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小商人
偶得连续几天跟我闹要去Yard Sale(庭院售物)。我不知他为什么有这个念头,也不知他为什么要钱,我家里也实在翻不出什么不用的家什可以拿出去卖,于是一拖再拖。
2012年的最后一天晚上,偶得边脱衣服准备睡觉,边通知我:“妈妈,明天早上我要去卖东西!”我觉得好笑,逗他:“你想卖什么?”偶得显然早已谋划好,他肯定地说:“我要去卖水果。”我问:“你哪里来的水果呢?”偶得答:“我看过了,家里的水果筐里有三个苹果两个梨和十二个橘子,我就拿这个去楼下卖。”我笑答:“好!”
我以为他是孩子的说笑,没想到早上一起床他就催促我:“妈妈,我要快点吃早饭,因为等下我要去卖水果。”我讪笑且警告他:“记得啊!做生意不能杀熟,门口的保安叔叔只能送不能卖!”他点头,像大人一样端着水果篮独自出门。
我一直把儿子的话当孩子的天真,大冷的天谁会买他的水果呢?院子里又不是菜市场,连个客户都没有。我还跟爱人通气,万一真没人买他的水果,烦请他亲自出马一锅端回来,付偶得个车马费,三块两块不嫌少。
隔着玻璃窗,我看见偶得端着水果直奔儿童游乐场。孩子真是有趣,竟然想到在儿童活动区卖东西,哪个孩子有消费能力?
偶得有些无聊地坐在木马上,面前放着他的水果摊。因没人光顾,他不时去滑梯上转一圈。不一会儿,一个小丫丫跌跌爬爬来到游乐场,后面跟着一对父母。小姑娘看见偶得很高兴,偶得与她聊天,聊着聊着我见偶得塞给丫头一个大梨子,小姑娘抱着梨子去滑梯了。紧接着,偶得开始与大人聊天,没一两分钟,我看见家长在掏口袋,递给偶得钱!我惊叫着呼唤爱人来看,他也惊呆了,问我,这样也可以啊?我答,这才是真正的销售,锁定目标客户群直接秒杀无逃脱,难怪我需要上商学院,因为跟他比我实在是太不善于发掘潜在客户了!
等我下楼去健身,发现偶得又做一笔生意,口袋里现金流十块!他既不欣喜也不慌张,既耐心又自信,仿佛这钱就应该这样得来,无任何意外,关键是他还真得到了!我顿时不敢再小瞧这小孩。
等我健身回来,发现偶得已经收工准备吃午饭。爱人说孩子卖了一会儿看见有小哥哥带着足球下来玩,于是跟哥哥商量他玩会儿球,让小哥哥替他看摊儿,小哥哥同意了。于是偶得撒丫玩去,独留下哥哥做生意。哥哥竟然帮着练摊儿也把水果卖了一轮。等偶得玩够了,把今天的收入二十块二一添作五,分哥哥一半,高兴拜拜。
我太诧异了!大神啊!他他他,他竟然还会找合作伙伴,他竟然会利润共享!他该去商学院教书啊!孩子的聪慧和沟通能力远超大人的想象。我从小对偶得太放任太客气以至于他习惯性决定自己的行动。也因为我的鼓励,他有想法就去实践。我很高兴他没有绝大多数孩子的依赖心理,无负担走出家门与各色人等交流,找到达成目标的方法同时学会利益分配。他的未来应该会比我厉害!
我一直好奇偶得为什么需要钱,我平时给他零花钱他大方还给我。他今天卖水果共得六十元,包括秀才把他剩下的水果包圆。他转手递给我,跟我说:“妈妈,给你!以后你不要辛苦了,我可以养你!”新年第一天我热泪盈眶又啼笑皆非,幸福的一年好开端。
改,还是不改?
