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8章【1177】八零丑女逆袭4(5000+)
一九二六年出生的外婆今年已经74岁了,外爷是同龄人,不过对比善良又强势的外婆,外爷的自私与独断,从儿女如今的为人处世就能看得出来。
外婆是个爱干净又能干的女人,她不偏不向,能一碗水端平。
外爷则不一样,只偏向大儿子,因为偏心眼,老三儿子家很是不满。
二舅当兵转业到了煤矿当财务,属于工人,一直在外地,逢年过节才回来看看二老。
在老家就只有大舅和三舅了,大舅属于抠门到极致的人,风评很不好。
三舅还好点,在对待二老的问题上,去三舅家能吃饱,在大舅家的老两口,连饭都吃不饱。
可想而知有多抠门了,这是从原主记忆里找到的点滴。
所以她对大舅一家的印象才会那么差!
外婆没有去世之前,在床上躺了一年,除了这一年,哪怕九十多岁了,人家能自己的活,从不假手于人,很勤快,干净,之所以在五十多岁就和外爷分床睡,也是年轻时候造成的矛盾。
外婆和外爷吵架,外爷就没赢过,嘴皮子没有人家利索,但是他喜欢冷暴力。
你骂可以,我不搭理你,不管在自己家,还是在外人那儿,我都不搭理你。
他们的矛盾是积怨已久的,她一个外孙女知之甚少,反正从她有记忆开始,他们就分开睡了。
三四岁的时候,就是分开的,可想而知,两口子能这样过完一生,是多么的不容易。
金婚钻石白金的婚姻又如何?
难怪人家说,相爱容易,相守难。
更何况,他们当初的结合还不是相爱,而是见一面就定终身了。
这是她穿越过来第一顿饺子,虽然是素馅的,可韭菜与鸡蛋的搭配,是最完美的。
婆的手艺很好,好吃。
看着她慈祥的笑容,汪婷很受触动,可就是这样的一位老人,人生的最后一年,却要承受褥疮的折磨,去世之前,尚且还活着的时候,身上的肉都臭了,可是那个时候的她已经没有任何知觉了……
现在的婆还能自己走动,吃肉喝汤,遛弯做家务,都很康健,他们是八十五岁以后,才逐渐跟着儿女过的。
三个儿子三个女儿,多子多孙有何用?
该受的罪一点没省略。
在婆家待到下午,姐妹俩就走了,来的时候靠两条腿儿,回去的四五里路,也是靠两条腿儿。
点心她的那份没吃,偷偷给婆放回去了,妹妹正是贪嘴的时候,却也只拿了婆给她的那份儿。
婆还想给她俩塞钱,被她拒绝了,她暂时没钱给老人家,怎么还会要老人家的钱?
虽然从河堤上走更近一点儿,但是人少的地方,两个小姑娘不能走,就算长得不好看,也得预知危险,坏人从来不会将自己的坏写在脸上,不管什么年代,都要有防范意识。
九十年代的街道远没有后世的路修的那么好,全都是土路不说,街道两边的房子也都是平房或土坯房,偶尔出现楼房,都算是这年代的富户。
婆家的村子就是进入九十年代靠针织品致富的,比如毛巾被,帽子,围巾,不说家家户户都这么干吧,起码一条街十家里面,有三四家是干针织的。
二姨家就是其中一家,二姨的能干,争强好胜在整个村子都出了名的,这个性像年轻时候的婆,妈妈虽然也很能干,但远不如二姨那么精明强势。
关键二姨的两女一儿也争气,没人管,也能考上大学,并且毕业之后有不错的编制工作。
反观她和妹妹,因为学习不好,早早的就步入了社会,连嫁的人都没有正式的编制。
所以说,读书能改变命运,这话一点也不假。
她自己可以不学,但是妹妹的学习她一定要管到底,不仅仅书本上的,她还自己给她出题,让她学习,让她计算,还教她英语,提前熟悉二十六个英文字母的发音,还有一些常用的对话。
虽然没有书,可她的脑子就是最好的百科全书,虽说穿越世的感情记忆早已模糊,可是所学到的技能却是极其深刻的,英语四六级她都不知道考了多少次了,英语水平说是专业也不为过。
当然,妹妹八岁了,肯定会对此比较好奇,姐姐还能无师自通不成?
所以等教完这些字母,她就打算去借一套初一的英语书,以及磁带,让妹妹提前跟着练习发音和记忆单词,当然,记单词需要音标,至于怎么会的,又差个录音机,回头骗她跟广播里学的就行。
这年代家里有电视机的不少,有彩电的人家就少了,但是电视不出两三年就会全面普及,而且还是彩电,不是黑白电视机。
不是今年,就是明年年底,二伯就会把家里淘汰下来的黑白电视机抱过来给爷爷看的。
八七版红楼梦,八三版西游记,射雕英雄传,渴望,济公,聊斋,八仙过海等电视剧如今正风靡,因为这年代的电视剧少,电视台也少,都是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播放,不管啥时候播放,都能收获不少观众的关注,谁让电视不是谁家都有,当年播的时候穷,没电视,现在电视买回来了,自然也要能看得上才行。
早期看电视是架天线,后期分有线电视和无线电视,还有大锅卫星电视,这都是时代的一个进步,区别在于台多还是台少。
过了中秋和国庆,她收到了妈妈的来信,妈妈高中毕业,写的字很漂亮,不过里面没有提她提的事儿,反而交代她和妹妹要好好学习,其他的事儿不用她操心,看来是没把她当大人看,一点没放心上。
她叹口气,这是意料之中的结果,不是吗?
