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基因的真面目
被誉为遗传学之父的孟德尔其实并没有使用“基因”这个字眼。第一个使用“基因”一词的,是威廉·贝特森。贝特森通过许霍·马里·德弗里斯(于1900年重新发现了孟德尔遗传规律)的论文认识了孟德尔,他将孟德尔的论文翻译为英语,传播给世人,还发明了“基因”“遗传学”等词语。贝特森普及了基因这个概念,但基因究竟是什么物质还尚未明了。
让我们回到1842年,卡尔·威廉·冯·内格里第一次通过显微镜来观察细胞分裂,在细胞核中发现了“染色体”(chromosome)。然而,内格里却并没有意识到染色体的重要性,为染色体命名的其实是海因里希·沃尔德耶(1888年)。在内格里观察到染色体的40年之后,华尔瑟·弗莱明于1882年发现了染色体和细胞分裂之间的关系。弗莱明发现苯胺这种碱性物质会将细胞核内的物质染色(所以才叫染色体)。
1902年,沃尔特·萨顿通过草蜢的生殖细胞(**和卵)发现了“减数分裂”现象。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所特有的现象,指的是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如果把这一半染色体理解为遗传性状的“因子”,那么就能完美解释孟德尔的遗传模型了。
某位学者的挑战
那么,基因和染色体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证明了这一点的是托马斯·摩尔根。摩尔根拥有以海洋生物为研究对象的胚胎学(研究受精卵形成及发育过程的机制的学科)学位。研究之初,他对达尔文的进化论很感兴趣。要研究进化,就必须持续追踪实验对象多达几百代。这样一来,就必须选择生物生命周期(从出生到下一代诞生为止的周期)短的生物作为研究对象。
摩尔根就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时(1904年),恰巧是人们对重新发现孟德尔遗传规律十分关注,以及萨顿提出染色体学说的时候。基因在当时还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人们也不清楚染色体的作用。摩尔根一开始还怀疑过染色体学说和孟德尔遗传规律,不过在参观德弗里斯对月见草的突变研究后开始产生兴趣,决定用动物来研究突变。
突变指的是生物继承自祖先的性状发生改变的现象。
几年之后,有一位学生将黑腹果蝇带到了摩尔根的研究室里。黑腹果蝇和常常在厨房里飞来飞去的苍蝇是近亲。果蝇喜欢聚集在酒水附近,但它们并不只喜欢喝酒,还喜欢醋。在自然环境中,它们以在成熟果实和树液中繁殖的酵母为食(据说摩尔根把香蕉放在床边来捕捉果蝇)。
果蝇的生物生命周期大约是10天,寿命大约有两个月,非常短。果蝇体长只有2—3厘米,即使大量饲养也不需要很大空间(一个牛奶瓶就能养几十只果蝇)。饵料准备起来也非常方便,喂养起来很容易。果蝇作为一种实验动物,是十分具有优势的。(虽然会有人生理性地反感它……)
因为这些优点,摩尔根决定用黑腹果蝇来进行遗传学研究(1907年前后)。黑腹果蝇作为新兴的遗传学的研究对象也非常有优势。
白眼果蝇
举个例子来说,每只雌果蝇一天能产下多达50个卵。孟德尔遗传规律说到底也只是概率层面的问题,如果能有大量可以分析的子代,验证起来会很容易。同时,果蝇的染色体只有8条(4对),如果基因的确和染色体有关,那么在分析时应该也会很轻松(人类有23对染色体)。
不仅如此,黑腹果蝇的唾液腺细胞中的染色体(唾腺染色体)也很特殊。它在复制时不会发生细胞分裂,同一染色体会有好几条重合在一起,越来越粗(这叫作“多线化”)。果蝇的唾腺染色体比正常的细胞核中的染色体要大许多,在显微镜下观察起来十分方便。凭借当年的显微镜的性能,是无法清晰观察普通细胞中的染色体的。
但在实验之初,摩尔根并没有发现显著的突变。无论是加温、注射酸或碱,还是给予不会致死的刺激,但出生的全都是红眼带条纹的普通黑腹果蝇(这叫作“野生型”)。但摩尔根等人并没有因此放弃,他们依旧不断观察着几万只、几十万只有着相同花纹的果蝇。
有一天,他们在日常喂养的牛奶瓶中,发现了一只眼生的黑腹果蝇。这只果蝇的眼睛是白色的。这时距离实验开始已经过去了3年,时间来到了1910年。
白眼黑腹果蝇(以下称“白眼果蝇”)如果是突变体,那么它的性状应该会遗传给**后产下的后代。这只白眼果蝇是雄性,因此摩尔根让它和其他雌**配。结果,产下的全部都是红眼果蝇。
接下来,摩尔根再次让这批红眼果蝇之间相互**。在下一代诞生的果蝇中,有三分之一是白眼果蝇。看来白眼果蝇的性状可能是隐性遗传的。这看起来也很符合分离定律。
白眼果蝇果真是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可遗传突变体吗?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孙辈的白眼果蝇全部都是雄性。更加准确地说,是雌果蝇都是红眼,雄果蝇中有一半是白眼果蝇。这又要如何解释呢?
