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灭绝2:哺乳类的崛起和恐龙灭绝(1 / 1)

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

中生代结束后,在2亿年之间长期繁荣的大型爬虫类动物几乎灭绝。与此同时,海洋中的菊石也灭绝了,很可能在此时发生了全球性的环境变化。

这就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对于其原因,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说。

其中比较有名的是陨石撞击说。这一假说认为,当时有巨大的陨石撞击地球,撞击产生的大量粉尘遮蔽了天空,同时世界上还发生了大规模的火灾,完全阻挡住了太阳光照,引发了严重的全球变冷。

白垩纪和古近纪(6600万至2300万年前)之间的地层界线被称为K-T界线。K-T界线分布在世界各地,是一层薄薄的黏土层,其中富含高浓度的铱。铱是只存在于地球地底深处的元素。陨石中会富含铱元素,因此有理论认为K-T界线中的铱是由撞击地球的陨石带来的,也因此能够遍布世界各地,这也成了陨石撞击说的根源。

◆K-T界线

与之相对的是,另有假说认为陨石撞击与恐龙灭绝无关,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和二叠纪末的大灭绝事件一样,是由于剧烈的火山活动引发的。还有假说认为恐龙是因为缺少食物(无法食用的被子植物增加)而灭绝的。

恐龙时代的哺乳纲动物主要是夜行性的食虫类动物,体形大小和老鼠差不多。即使是在“恐龙的时代”,它们的个体总数也要远远大于恐龙。它们是能够在不同气温条件下都能保持体温的恒温动物,体形小、夜间行动,拥有能够隐藏身形、保护自己的空间,也能够适应气温的降低。它们很可能因此才能够在环境的剧烈变化中存活下来。

笔者对年轻时学过的“恐龙灭绝是因为它们的卵都被哺乳动物吃掉了”这种说法记忆犹新。这种假说认为恐龙是因为哺乳纲动物的崛起而灭绝的。大家难道不觉得这也是很有可能的吗?恐龙灭绝之谜,至今仍是一个远古的浪漫故事。

哺乳纲的繁荣

哺乳纲的祖先出现在中生代的三叠纪,到了白垩纪则出现了现在的有袋类(袋鼠等)、单孔目(鸭嘴兽等)、真兽亚纲(除有袋类和单孔目以外的哺乳纲动物)的祖先。

哺乳纲动物因能通过乳腺分泌乳汁来给幼体哺乳而得名,也被称作“兽类”。我则是以“它们全身被毛所以是‘有毛的动物’”来称呼它们。体毛能够帮助哺乳纲动物保持体温。

之后,又出现了体形更大的昼行性哺乳纲动物。恒温、胎生、哺乳——哺乳纲动物凭借这些优势,在陆地上的各个角落不断繁荣起来。

白垩纪末期,恐龙等大型爬虫类动物灭绝。时间来到了新生代,随着全球变冷和干旱越来越严重,哺乳纲实现了巨大的发展,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扩展到了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

动物学家第一次见到鸭嘴兽时的震惊

18世纪末,发生了一起将欧洲的动物学术界搅得天翻地覆的事件。当时,有一份动物标本从澳大利亚寄到了欧洲。

标本身长45厘米,其中尾部长15厘米左右,有着鸭子似的喙,足部有蹼,尾部像海狸,而且还全身被毛。这具标本出现在1798年。

有许多学者认为“不可能存在这种动物”,完全没把它当一回事。但在对动物标本进行细致研究后,人们确认这是真实存在的动物。

这种动物被称作鸭嘴兽,栖息在澳大利亚东部塔斯马尼亚岛很小的一片区域内。它们利用脚蹼在水中灵活地游泳,以淡水螯虾、蚯蚓和贝类为食。雄性鸭嘴兽后肢脚掌下的倒钩上长有毒针,用来抵抗外敌和其他雄性的攻击。

◆鸭嘴兽

鸭嘴兽没有独立的尿道、肛门和生殖孔,而有泄殖腔。它们的粪便、尿液和卵都是从泄殖腔排出的。因为只有一腔,因此被称作单孔目动物。爬虫类、鸟纲,还有针鼹,都属于单孔目。

哺乳纲动物如何育儿

鸭嘴兽母亲会在河畔上挖出的巢穴深处的房间里孵卵,用乳汁喂养卵中孵化出来的孩子。但因为鸭嘴兽没有**,幼崽便会舔食母亲腹部乳腺中分泌出来的乳汁。因为鸭嘴兽通过乳汁喂养幼崽,且全身被毛,因此被分类为哺乳纲。

原始的哺乳纲动物有可能都是产卵的。鸭嘴兽和针鼹都一直保持着哺乳纲动物开始胎生以前的原始形态。

澳大利亚拥有袋鼠、考拉等有袋类动物。有袋类动物也是胎生,但它们不具有真兽亚纲一样发育完全的胎盘,成年袋鼠的体重可以达到数十千克,但刚刚出生的幼崽体重却只有5克左右。袋鼠一出生便会直接落进母亲的育儿袋,通过育儿袋里的**吸食乳汁成长。

我们人类的祖先属于真兽亚纲。产卵的哺乳纲动物最古老的化石可以追溯到大约2.2亿年前,真兽亚纲的化石则出现在1.2亿年前的地层中。从哺乳纲动物诞生到进化出胎盘,大约经过了1亿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