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泊在东印度公司码头的中国兵船(1 / 1)

(The Chinese Junk in the East India Docks)

1848

《伦敦新闻画报》第12卷,第317号, 1848年5月20日,331—332页

在4月1日的《伦敦新闻画报》中,我们简单介绍了这艘最高等级的中国兵船,它于几天前来到了泰晤士河上进行公开展示。在这段时间里,人们主要是对它进行了重新油漆,并且对船上的客舱进行了修缮,以供公众参观。伦敦的许多著名人物已经参观了这艘船。上星期六,威灵顿公爵视察了这艘奇特的船只,并且花了一个多小时来仔细察看舱内的装备与装饰以及它较为原始的防御设施。星期二,维多利亚女王陛下和艾伯特亲王也参观了这艘平底帆船。星期三,阿德莱德母后和其他一些贵宾也专门抽出时间来视察了这艘船。从昨天起,它已经对公众开放,以供参观。

这艘名为“耆英号”的船现在停泊在东印度公司的码头上,离布莱克沃尔火车站不远。这就使得从伦敦城里来参观的人感到交通十分便利。在停满了军舰的轮船码头上,这艘模样奇怪的船只就像是一条小小的诺亚方舟,跟当今那些根据科学法则建造起来的巨型铁甲轮船形成了鲜明对比。有必要提醒读者的是,这艘兵船上铺设的是木头甲板,甲板上有一个门廊,穿过门廊之后就是它的三根挂满旗帜的桅杆,主桅杆的顶上有一个鱼形的风向标,上面刻有“鸿运高照”等字样。

我们将它的船尾绘制成了版画插图,以表现它的高度——超出水面40英尺——以及它的装饰性特点,因为船上的舵也许是最具有特色的。它是用铁树木和楠木包上铁皮制成的,其重量约7.5到8吨。舵上穿了许多菱形的孔,并可达到船底之下12英尺处的深水。由于船尾翘得很高,人们可以根据水的深度来升降船舵。由于这个缘故,船的吃水深度可以在12至24英尺的范围内进行变化。当船舵被升起时,就像在浅水中所必须做的那样,船可以通过在第二个艉楼上另一个较短的船舵来进行驾驶。当船舵被降到最深处时,就需要有15个人的力量来掌舵,即便是这样,人们还是可以从它升降杆上的轱辘和滑轮组中得到助力,否则就需要有30个人的力量来掌舵了。有一次,当这艘船在海上逆风行驶时,突然刮起了强风,并且夹杂着冰雹,舵上拴着的一根九英寸粗的绳子突然断裂。人们用两根粗大的、用竹子和草编织而成的绳子——而不是转桁索和牵引挂钩——从舵的底部穿过,再经过船首,在甲板上牢牢系住,这样就把舵固定在了船尾。

“耆英号”甲板上的船锚是用铁树木制成的,其中一个锚重达3,000英磅,另一个锚重2,700英磅。锚爪上包了铁皮,锚柄上拴着坚固的竹绳。锚杆由三根用竹绳绑在一起的木头所组成,并且固定在锚的顶部。锚爪的直径与英国船上类似大小的锚相同,但它们是笔直的,而非呈曲线形,而且没有锚掌。小的船锚只有一个锚爪。

走到“耆英号”的跟前,你就会对平底帆船的简陋状态产生深刻的印象。船体的制造非常粗糙,船体侧面的木板没有经过平整,基本上保持了木材的原生状态。造船者没有采用任何人工的方法在船壳上造成曲线形的效果。木材上自然的曲线得到了巧妙的利用,但没有进行人为的加工。中国人在解释这种情况时声称,不必要的精雕细琢是荒谬的;根本就没有必要把船壳的木板弄得十分平滑,因为船舱是用来装货物和压舱物的。由于这原本是一艘兵船,所以船壳两侧和甲板上的木头主要是用来抵挡枪炮的,没有必要对它们进行精细的加工。

