寰,《“形”与“神”:兼谈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路》,载《中国高教研究》,2018年第3期。

不少学者编写了关于一流大学研究的著作。相关著作包括:林一著的《走进世界一流大学》(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丁学良著的《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王英杰、刘宝存著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与发展》(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刘道玉著的《创造一流大学之魂》(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摩洛哥萨米著,孙薇、王琪译校的《世界一流大学:挑战与途径》(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张东海著的《美国联邦科学政策与世界一流大学发展》(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郭鑫著的《世界一流大学战略联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崔宇红主编的《一流大学图书馆建设与评价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版);别敦荣等著的《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理念》(厦门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赵跃宇主编的《世界一流大学内部治理体系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储召生著的《问道“双一流”:中国一流大学建设回顧与反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汪霞、钱小龙主编的《世界一流大学教学助理制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刘莉、刘念才著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与中国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从2016年至今,学者们对“双一流”建设进行了研究,大部分研究将“双一流”作为背景来研究高校的建设问题。相关论文包括:倪亚红、王运来,《“双一流”战略背景下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实践统一》,载《江苏高教》,2017年第2期;郭书剑、王建华,《“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分析》,载《现代大学教育》,2017年第4期;李立国,《“双一流”背景下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调整优化》,载《大学教育科学》,2017年第4期;刘小强、孙桂珍,《“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机制创新——基于江西师范大学学科建设“六定”工作的反思》,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年第11期;朱玉成、周海涛,《“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困境分析——基于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视角》,载《研究生教育研究》,2018年第1期;贺祖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内涵式发展》,载《中国大学教学》,2018年第9期;周海涛、闫丽雯,《“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文科建设的意蕴、困境与对策》,载《高等教育研究》,2018年第10期;陈鹏、李威,《“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西部高等教育的挑战与政策供给》,载《教育研究》,2018年第11期。对“双一流”的持续关注,表明学者们对高校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满怀期待,对中国高校的发展壮大寄予希望。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对“双一流”的研究将会持续下去。

除上述研究外,学者们还针对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评估、高等教育结构、院校问题等进行了研究,成果丰富。相关著作包括:陈玉琨等著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韩映雄著的《高等教育质量研究——基于利益关系人的分析》(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史秋衡、余舰等著的《高等教育评估》(贵州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刘徐湘著的《高等教育评估论》(云南科技出版社2008年版),王建华著的《多视角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宋波著的《中国高等教育评估三十年(1985—2015年)》(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刘献君主编的《院校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常桐善著的《院校研究的发展与应用》(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