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党的十二大胜利召开,确立了我国自己的发展路线,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此为契机,德育原理学科得以重建并获得快速发展。

第一,这一时期,国家层面开始重视德育目标的研究、德育大纲的制定。1983年,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提出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与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①德育大纲课题组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验,在1988年颁布了《小学德育纲要(试行)》《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试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中学德育大纲(试行)》《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试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等德育文件,为新时期的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第二,德育内容获得更新与发展。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由于这一时期受到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一些青年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出现了一些困惑和偏差。1980年的“潘晓来信”引发了一场关于人生观问题的大讨论,也使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被提上议事日程。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并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同形势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五讲四美三热爱”等教育活动结合起来。

第三,各级各类学校的德育课程得以恢复、重建与调整。这一时期,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等学校,其德育课程都不断得到加强。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学者们不断充实和更新德育内容,开始了德育的科学化研究。

第四,德育途径不断拓展。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在北京举行。大学生积极参与义务服务,他们所展现的奉献精神使人们对青年刮目相看。学校通过开展学习张海迪活动,为青少年树立道德楷模,以榜样教育引领青少年思考人生,明确自身价值。

第五,教育管理体制得以重新架构。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德育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发展,在曲折中前进。在总结经验和反思教训的基础上,党中央提出了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确立了党组织在学校德育中的领导地位。

第六,德育原理的学科地位得以确立。1981年国务院批准的《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科、专业名单》及《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科、专业名单》把“教育学原理”称为“教育基本理论”(包括德育原理)。198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教委研究生司联合发布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修订草案)》。在该专业目录中,德育原理成为独立的学科。1992年,在我国颁布的“学科分类与代码”中,德育原理也是独立的学科。可见这一时期,德育原理逐渐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走向独立。

总之,这一时期,德育理论的科学化探索、德育原理著作与教材的出版,使得德育原理知识体系不断系统化;学会组织的成立、学科制度的确立,使得德育原理学科独立有了组织保证和制度保证;学科点的出现,使得人才培养得到了保证,使得德育原理学科发展具有可持续的人力支持。这些条件的存在,说明德育原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