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守街卫兵,养蚕 (Sketches from China: Canton Street-Guard, Rearing Silk Worms)

1857

《伦敦新闻画报》第30卷,第847号, 1857年2月28日,179页

第一张人物速写表现的是广州城里的一名守街卫兵。清军中有相当一部分兵勇只是起着警察的作用。正如我们所发现的那样,在给清兵规定的义务当中,居然有一条是“胆小者去看守街道”。所以在画中所表现的这位兵勇身边虽然摆着武器,但也许并不会令人望而生畏。

清军兵勇的格言往往从理论上听起来很顺耳,例如“宁可陈兵百年,不可松懈一日”。而且他们的军规和兵法假如能够运用得当的话,应该能保证训练出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

例如,按照他们的军规,“打仗时要勇往直前,贪生怕死者砍头,首级悬挂示众。杀敌必定论功行赏。若战死疆场,家属要得到妥善照顾。胆小鬼即投降者,不可活命;冲锋在前,未必会死;但若想退缩,则必死无疑。要让军官把这一原则灌输给兵勇们,让他们奋力御贼,杀敌立功”。然而,至少制定这一条款的政策是可疑的。它的可悲后果可见于镇江府的陷落,后者完全是由八旗兵防守的。

他们的祖先在两百年前正是通过在这儿打了一个漂亮仗而给征服中国画上了句号。它当时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而且在江苏省内,它的重要性仅次于省府南京。八旗兵踏着冰面跨过了扬子江,以突袭的方式夺取了这个城市。清太宗把这个城市奖赏给了旗人,从此这个城市就完全被置于清朝法律和习俗之下。城里原来的居民则住到城市周围的郊区,并且成了旗人的奴仆。每天一更时分就会打钟和关城门,实行宵禁。所有的汉人都得离开用城墙围起来的内城,那里面基本上都是旗人。而且在抗击外敌时,这儿也是抵抗得最厉害的地方。然而城墙上的守军已经跑光了,几乎空无一人。当守军沿街撤退时,根本就没有做认真的抵抗;而有不少人却宁可选择自尽——也许有些人是出于一种崇高的,然而是误置的荣誉感,这种荣誉感不容许他们逃跑或落入敌人之手;另一些人则是害怕城池失守之后,他们即使活下来,也难以忍受自己同胞的百般折磨。

另一条军规:“要尽全力保持武器的良好状态,并保持火药干燥。”清兵弹药匣的质量是如此低劣,无论他们多么小心,只要下一场阵雨,就会使一支只依赖火绳枪的中国军队完全失去战斗力。因此,除非是为了检阅,清兵从来就不碰他们的火绳枪。

“当军官受伤或被捕时,兵勇们应尽一切努力将他背走或救出来。若非如此,且打败仗的话,这些罪人将被砍头。”这条军规一般来说形同虚设。由于士兵逃跑,军官得偿命,因此他们表现得特别勇敢,为中国人挣回了一些面子。在吴淞炮台,所有的兵勇都逃命去了,只剩下那些军官亲自操作大炮,都统最终战死在炮台上。

“兵勇们不得放弃乘胜追击敌人或参与抢劫。”我们不能够证明他们有放弃追敌而去抢劫的例子。但在1842年的战争中,中国当局经常承认清兵的抢劫比他们的敌人还要厉害。人们经常来请求“蛮夷”们来保护他们不受本国人的骚扰,尤其是在上江府(江宁)。

广州城里的守街卫兵

“在关卡和哨位上,执勤者要保持最高度的警惕和安静。得到任何情报,都要派能干的人迅速而秘密地把它送出去。”在吴淞炮台失陷的前一天晚上,到处都是一片鸣锣声和号叫声,而每个清兵手里提着的灯笼不仅指引着英国测量船找到了要塞的大门和一整排炮台的位置,而且还用锚固的浮标标出了好几条兵船的位置,而第二天早上,它们就被缴获。

“扎营时,巡逻的兵勇要提高警惕,尤其是在晚上。遇到警报时,大家切毋惊慌失措。密令必须仔细地服从,不容许在传递过程中丢失。”在夜袭宁波的战役中,每一个手提灯笼的清兵都造成了成千上万人的死亡。每当城门的守军得到增援时,清军反而会被击退,英军的毛瑟枪和野战炮就是靠清兵灯笼的指引才能击中目标的。

