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要知功效在践行(1 / 1)

缪俊杰

日前,读到周克玉同志发表在《文艺报》上的一首诗:《贺中国治水史诗出版》,诗云:“百位诗仙著水经,程门杨将领旗旌。戎禹蜀郡惊梦喜,大吕黄钟遗世倾。疏凿贯通利万众,道遵势顺循者荣。古来经验堪珍贵,要知功效在践行。”周诗深邃铿锵,发人深思。我因参加了编撰《中国治水史诗》的一点工作,本书总策划和主编在《序言》和《后记》中多次提到,因而也想附骥说点感想。

一部二百多万字的大书出版耗资甚巨,事关重大,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策划是否得当。我觉得“治水史诗”取得今天的效果,有赖于策划者的“前瞻性”。周诗所说的“程门杨将领旗旌”,指的就是本书的总策划杨钦欢和主编之一程贤章。这里想就杨、程二位说几句话。杨钦欢是广东梅州的一位企业家,长期从事水利研究和水利工程方面的项目开发。他积多年经验,深感水利是国家、民族和人民生存的命脉,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也是历朝历代主政者治国安邦的大事。于是他向老朋友、广东作家程贤章咨询,问能否编一本中国治水历史方面的书,作为历史殷鉴,教育后人。长期写小说和报告文学的老作家程贤章毅然“接招”,说只要杨总注资,他就是拼掉老命也要把这件事干成。他说到做到。于是,程老以年近80的孱弱之躯,带领几个助手冒着严寒酷暑,西进川蜀,北上天山,南下广西,东进黄河口,还走东北,赴江浙,考察中国历代著名水利工程,多方联络著名作家、新闻界朋友,下定决心,快马加鞭,干这件大事,并表示一定要把这件事干成。

书是作家写出来的。一部书的成败关键还取决于撰写者的思想文化素质和文学功力修养。程门、杨将旌旗一举,立即得到国内实力派作家的加盟。在水利战线工作过的何建明一马当先,他以多年采访积累的素材,首先写出了《百年梦想——中国几代伟人与三峡工程》发到了程老的电子邮箱。接着蒋子龙、李存葆、谭谈、张炜、陈世旭、张笑天、焦祖尧、程树榛、刘兆林、邓刚、阿成、关仁山、何申、赵丽宏、王宗仁、陈桂棣、叶兆言、彭见明、韩作荣等七十多位实力派作家诗人加盟其中。他们很快将稿件发到了设在广东梅州的“治水史诗编辑部”。杨钦欢虽谦言“文艺外行”,但他每稿必看,而且提出许多中肯意见。程贤章带领他的助手以及从北京请来的专家,夜以继日地看稿编稿。何建明还率领作家出版社责任编辑贺平等亲赴梅州审稿定盘子,使这240多万字的书以精美的面貌出世,在人民大会堂召开首发式和座谈会,得到文学界、水利界和各方面的首肯。程、杨二氏,功不可没。

这是一部中国治水史诗,也是一部“适合时宜”的书。党和政府关心水利,人民群众关心水利。2011年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昭示国人:“促进经济长期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下决心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在《中国治水史诗》中,七十多位作家诗人,以磅礴的气势、犀利的笔锋和诗意盎然的语言,描绘了中国历史上从大禹治水,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秦代建设灵渠,隋炀帝开凿运河,唐代治理长安产、灞,赣南修建福寿沟,以及近百年来开发长江,治理黄河、淮河、海河、黑龙江、辽河,及至南水北调,台湾、香港、澳门等大型水利工程都写得有史有据,充满诗情画意,给人以历史殷鉴,令人动容。可以说这是一部“适合时宜”的水利教科书式的作品。

“要知功效在践行”,我们应该感谢为这部书付出艰辛劳动的策划者、写作者、编辑者、出版者和各方面的支持者。这是他们“践行”的实际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