船锚

这艘船上的每一件东西都跟我们在欧洲船只上所看到的截然相异:船的建造方式、龙骨、船首斜桁和侧支索的缺失以及造船的材料、桅杆、帆、帆桁、船舵、罗盘和锚等,所有这些都跟我们所熟悉的船上装备迥然不同。中国人虽然已经看到过成百上千的欧洲船只,见识过它们优雅美观的外形和轻便的索具,但从来也没有意识到它们的优越性,或是想要来模仿它们。他们那种难以克服的偏见和对洋货的极端轻蔑是取得进步的障碍。而且这种偏见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假如人们在建造一艘平底帆船时偏离了旧规矩的话,皇帝就会下诏令对它收取额外的关税,仿佛它是一艘外国船似的。

当我们登上了这艘平底帆船之后,甲板上的情景使我们强烈地回想起像“英勇的哈里号”这类早期大型英国军舰的招贴画和油画,在那些画中还可以看到甲板上高大的艏楼和艉楼。“耆英号”上巨大的艉楼上共有三个船尾瞭望台重叠在一起,而且它没有船首斜桁的方形船头也是位于离水面很高的地方。船尾上画着精美的禽鸟等真实和想象的图案。从船头来到船的后面部分,我们发现有一系列的防水舱,就像我们西方在蒸汽机轮船中已经采用的那样。在船头的两边有两只大眼睛:这是大多数古老的民族都采用过的装饰,并被认为是用来预见危险、保持警惕和活力。然而中国人给了它一种不同的解释,他们说:“有眼睛,就能够看;能看,就能够知晓;没有眼睛,就不能看见;不能看见,就不能知晓。”

船尾和船舵

“耆英号”上的交谊厅

甲板上的厨房当然不能够使人联想到改革俱乐部的厨房,所有的厨房用具只有两个放在砖砌炉灶上的大铁锅:一个锅子是用来煮米饭的,上面盖了一个隆起的锅盖,以防止在煮饭的过程中,膨胀的大米溢出锅来,并且可以防止船在摇晃时,把锅里的东西倒出来。另一个锅子是用来炒菜的。在甲板上还有三个大木桶,里面盛有大约8,000加仑的淡水。

为了查看这艘船的奇异构造,我们下到了底舱:由于船上没有内龙骨,所以桅杆也没有桅座。主桅杆的底端离船底有4英尺的距离,完全是靠系索桩来固定住的。跟西方的造船方法不同,中国人并不是先钉船壳上的木板,而是最后才将那些木板放置到位的,整艘船是靠巨大的桩钉连接在一起的。下一步是做甲板上下的复板和楔子。然后在船首和船尾的下面放置两根巨大的横梁或纵梁,它们可以使其他的横梁保持在固定的位置上。船的甲板构架是弧形的,上面再铺设一层平台,以保护甲板免受暴晒或其他不可避免的损害。船的缝隙里都涂上了一种泥,或是把牡蛎壳粉烧制后,再用一种植物油加以混合而成的铁油灰。一旦干了之后,它就会变得异常坚硬,而且从不脱胶,所以这些缝隙就被密封了。船上的舷沿很大,可以使船员们来到船的外面。腰部外板也从船侧向外突出3英尺。据估计这艘船重约400吨,载重700吨。

千手观音

“耆英号”上的交谊厅或特等客舱,是最能吸引人的地方。人们从一个天窗下走进交谊厅,天窗的两边都是用在中国常见的特制牡蛎壳作为装饰,而不是用玻璃,后者对于普通人来说显得过于昂贵。这个交谊厅长32英尺,宽28英尺,高15.5英尺。它的墙壁和天花板上都贴着图案漂亮的墙纸。在墙上悬挂着出自一位中国著名画家之笔的全身肖像画,在卷轴画之间还挂有字幅,上面写的都是些汉字的至理名言。从天花板上挂下来许多形状大小各异的灯笼,它们分别是用角质材料、玻璃、丝织品和纸所做成的。灯笼架上精雕细刻,并因镀金而显得富丽堂皇。在透明的灯笼罩上有刺绣或画着风景、花卉以及真实或想象的动物。在墙上的那些卷轴画中,也画有花卉、水果、昆虫、禽鸟以及猴子、狗和猫;所有这些画,包括船上的其他装饰品,都是一位性格和善,名叫申兴(Sam-Sing)的广州人画的,而且这名画家就在船上。他作为“耆英号”的常任画家,辞别了祖国和家庭,随船漂泊,去往它航行的任何目的地。在交谊厅梯子的左右两面是中国皇帝的两张奇特肖像画,很值得一看。

