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尔各答的华人陵园 (The Burial-Ground at Calcutta)(1 / 1)

1849

《伦敦新闻画报》第15卷,第388号, 1849年9月29日, 212页

(本报记者报道)

几天前的一个早晨,我在加尔各答郊区英塔利一个偏僻的地方散步,忽然注意到,在一堵颓败的围墙和路边热带丛林般的灌木丛后面隐约可见一些白色的墓碑顶部。从一个打开的门走进去之后,我惊奇地发现,这儿原来是一个华人的陵园。虽然我在加尔各答居住了很多年,但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么一个地方。这似乎印证了一个老套的说法,即人们可能在一个城市里住了一辈子,但是对它却知之甚少。

第二天早晨我又回到了这个地方,画成了一幅速写,特此寄给《伦敦新闻画报》以求发表。

居住在加尔各答的华人几乎都是鞋匠。据我所知,只有极少数人是例外——做了木匠,他们全都住在加尔各答最狭窄也最繁忙的商业街,即科西托拉街。加尔各答过去还有一位华人医生,在乔林休剧院的一个侧面包厢里,你每天晚上都能见到他。但他只跟我们交往,把那些卑贱(但我怀疑并不贫穷)的同胞留给了天朝帝国的唯一一名代表。因此,我为华人陵园中那些坟墓的特征、昂贵材质(我注意到有一个坟墓是用花岗岩建成的)和数量感到惊讶。我在速写中所画的只不过是三个相邻院落之一的部分坟墓。这三个院落的布局都是一样的。

位于陵园上首的一个坟墓被许多杏树所环绕,从它的精美结构和形状大小来判断,墓主应该属于上流社会,或是陵园这块地的捐赠者,或者它只是作为这个陵园的一个主要标志,并为其他的坟墓提供一个标本。我注意到这儿所有的坟墓,就像英国的墓地一样,都是朝着同一个方向的。它们的形状大同小异。因此图中最靠前的那个坟墓可以使读者对于中式坟墓有一个概念。大体上,都有一堵前低后高的马蹄形厚墙围绕着坟墓,而非覆盖在上面。在坟墓的前面有一块用石板做成的墓碑。在墓碑的前面,是五六根尚未燃尽的红蜡烛,或插在土里,或插在石头、瓦片的缝隙中。我相信,这是中国人在死者下葬时和每年春节来扫墓时点的。

加尔各答的华人陵园

位于院落上首的那些坟墓多数都显得干净整洁,但在另一端的许多坟墓却显得破败不堪,有的甚至已经陷了下去。有人警告我,那儿已经成为了毒蛇窝。

在插图的最后面,即主墓的左边,有一座特别高大的坟墓,墓墙的顶部还有一个瓮。它是用欧式和中式的混合建筑风格建成的。墓碑上用英语铭刻着题词,旁边还有中文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