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
《伦敦新闻画报》第37卷,第1063号, 1860年12月15日增刊,567页
这支非正规骑兵部队在远征中国的军队中占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地位。他们形成了一个令人羡慕的典范,说明训练印度人为英国政府服兵役的这一计划是多么的成功。这个计划就是放弃旧的观念,即要把构成英国军队最基本成员的印度新兵训练成一种僵化和不会思考的机器人。这种观念必须实行改革,以便能够适合亚洲人的习惯,让士兵在很大程度上按自己的方式去使用他的武器和驾驭他的战马。这样的训练方式很好地满足了现实的需求,即仅凭极少数的欧洲籍军官就足以指挥由印度士兵们组成的非正规军骑兵师,并且仍然能维持对于纪律的所有要求。关于这支骑兵部队在战场上的骁勇善战,我们已经有了很多的例子。在目前这场中国战争中,他们参战时的表现尤其出色。在印度的当地人非正规军体系迄今为止是如此的成功,以至于人们普遍相信,在重组英国驻印度部队的时候,当地人的那个部分将完全由非正规军所组成。
有一家报纸的记者这样描述在华的英国轻骑兵部队,即普罗宾和费恩的骑兵团:
这些轻骑兵堪称英国非正规军中完美的典型!他们的行军也会使我们所谓的“轻龙骑兵”感到震惊!普罗宾和费恩这两个骑兵团几乎同时从坎普尔和勒克瑙出发到加尔各答登船。他们你追我赶,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走完了全程——700英里。普罗宾骑兵团在离目的地约200英里处离开主路,从侧面穿过乡村,虽凭借策略胜过了费恩骑兵团,但也只是提前两天到达而已。
《泰晤士报》记者载描写在华的锡克族非正规部队时,这样问道:
在中国服役的费恩骑兵团中英国和印度军官
军事当局为何不在印度以外的地方利用这些锡克教徒非正规军呢?他们没有等级或种族偏见,他们会吃喝供给他们的任何东西,坚韧勇敢、精力充沛,就像英国士兵一样能适应气候环境。而且,如果管束适当的话,他们不会放肆劫掠。他们在这里的行为是模范的,是前哨和警戒哨的合适人选。法国有阿尔及利亚籍骑兵,俄国有哥萨克骑兵。锡克教徒骑兵远胜于二者,而且印度可以提供许许多多的普罗宾和费恩来领导他们。
本文所提供的插图表现在华的费恩骑兵团部分英国和印度军官。从左边开始,我们看到费恩骑兵师所属第一孟加拉骑兵连的卡纳克陆军中尉。他的旁边是身材高大的副连长,阿富汗人宁荥。第三个人是费恩骑兵团的第三指挥官卡特利陆军中尉,他因9月18日率领费恩骑兵师的士兵从左翼英勇杀敌而被克兰忒爵士在发回国内的快信中得以表彰。再过来是一位锡克族副连长,他的胸前挂着功绩勋章。再往右是著名的阿富汗人陆军上尉纳克斯班汗。在贝纳勒斯发生“叛乱”时,他坚定地站在英国人一边,胸前挂着一等英属印度勋章和一等功绩勋章。最后也是一位本地人的第三骑兵连陆军上尉,虽然只有20岁,但以勇敢闻名。他是锡克人,带着勇气勋章,那是因为在镇压“叛乱”的战场上表现英勇而获得的,他还为此得到了提升。
费恩骑兵团的一支小部队在8月12日的一次战斗中表现极为突出,当时有80至90名清兵突然向新河兵营发动了进攻,企图从侧面突袭斯特林的炮兵连。斯特林炮兵上尉刚刚开了两发炮弹,敌人就已经冲到了离大炮不足100码的地方。跟炮兵连在一起的只有由陆军中尉麦格雷戈尔指挥的25名费恩骑兵团的卫兵。麦格雷戈尔中尉下令冲锋,锡克族骑兵们全都奋不顾身地冲锋陷阵。只有一半的清兵在极度惊愕的状态下仓促应战。战场上的形势在瞬间就被扭转。清兵们四下溃败,整个战斗持续了不到一分钟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