船员供奉的菩萨

交谊厅里的家具,包括桌子、椅子和床,都是紫檀木的,其式样跟英国一个世纪前的家具式样相似。这儿可以看到许多小的临时茶几,还有扶壁、小桌子、长靠椅、扶手椅(椅座面是大理石的),在交谊厅的一端摆着一张床,就像人们躺在上面吸鸦片的那种床,**还放着一对烟枪。地板上盖着地席。在房间四周的架子上和桌子上放着各种各样的“古董”,包括一顶华盖、各种各样的模型和乐器、木雕等。在这个神龛前放着一个祭坛,上面摆有香炉架和一个香炉,这是用来焚香和烧冥钱的。祭坛的桌面是猩红的底色,上面有镀金的雕刻,其图案为花卉、昆虫和代表皇家的龙,等等。在祭坛的每一边都有一个漆成绿色的方块,上面用汉字写着一些说教的话,劝信徒们多多捐献金银珠宝。

离开交谊厅之后,我们登上了第二个艉楼看台,去察看船员们的神龛,那里面所供奉的是南海观音,身边两个随从脖子上都挂着红围巾。在观音菩萨的前面是一个陶制的坛子,盛着圣土和大米。这儿还点着一盏灯。在观音菩萨的身旁还放着“耆英号”船上的一块木头,船员们十分尊崇这块木头。他们把它放在那儿,是把它当作一个象征,代表整只船都受到了神的保佑。

挂在这儿和船上其他地方的好几张画,由于篇幅的关系,我们不能在这儿详细介绍:有一张画是关于人类最初违抗上帝命令的,一个漂亮的女人最后长出了一条蛇的尾巴,使人看了印象深刻。船上的物件也是什么样的都有,其中居然还有一口棺材!

甲板上放着一只中式的桨和一支火铳,我们将它们绘制成了版画插图。火铳就是火炮,它的弹膛是可以移动的,在实战中,往往会有备用的火铳放在旁边,以替代那些已经发射过的火铳。

星期二下午,女王和艾伯特亲王在威尔士亲王、公主和普鲁士王子的陪同下参观了这艘平底帆船。皇室成员们受到了东印度公司码头负责人的欢迎,码头上挤满了围观的人,在码头和泰晤士河的船上都装饰着色彩斑斓的旗帜,人们热烈欢迎女王的到来。当女王陛下踏上“耆英号”甲板时,中国船员们将英格兰皇家的旗帜升上了主桅杆的顶部;在该兵船的甲板上,女王受到了凯利特船长和里维特先生的欢迎。艾尔弗雷德·佩吉特爵士把船长介绍给了女王之后,女王陛下便请求船长带她参观这艘船,并且向她介绍它的构造特点。女王陛下首先察看了船上的交谊厅,在那儿这位勇武船长的妻子,凯利特夫人,荣幸地被介绍给了女王。皇室成员们在离开了交谊厅之后,便一起前往该船的艉楼,在这艘船的制高点上,女王可以被站在船上和码头围墙上成千上万的群众看清楚,人群发出了雷鸣般的欢呼。皇室成员们花了一个多小时来参观这艘船,女王陛下在离开之前向凯利特船长表达了她从参观中得到的乐趣。接着,皇室成员们在围观人群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离开了码头。

星期三,母后阿德莱德陛下也参观了这艘平底帆船,她花了一个多小时仔细察看了这艘奇特的船和船上的各种物体。

总的说来,“耆英号”平底帆船将会成为伦敦很长一段时间里最受欢迎的展出之一。它肯定是来到英国海岸的众多奇特物品中最吸引眼球的一个。