看来还得靠自己,汪婷为了赚更多的钱,还买了宣纸,笔墨,硬笔书法纸将书法作品,有软笔和硬笔两种书法作品邮寄到了省城报社,还让他们帮忙询问相关投稿单位进行参赛,因为她不知道联系方式,需要邮寄的话,可以从稿费里面扣除费用。
这年代交流靠的就是通信和电话,电话她没有,那就靠书信。
还有一个重要的点是什么呢,这年代考试还没有那么限制地域,也就是说,即使是外地户口,只要你父母在这儿工作,就可以就近入学,所以今年过年,她想最大可能的说服父母。
即使说服不了父母带着他们去外地读书,也希望寒假能在那边过,只要能过去,就可以领着父母赚第一桶金。
“我想参加跳级考试,直接去五年级。”
时间就是金钱,汪婷不想浪费太多时间在村小,只不过这个时间已经错过了升初中的机会,所以干脆直接请求去毕业班(五年制小学),班主任似乎一点也不惊讶,因为通过这段时间的测试,她已经发现这个相貌平平的女孩子,似乎就跟开了窍一样,变得极其聪明。
而且她的字也一改往日的风格,越写越好了,她曾经观察过她的字,写的时候速度不慢,却能将每个字的横撇竖直写在它该在的位置上,不偏航,这样情况之下,页面不仅干净了,就连这字也显得板正漂亮,这是她也难以做到的。
问其原因,这小姑娘居然一脸茫然的看着自己:“我也不知道,一写就写出来了。”
你说气人不?
她拿过五年级的测试卷给她,她不仅写得快,而且正确率很高。
小学阶段能有什么难题,无非就是计算和逻辑思维最浅显的一些问题。
语文更是字词句篇,只要掌握住这些要领,不难考高分。
校长很高兴她突然间的开窍,还指望她能考上重点初中呢!
如果考上了重点初中,就能为他们村小争光呢!
当时同时,也将面临住校的问题。
她如果住校了,妹妹怎么办?
汪婷甚至等不到学期末,就被直接转到了五年级,五年级的同学都是陌生的,男生多女生少,尤其她长相平平,就算是跳级上来的,也没人把她看在眼里。
她也不需要朋友,在她眼里,这些人都是小屁孩儿,她每天的任务就是上课的时候想怎么挣钱,下课了就去找妹妹,饿了给她偷偷送吃的,渴了给她递水喝,因为她新买了杯子,不过不想让别人看到,所以就偷偷的拉妹妹到操场角落里投喂。
吃饱喝足了,才让她回去。
当然,还有学习方面的问题,只要下课碰上,就会问今天学了什么,听完之后,她趁着上课时间就给她出点题,放学回家妹妹写完作业就得写她出的题,每天都有,连她该干的活,都被她一并干了。
她回家是不写作业的,因为在学校的时候,老师留完作业,她趁着课间就全写完了。
只要不打扫卫生值日,都能准时准点回家,回家之后就是妹妹写作业,她去捡柴火。
等她捡完柴火回家,她学校作业基本就写完了,为她检查,指出错误更正,讲解后,她写自己出的题,她就去做饭。
基本上这边写完,吃完饭,天色就暗了,这个时候不适合读书写字,即使有电,爷爷轻易不让开,你也没办法,不过她会趁着妹妹睡着以后,进空间写稿。
国庆节一过,爸爸就回来收秋了,他回来的匆忙,每天都在地里面掰玉米,姐妹俩都会去帮忙,汪婷甚至还请了几天假,爸爸一个人收秋,也没人帮忙,比别人家都要辛苦。
他们家四口人有四亩地呢,虽然爸爸回来之前,她和妹妹已经收了小半亩,可毕竟是孩子,哪有大人干活干净利落并坚持的下来的?