其他军规也像上述几条军规那样受到漠视。简言之,在当今中国的军营里,几乎没有什么纪律可言。对于所有军官都是必须靠自己功绩从底层被提拔的清军(至少敕令如此)来说,这本是不应该发生的。说到军规,还必须提及下面这几点:保卫皇宫,皇帝本人、皇后、皇太后,以及太皇太后的寝宫。除非遇到非常紧急的情况,没有皇帝的准许是不能调动军队的。每一次调动都要向统领禀报,后者禀报军机处,再由军机处上奏皇帝。背信弃义,包括打败仗,要按官衔的高低受到严厉的惩处。边境的守卫是在军队的监视下进行的。所有的人没有许可均不准越境,否则要受刑罚。

中国的丝绸文化

这一张速写具有更浓厚的家庭生活气息。丝绸是中国的主要产品之一。在一部御批的作品中有许多附有文字的版画插图,解释丝绸生产的过程,并且详细描述了种桑树、采桑叶,直到最后织绸等每一道工序。除了用跟欧洲的桑树稍有不同的普通中国桑树叶子来喂蚕之外,中国人还偶尔使用一种野桑树,以及另一种据称是白蜡树的树叶。

中国人特别注意提供给蚕的桑叶的数量,他们认为这将决定蚕丝的产量。他们计算出同样数量的蚕如在23至25天内达到完全发育,可以生产出25盎司的丝;如在28天内达到完全发育,能产出20盎司的丝;如需40天达到完全发育,就只能产出10盎司丝了。在蚕被孵化后的头24个小时中,耐心的中国人要喂它48次,即半小时一次。在第二个昼夜中要喂30次。随着蚕的长大,每天的喂养次数也随之递减。对于养蚕所花的心思以及为了保持蚕体干净温暖所采取的众多预防措施,在下面这本中国养蚕古书的引文中有着奇特的表述:

养蚕的地方必须僻静,远离恶臭的气味、牲畜和噪音。恶臭或最轻微的惊吓都会对极其娇嫩的蚕宝宝产生不良的影响。在蚕刚孵化出来的时候,就连狗叫声和鸡鸣声都会引起它们的紊乱。

为了无微不至地照顾它们,总会有一位充满爱心的母亲来养育这些蚕,细心地为它们提供食物:她被称作“蚕母”。她在进蚕房前须沐浴更衣,不能带入任何的怪味;她不能刚吃完饭就进蚕房,也不能在碰过苦苣之后进蚕房,因为蚕宝宝很怕闻这种气味。她必须穿上没有任何衬层的素衣,这样她就可以对蚕房的温度更加敏感,并据此来加火或减火。但她必须小心翼翼地避免产生烟尘,因为这对蚕宝宝也是很有害的。蚕宝宝在第一次蜕皮之前,蚕房里必须保持一定湿度。每一天对于它们来说,都等于一年,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分四个季节:早上是春季,中午是夏季,傍晚是秋季,深夜是冬季。

中国的丝绸文化:准备生丝

速写中所画的场景就是一个养蚕场,它可以用引自德庇时的杰作《中国人》中的文字来加以描述:

当蚕蜕过几次皮,长到它们最大的体积,并呈现出一种微微透明的黄颜色时,它们便被转移到隔间——为它们吐丝结茧而专门准备的地方。在开始吐丝结茧的一星期之内,丝茧便可以结成,这时就必须在蛹变成蛾之前用手把它们摘下来。因为蛾子很快就会咬破茧钻出来,这样就把茧给糟蹋了。因此,除了一些茧子被挑出来放在一边,以便让蛾下籽之外,其他大部分茧里的蛹都被放置在密封坛子里的一层层盐和桑叶下面窒息而死。然后这些茧子被放进相当烫的温水里,水融化掉把丝黏合在一起的胶质,这样就可以把长丝抽出来,绕在线团上。一定体积和重量的一团团丝马上就能变成被称作“生丝”的商品,或者在织机上被生产成为供国内外消费的各种丝绸类物品。虽然中国人的织机看上去非常简单,但他们还是可以模仿英国或法国最精美的图案。中国人尤其善于生产锦缎和有花卉图案的缎子。他们的绉绸至今还从未能够被完美地模仿。他们还能织一种洗涤绸,叫作广州茧绸,这种丝绸穿得越久,就越柔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