先从结论来说,白眼果蝇的基因是和载有决定性别的基因的染色体(性染色体)包装在一起的。这种与性染色体相关的遗传方式叫作“伴性遗传”。
无论如何,摩尔根总算是找到了一个能够证明染色体学说的间接证据。找到窍门之后就能够立刻顺利推动工作。在这之后,摩尔根的研究室接连不断地发现了新的突变体。
在这些性状之中,有的符合分离定律,有的不符合。不符合分离定律的性状被分为了四类。同一套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连在一起进入配子的情况叫作“基因连锁”或简称“连锁”。
◆两组等位基因连锁
上面已经提到,黑腹果蝇有四对染色体。看来基因的确是随着染色体包装的。不过,摩尔根也记录下了很出乎意料的数据。有些性状,看起来既不完全分离,也不连锁。
如果两组等位基因(A或a和B或b)是完全分离的,那么拥有杂合子基因(AaBb,表达出的性状为AB)的个体在**后,表达出的性状的比例(AB∶Ab∶aB∶ab)应该是9∶3∶3∶1。
反过来说,如果基因A和B、a和b是完全连锁的,那么性状AB比ab就应该是3∶1,而不会诞生性状Ab和aB。那么目前的现象又该如何说明呢?
又或者,让拥有杂合子基因(AaBb,表达出的性状为A和B)的个体和拥有隐性纯合子基因(aabb,表达出的性状为a和b)**。如果它们之间完全分离,那么AB∶Ab∶aB∶ab的比例就应该是1∶1∶1∶1,如果完全连锁,就应该是1∶0∶0∶1。
然而,实际得到的却是不一样的数据。这就意味着,本应连锁的基因A和B,有一定概率转移到了其他染色体上。这种现象叫作“同源重组”。
荣获诺贝尔奖
那么,同源重组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
请大家把染色体想象成一条项链或者一串珠子,这样会比较好理解。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绝大部分生物,都各有一条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染色体,合计两条(同源染色体),这些染色体会各有一条进入生殖细胞。生殖细胞产生时,同源染色体有一定概率会发生洗牌。
◆同源染色体洗牌(互换)
每一个圆代表一个基因,每条染色体都是由复数基因排列构成的。基因是否会互换完全是随机的,互换的概率和AB之间的距离相关。
话虽如此,但洗牌并非真的像洗扑克牌一样进行的。两条染色体会拧成X字形连在一起。这叫作“互换”(也称“交换”)。染色体之间拧在一起的部位是随机的(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有一些位置是容易连接在一起的)。
不过,如果某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距离较远,那么同源重组的概率(重组值)就会越高,这点比较直观,应该很好理解。也就是说,某两个基因的重组值的大小,就相当于它们之间在染色体上的物理距离。这就意味着,只要求出不同基因之间的重组值,也就能知道它们之间的相对距离了。
摩尔根等人将实验结果和唾腺染色体的观察结果进行比较,他们发现,染色体的确会被色素染色,但并不是整体全都被染色,被染色的部分呈条形码似的条纹状。
有趣的是,野生型的条纹形态全都相同,而突变体中却有一部分的条纹与其他的不同。将不同突变体的条纹形状的差异(究竟是哪条染色体的何处不同)和各突变体之间的重组值进行比较发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基本是一致的。这叫作“染色体图”(的确是基因的分布图)。
摩尔根等人的研究确定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链状分布。摩尔根也因此获得了1933年的诺贝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