尤其她们俩干活掰玉米,一次只能收半袋儿,还得抬着出去,跑个两三趟,就不想干了。
虽然玉米最终会被叔叔用架子车帮忙拉回家,可妹妹偷懒已经成自然了。
她也想偷懒,可知道自己不干的话,爸爸会更辛苦,所以只要一放学就来地里面掰两袋。
掰完到时间了,有人在地头的话,会帮忙拉回家,没有人的话,就找叔叔帮忙。
爸爸在地里面干活,爷爷难得大方,会给爸爸炒鸡蛋或者买点肉吃,不过量很小,得亏面食管够。
因为一直忙着收秋,也没时间说囤货的事儿,他们屋子里还有储藏柜,爸爸回来就睡在那上面,几乎沾床就睡。
折腾了一个星期,才将地里收拾干净,玉米收到了楼顶和院子进行晾晒,地里面的玉米杆子还得背出来,可以卖给喂牛的,也能自己拉回家当柴火烧。
之后就马不停蹄的犁地,平地,挖地界,种小麦,全都是人工,大概再有十年,才能达到收割机收麦子,虽然有玉米收割机,但那都是2000年以后的事儿,而且会造成浪费,一般人都不乐意用,顶多把玉米收了,让坝地的机器进去将玉米杆子碾碎,直接翻到地里面当肥料。
差不多忙活到10月15号,才总算将小麦种到地里面。
“我和你妈年下就回来了,你们俩乖乖的啊,这是十块钱,给你俩当零花钱,不要冻着自己,我看着棉裤棉袄啥的都收拾出来了,爸也就不管了昂!”
因为请假都是要扣工资的,所以爸爸顾不得说太多,就跟爷爷打声招呼,连夜买票走了。
汪婷叹了口气,不容易啊,不管啥年代,哪一行哪一业,为了生存,都挺不容易的。
10月份的时候还不觉得冷,进入11月份温度就骤然下降,甚至中旬就开始下雪了。
幸亏她早早的就将她们俩去年的棉衣拆洗了,将旧的布套到新棉花外,旧棉花拍拍打打,弹一弹又用旧布套了旧棉衣,唯一的不同就是,弹过的棉花更松软,也被她接的更厚了,穿起来也挺暖和的。
爷爷奶奶有棉衣,还要二伯拿回来的军大衣,他们衣服不缺,所以她这个做孙女的也没做。
外爷和外婆那儿,有二姨买的新棉衣,也冻不着,她的棉花就这么攒了下来。
今年天一冷,二姨就给她们拿过来好几双姐姐的棉鞋,都刷新的很干净,棉鞋明显是拆洗过的。
这年代的棉鞋都是自己做的,皮靴她们这个年纪有穿的,但是很少。
汪婷跳级的事儿,谁都没说,就只有汪媛知道,但她回家好像也没提,正合她意。
爸爸回来的那十来天,也顾不上说这些,好在他们在南方,没有北方这么冷。
虽说一个是干冷,一个是湿冷,但没有暖气的时代,还是北方更难过一些。
因为南方冷的时间很短,没有那么长。
10月份的稿子投的多,给她变成了月结,达到了203块钱。
加上之前剩下的22块钱,爸爸给的10块钱,加起来就是235块钱。
整个10月没花钱,自从中秋节去看过外爷和外婆之后,就没花过什么钱。
她的书法作品已经送到了书法协会,协会的专家对她的作品很赏识,还专门寄来了投稿的地址和参赛的注意事项等文件。
她仔细阅读之后,把自己资料连同书法作品,又寄了出去。
只要入围,就得去现场比赛,就和周一一那一世一样。
与此同时,天冷之后的村小,也进行各种赛事活动,活跃冬日的校园气氛。
即使是农村的学校,也非常注重素质教育,每年都有活动,冬天打腰鼓,春秋运动会,夏天麦收农忙的时候,都得下地干活,因为有农忙假,小学生也得跟着大人一起到地里面抢收。
七零八零九零这三个年代的农村娃都经历过,懂得自懂这当中的辛苦和不易。
天一冷,她的手就冻,痒,肿,只要冻一年,往后每年都得冻,但今年她和妹妹的手因为有蛤蜊油的滋养,不像往年那样裂着大口子,只是发肿发痒。
庆幸的是今年地里面种的菜,不需要她俩再去推回来窖起来,是叔叔们直接摘掉之后就埋到了地里面,只拉回来一车,够年前吃,如果吃完了,再去地里面挖就行了。
进入冬天之后,他们一日三餐的菜就是萝卜白菜土豆红薯粉条菠菜这几样。
他们一般不做酸白菜,也不做腊肉,更不做咸菜,就是把所有菜窖到地里面,吃新鲜的。
当然,也可能是爷爷奶奶懒省事,不过她看叔叔婶婶也没有弄,想来因为他们这边都这样?
粉条是每年11月红薯收回来之后,搅成泥,空淀粉水,然后用淀粉去漏粉条。
几乎家家户户都做,因为冬天白菜炖粉条缺不了粉条,也缺不了豆腐和猪肉。
他们的豆腐都需要去村子里专门做豆腐的人家去定,也可以拿着大豆去换,想吃了就去换和买。
一斤老豆腐八分钱,水豆腐五分钱,豆腐干豆腐皮都是按斤称的。
买回来的豆腐大家都过油炸一遍,然后和粉条白菜大肉一起炖,特别出味儿,好吃。
每年只要漏粉条,就感觉年近了。
他们家没有喂猪,因为没时间,叔叔婶婶忙地里面的活,卖菜卖的热火朝天,腾不出空去喂猪,但是别人家会喂,所以杀年猪的时候,只要打听好人家的时间,到时去买就行了,当然,买的猪肉都是人家挑剩下的,即使是挑剩下的,也得早点去,晚了就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