改革一:我跟偶得爹说,你赶紧订书,我们这次回新加坡三张票,六十公斤行李,你喜欢的书,提前准备好,我们背走。偶得爹轻飘飘回一句:“不用了,我现在只看电子书,网上都有。”我听君一席话,立刻改变了我家的装修方案,把以前的大书房,变成现在的小书房。把以前围了三圈的大书架,只象征性地做了个小书架,而且以装饰作用为主。想来里面若存书,一定是大英百科全书或者金庸全集再或者我自己的全集,其他就可以放点青花瓷瓶什么的。另外,受偶得爹的影响,我今天迅速将自己全部文字的电子版权分别授予多家网站,换点钱花。
有些改革,是顺势而为,你不改都要改了,因为因循守的那个“旧”自己没了,无“旧”可守。迟改不如早改,还踩在时代的鼓点上。被逼着改,不如主动改。
改革二:家门口有家徽菜馆,是我的大爱,常去里面点青椒臭干,黄豆蒸咸鸭。一进饭店,满屋子飘干锅菜的香,地上油油的,走路需特别持重。这样的店,也许在合肥很常见,但在上海是很不好找的。店里的服务员小姑娘,大多都是来自大别山区,上次还听一个小丫头说一口金寨话,很亲切。今天再去店里,招牌还是那个招牌,味道还是那个味道,却大变样!招了个大堂经理,穿得西装革履,手里拿着步话机,对所有的员工指手画脚。以前小姑娘见面都特别亲切地喊我“大姐”,今天统一喊我“小姐”,进门大呼“欢迎光临”九十度鞠躬,出门大呼“请慢走欢迎下次再来!”再辅以九十度大躬。每个人都穿得笔挺挺的,连收银员找钱,都是捧着大酒店才有的找钱夹子,打开以后却是硬币,依旧不支持信用卡。唯一让我欣慰的改变就是,地板不那么油腻了,走起路来不必提心吊胆。想来老板从安徽来,在上海打拼天下,赚了些钱了,也想搞
服务标准化ISO啥的,店员清一色不用乡亲了,来自祖国各地大家庭,而大堂经理竟然用的是上海本地人,很有三十年代旧上海和平饭店襄理的风范。只可惜,这样的变革,总让我心里想发笑,因为感觉格局不搭,就好像四合院里种的是梨杏桃,打开家门进去一看是欧式装修风范。
有些改革,看起来很顺应潮流或者很进步,甚至具有喜感,但其实劳民伤财,收效不大,还不如不改呢!
改革三:书报亭里,放眼望去,现在的高端时尚杂志真多啊!或者说,高端时尚杂志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上,让你有购买的欲望。每张杂志的封面照,都是天王天后什么的,估计对粉丝有号召。我认识的一个杂志,名字类似于“妇女家庭爱人”之类的,最近痛定思痛,也要改革了。因为他们原本销量很大的,却偏偏因为装帧比较差,现在总沦落在报摊主的腿底下,有人问才拿出来,好像卖白粉一样,因此销量直线下降。主编想来想去,跟我说,他也要大刀阔斧了,要改成时尚版,要请一线大牌,然后上大量的广告。他跟我说,其实大多数的杂志,时尚类的,杂志本身是亏钱的,全靠广告撑着,什么LV啊,CELINE啊,或者雅诗兰黛,男士杂志就做豪车或者名表广告,现在连兰蔻都不太好意思登场了。主编也奔那个方向而去,还要求我给他的杂志改版写一篇特约文章。像我这种婆婆妈妈,总是拉扯家长里短的,第一次被邀请写时尚性文章,甚是兴奋,特地备课查资料,写了一篇我觉得很有情调的小资文章:《旧上海的那些名媛们》。后来杂志出刊了,据说。我特地去书报亭找封面上写有六六名字的文章,依旧没有找到。问摊主,摊主还是从腿缝里掏出那个期刊,印刷和纸质的确提高了,封面人物也是一线大牌,可惜,竟然是闫妮。仔细想想,倒是与杂志定位很契合的。翻开里面的广告,花里胡哨,但最大牌的化妆品,竟然是欧莱雅旗下的小护士护手霜。其他的广告页,还是在卖99元一件的羊毛衫和小霸王复读机。我哑然失笑,特地电他们主编,主编语气非常沉重,跟我说:“改革貌似失败了,杂志添了那么多彩页,只加了一块钱,却没人买了,更糟糕的是,广告收不着钱,单位承担不起这么庞大的开支。”他跟我说,顶多,再坚持六个月。如果没有起色,就换回去算了。我哈哈大笑,跟他说,其实下个月你就可以换回去了。——历史上,大多数改革,都是失败的,比方说张居正或者王安石主张的改革。
很多改革是被逼无奈,不改是死,改也是死,但改一改,可以换个死法。你不得不改的原因是,你不幸地,恰巧地,处于历史的拐点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