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教育等各个方面带来了教训。“**”结束后,党和国家逐步开展各项工作的恢复与重建,但首要的问题是要统一思想,明确发展目标。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更是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工作热情。但由于“**”对人们的思想影响较大,在新的历史时期许多人的思想转变比较慢,甚至出现了一些思想矛盾,需要党和政府予以解决。因此,这一时期,党和政府结合时代发展实际,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一、开展真理标准讨论,促进思想解放
“**”结束后,为了落实干部政策,党中央开始清理冤假错案,在此过程中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978年8月19日,中共中央批准撤销学校红卫兵组织。同年10月27日,共青团十届一中全会又决定撤销红小兵组织,恢复少年先锋队组织。1977年9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聂荣臻的题为《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的文章,指出要搞好党的作风,最重要的是恢复和发扬毛泽东为我们党树立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及作风。同年9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陈云的题为《坚持实事求是的革命作风》的文章,指出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坚持毛泽东思想,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
第60期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将这篇文章公开发表,新华社全文转发。随后,《人民日报》及全国绝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报纸都陆续转载了此文。这篇文章从理论上根本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在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
“**”结束后,随着冤假错案的平反、真理标准的讨论,社会上和党内出现了一些新的思想动向。一些人的思想仍然处于僵化或半僵化状态,阻碍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方针的贯彻和执行。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发表了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将中国共产党一贯强调的思想政治方面的原则概括为“四项基本原则”,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①1980年,邓小平再三叮嘱全党:“现在,特别是在青年当中,有人怀疑社会主义制度,说什么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这种思想一定要大力纠正。”②他反复强调,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学校德育的首要任务。能否引导学生始终自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我国学校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关系到德育的成败。改革开放前夕,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③实践证明,学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对于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确保学生健康成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宝库,未曾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科学概念,更未形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不仅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科学概念,而且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这一理论对新时期学校进行德育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党委书记李昌在给党中央的一封信中首先提出的。1979年,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肯定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提法。他说,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80年12月,邓小平在题为《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①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归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十个要点之一,并第一次把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概括为建设“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了全面的论述,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此后,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规模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活动逐步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全国各地开展起来。
四、开展青年人生观讨论
进入20世纪80年代,由于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转型以及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一些青年在人生观方面产生了困惑,他们开始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与意义。1980年5月至1981年4月,由《中国青年》杂志发起、围绕署名“潘晓”的来信展开的人生观大讨论,成为中国青年价值观演进的契机,对青年人生观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980年年初,《中国青年》杂志编辑部收到北京一位青年女工的来信。这封信反映青年女工自己人生旅途的遭遇和挫折,信中流露出对“人生之路越走越窄”的感叹及对旧有人生信念的怀疑情绪,引起了编辑的关注,被认为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思潮。随后编辑部组织力量对来信进行修改,并融入另一位青年的来信的一些主要观点,以“潘晓”的笔名在《中国青年》1980年第5期的醒目位置发表了《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从而点燃了青年人生观大讨论的“导火索”。受此影响,《中国青年报》随即也开辟专栏,就人生观问题开展讨论,讨论主要以青年自我思索为主。他们结合各自的经历和感受,交流和探讨对人生意义的理解。这一事件很快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一时间,谈论青年问题、探寻人生意义成为社会各界的热门话题。各主流媒体相继参与讨论。1980年6月3日,《辽宁日报》组织力量对辽宁大学部分学生的人生观进行调查,归纳出五个问题并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人活着要不要有一个明确的生活目的?要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要不要为创造自己壮丽的人生而奋斗?怎样认识社会上还存在的一些丑恶现象?要不要关心政治?8月5日,《山西日报》也开辟专栏讨论青年怎样看社会及社会怎样看青年。此后,许多报刊都参与了这场讨论。到1980年年底,讨论基本结束。1981年,《中国青年》杂志和《中国青年报》分别发表编辑部文章,对这场讨论进行总结。现在看来,“潘晓讨论”有几点共识:一是这场讨论是五四运动以来规模大、影响深远的青年关于人生意义的大讨论,讨论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进行;二是这场讨论基本上反映了当时青年关于人生主题的困惑与思考;三是这场讨论理论价值不高,启蒙意义大于理论意义。①这场讨论促进了青年学生对人生观的深入思考,标志着改革开放初期思想解放大潮的到来,同时也暴露了我们在青年学生价值观、人生观教育方面的问题,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五、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
“**”刚结束时,一些青少年的心理出现了两大问题,一是政治信念动摇的问题,二是道德风气不良的问题。对此,我国又开展了“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1980年,无锡第三十四中学开展了一次教学活动,其内容包括语言、仪表、行为的审美教育,在国内引起很大的反响。1981年2月,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文联等9家单位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向全国人民特别是向青少年发出倡议,开展以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为内容的“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活动,使我国城乡的社会风气和道德面貌有了很大改观。随后,以“五讲四美”为主要内容的建设精神文明的群众性活动在全国开展起来。1982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了中宣部《关于深入开展“五讲四美”活动的报告》,确定每年3月为“全民文明礼貌月”。198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开展“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把“五讲四美”活动和“三热爱”教育结合起来。“三热爱”即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共产党。1983年3月,中央“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委员会正式成立。从此,“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在全国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这项活动吹开了青少年心中灿烂的道德之花。“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首创的群众性德育活动,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很强的思想性,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工程。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有效的德育组织形式和德育途径。这项活动是党的德育工作群众化的一种创造,为我们依靠和发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供了有益的经验。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